APP下载

正念减压训练对心肌梗死患者重返不良情绪、压力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0-08-11张迪肖一峰

贵州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冥想正念心肌梗死

张迪 肖一峰

(西安市第一医院,(1.心内五病区;(2.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02)

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患者受到冠状动脉出现缺血缺氧因素影响后产生心肌坏死现象,临床表现以压榨性胸痛、恐惧、出汗及濒死感为主,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及机体健康[1]。临床多选择经皮冠脉介入进行干预,虽然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同时还可防止心肌细胞坏死,有效缓解病情,但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康复效果,甚至延长治疗周期,不利于病情快速稳定[2]。研究[3]发现正念减压训练的效果好,不仅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还可增强社会功能,促进病情快速稳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7岁,平均(59.12±2.36)岁。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6~77岁,平均(60.04±2.25)岁。纳入标准[4]:患者与家属签订知情书;均符合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过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患者基础信息齐全,参与整个实验环节。剔除标准:存在肝肾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血管栓塞、心力衰竭或者严重并发症;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或者交流障碍者;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训练:(1)第1天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要求其闭上双眼,放松身体,利用注意力探查全身,从脚趾开始直至头顶,利用全身探查,实现机体与心理的相互联系,5 min/次,重复5次。(2)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正念呼吸,协助患者采取坐位,并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呼吸训练,要求患者感受呼吸时鼻腔中气流以及随着呼吸不断运动的腹部。期间嘱咐患者放松身体,集中全部注意力,5 min/次,重复5次。(3)第3天进行正念冥想,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自我感知的引导,感受情绪、念头、冲动及想法的产生至消失的过程,并对心理体验进行客观性评价,尽可能接受现状。告知患者管理情绪的最佳方式,一旦发生消极情绪后,首先应开展客观性评价,随后给予适宜的反应。(4)第4天进行步行冥想,引导患者进入冥想状态,随后将双脚与地面接触,感知脚在地面行走的过程,从而训练患者对身边细致变化的观察能力。(5)第5天进行正念内省,对机体的细致改变进行感知,同时体验情绪的产生与消失,进而丰富心理感受,并进行总结归纳,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情绪及面对负面情绪的反应能力。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两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压力量表(PSTR)、社会功能量表(SFRS)调查,并分别测量所有实验对象的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护理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评价,比较两组护理结果。SDS、SAS评分[5]:总分不足50分无抑郁/焦虑,50~60分轻度;60~70分中度;超出70分重度。PSTR评分[6]:总分31分,不足5分正常,6~10分轻微压力,可正常生活;11~20分中度压力,需要设法缓解身心症状;21~31分重度压力,应尽快治疗。SFRS评分[7]:总分7分,分数越高提示社会功能越差,反之分数越高提示社会功能越好。满意度:选择院内自制调查表,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80分以上满意,60~80分比较满意,不足60分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压力及社会功能评分变化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SDS、SAS、PSTR、SF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压力及社会功能评分变化比较分]

2.2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LVEF、LVEDD、LVES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

2.3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30例、比较满意27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满意26例、比较满意23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81.67%。研究组对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622,<0.05)。

3 讨 论

由于心肌梗死发病较急,且剧烈胸痛可提升患者的恐惧感,加上对疾病的了解甚少,明显提升焦虑、抑郁、紧张或者恐惧等不良情绪发生的风险,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危害[8]。若能够尽早选择有效护理干预,增强对患者情绪的重视程度,可有效提升其生存质量,促进病情早日康复。临床认为除了常规护理之外,联合正念减压训练的效果更为突出,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为预后提供保障[9]。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SDS、SAS、PSTR、SF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LVEF、LVEDD、LVESD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提升社会功能,同时促进心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为预后提供保障。正念减压训练中以正念为主要原则,指导患者进行情绪控制及个人感知力的训练,可有效提升其身心调控能力。训练过程中包含机体探查、正念呼吸、正念冥想、步行冥想与正念内省等项目,可有效集中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放松身体,从而减轻压力水平,同时客观了解内心真实想法,改变患者既往对疾病的负面情绪,并指导患者选择积极方式应对,可有效防止不良情绪,进一步减低患者因为疾病感知的压力水平,进而改善其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正念减压训练运用于心肌梗死中效果更为突出,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同时降低其压力水平,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升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冥想正念心肌梗死
花朵的冥想
早餐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蓝的冥想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冥想》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冥想
踏入正念之路,体验美好人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