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强镇带动乡村振兴

2020-08-10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登社会化服务中心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为破解日渐突出的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等难题,以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将乡镇打造成乡村服务中心、经济中心和治理中心,走出了一条镇强、村兴、民富的好路子。

兴村为何要强镇?

黄海之滨,昆嵛山旁,坐落着因秦始皇东巡“召文人登山”而得名的文登。从乡镇企业发展浪潮中的“胶东一条龙”,到现在的“全国工业百强区”,文登素以工业实力强劲著称。

良好的经济形势,却无法掩盖日趋严峻的“三农”问题:2017年,文登农民老龄化水平超40%,半工半种劳动力占40%,土地撂荒面积达10%,集体经济薄弱村占比近35%……

文登区委、区政府警醒地意识到,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拿出一套“三农”整体解决方案。

思考深一层,行动先一步。文登将“镇村統筹”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导性工程来抓,区财政拿出1亿多元引导资金,撬动各镇完成投入10亿多元,全面提升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强对产业、人口的承载能力。

按照“以镇聚产、以产兴镇”的思路,文登大力推进镇级工业产业园以及集标准化种植、多元化加工、现代物流交易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功能区建设,打造了“跨贸小镇”“渔港印象小镇”“樱桃谷小镇”“康养文旅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

产业的兴旺,增加了人气。文登进一步着力发展镇区商业街区,建设农村综合商贸服务中心,镇里曾经冷清的街道慢慢热闹起来,商业氛围也越来越浓。

日益振兴的镇域经济,在重塑着文登的城乡关系,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有力抓手。这也使得文登乡村振兴之路,从一开始就带有“强镇引领”的鲜明导向。

服务中心如何打造?

振兴起来的乡镇,怎样才能带动乡村迈好这第一步呢?

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杜绝“堆大户”“造盆景”,探索出更具推广意义的模式,文登这“第一步”迈在了高村镇。

高村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土地撂荒问题严重。“外面的人进不来,村里的人搞不动”——土地细碎化,流转难度大,吸引不到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老龄化程度高、组织化程度低,也无力推进规模化经营。

村里的困局,在镇里找到了办法。2017年11月,高村镇试点打造镇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探索一揽子问题解决方案。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负责人,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开展土地流转;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集中到服务中心平台上,由中心统一对外“招商”,以村为单位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怎么服务?”——服务经营一体化,是服务中心的“生命力”所在。镇政府将经管、农技、农机等站所集中搬到中心办公,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百样事”;镇政府领办的高田农业公司入驻中心,负责引进优质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提供农资供应、农机植保、烘干仓储等经营服务业务。中心所具备的镇域规模优势则形成了有力的议价权,可实现物资采购、作业服务的“物美价廉”。

“地该咋种?”——“招商”而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需与中心对接,就能享受全链条服务,“拎包”即可开展生产经营;对暂时没能“招商”的土地,由中心委托给高田农业公司统一垫资耕作,该公司提取土地净收益的10%作为利润,剩余收益归土地股份合作社。

“钱从何来?”——“招商”出去的土地在进行规模化整理后,会有“两个溢出”:因边沟田埂平整形成的面积溢出,增幅一般在10%~15%,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因土地连方成片耕作条件改善形成的价格溢出,收益由村集体和村民三七分成。其中,涉农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价格溢出部分,则设置为“公益股权”,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人到哪去?”——鼓励村党支部组建劳务合作社,服务中心将脱离耕作的农民组织起来开展技能培训,按建筑服务型、社会服务型等5大类20个小类进行能力标注,实行一般工、熟练工、能手的定级管理,打响了“高田劳务”的劳务中介品牌。

此外,文登区以服务中心平台为主体,与太平财产保险公司签约,创新推出了全国首个“农业社会化经营主体收入险”。目前,主要以小麦、玉米、花生为标的物,参照正常年景每亩750元、700元、1250元的目标收入,对于流入中心的土地免费提供保险支持,这样村党支部就能放开手脚大胆干。

目前,按服务半径3公里、辐射面积3万~5万亩,文登已建成镇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12处,助推土地流转达33.8万亩,全面消除了撂荒地和集体经济薄弱村。

经济中心如何运营?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农情,农业要实现从温饱糊口向增收致富的跨越,产业化是唯一出路——通过规模化、组织化“统”起来,由标准化、品牌化“富”起来。

就文登而言,由政府主导的镇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趟出了大田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的新路。而对于附加值较高、小农户依然占主体的特色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该如何破题呢?

打造镇域经济中心,把更多加工交易环节留在镇里,让小农户近距离接触市场,形成清晰的价格导向,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得更多收益,把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以发挥镇域经济中心交易功能为目标,文登重点打造了张家产镇西洋参、宋村镇蔬菜、葛家镇水果、高村镇粮油四大镇域交易中心,开展大宗农产品营销,以此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品牌化经营。

在四大镇域交易中心的推动下,文登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修订区域性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60多个,以“文登精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主线,构建“区域公用品牌+明星个体品牌”的农业品牌体系,推动小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了优质优价的利益联结。

随着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又开始成为文登农民增收的发力点。2018年,文登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733元。(据《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文登社会化服务中心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昆仑山麓的下午茶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一起极端迷信致死事件背后
文登:给我三天,还你千年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花生播种季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