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方点评模式干预对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效果观察

2020-08-11杨改梅刘雯

贵州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围术处方抗菌

杨改梅 刘雯

(1.延安市子长县人民医院药械科,陕西 延安 717300;2.安康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陕西 安康 725000)

清洁手术又称为Ⅰ类切口手术,行此术患者的脏器为人体内无菌部位,围术期一般无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但临床医师常为预防术后感染而予以抗生素,且至今仍存在很多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往往也是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患者预后恢复不佳的重要原因[2]。现阶段,全国正推广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简称“专项整治”) ,其中加强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管理和控制即为重点整治内容[3]。本院从2017年6月开始落实处方点评模式干预活动,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的整治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完善处方点评提供重要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并行清洁手术的患者120例,以我院处方点评模式建立并正式实施的时间2017年6月为节点,将12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及研究组(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各60例。对照组男99例,女73例;年龄45~78岁,平均(61.51±6.28)岁;手术类型:甲状腺切除术33例,乳腺手术39例,腹股沟疝手术56例,其他(乳腺、骨科、白内障手术)20例。研究组男82例,女70例;年龄10~85岁,平均(45.12±10.45)岁;手术类型:甲状腺手术32例,乳腺手术41例,腹股沟疝手术58例,其他21例。纳入标准[4]:符合清洁切口手术指征,且为单病种手术;术前未进行侵袭性操作或因其他部位感染而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术前无发热、无全身感染性疾病,白细胞计数正常者;甲级切口愈合;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围术期出现与手术无关的感染者;免疫缺陷性疾病和糖尿病者;曾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处方点评模式,由临床医师按照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预防性用药。研究组在传统用药方法上予以改进,实施处方点评模式:(1)成立处方点评小组:成立由1名分管副院长(组长)、4名临床医师(感染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以及胃肠各1名)以及2名临床药师、1名院感科、1名医务科组成的合理用药监督指导专家组,并成立处方点评小组,由5名药剂科临床药师(其中包含2名抗感染专业药师)组成,负责专项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并将有异议的病历上交专家组共同审议,最后由药师将点评结果进行编撰整理,总结报告纳入用药质控体系中,反馈至临床科室。(2)点评方法:制定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点评表,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建立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点评标准,从品种选择、持续给药时间、给药时机、有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联合给药情况对相关病例进行点评。

1.3观察指标 评估标准基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5]。对比两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时间、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不合理情况以及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类型或品种与使用率。

2 结 果

2.1两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均未在术中追加使用抗菌药物。术前,研究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2 d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3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患者在药物品种选择、持续给药时间以及给药时机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当及联合给药不合理率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n(%)]

2.3两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类型或品种与使用率比较 对照组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类型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研究组则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为主,且研究组联合用药和前后更换药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类型或品种与使用率比较[n=60,n(%)]

3 讨 论

为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我院根据《抗菌药物管理的方法》中具体要求[6],结合现实情况,成立处方点评干预小组,于2017年6月正式实施处方点评模式管理系统,结果显示:术前,研究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2 d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3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患者在药物品种选择、持续给药时间以及给药时机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当及联合给药不合理率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提示处方点评模式的实施使临床医师对用药时机的 重要性已有认识。处方点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是通过分析药事管理和药物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综合分析并点评特定药物与清洁手术围术期药物使用情况,杜绝不合理现象[7]。并且实施处方点评后,研究组不再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而是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为主,且研究组联合用药和前后更换药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这说明抗菌药物管理大大提高了药物类型选择的合理性。在《抗菌药物管理的方法》中指出围手术期应避免使用毒副作用大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克林霉素、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可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且清洁手术不主张联合用药[8],而使用处方点评干预后,使围术期抗菌药物联用现象逐渐规范,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也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处方点评模式的建立有效降低了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不合理率,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更科学地管理抗生素,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处方抗菌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人间处方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