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年交往,意义非凡

2020-08-10SreematiChakrabar

中印对话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印关系人文印度

Sreemati Chakrabar

只有通过定期和持续的大规模人文交流,才能消除中印之间的不信任。

1950年,印度与新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当时,虽然印度独立不久,新中国刚成立,两国彼此之间却并不陌生。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有关中印关系的讨论和阐述,都从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开始。中印的友谊和交往在1950年之前早已存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两个文明古国一直和平共处。

佛教和贸易是传统中印关系中的重要因素,相关论述已有很多。但关于印度被殖民统治时期的两国关系,研究却不多,相关话题也鲜被人谈起。在这个时期,中印关系实际是退步了。彼时在华东部分地区,英国人在其部分租界内使用印度籍士兵和巡捕保护其财产和设施。这让普通中国民众开始对印度产生罅隙。

之后,两国人民在反帝反殖民斗争中加深了相互了解,开始了一定程度的合作。这种关系的变化,在1946年由V.森达拉姆导演的印度电影《柯棣华大夫的不朽之旅》中得到了很好展现。

但是,当时受苏联影响,中国将1947年印度的独立视为“虚假和欺诈”,而印度的领导阶层则被看作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傀儡”。1950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印度承认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

随后,两国开始了近十年良好交往,这一时期通常也被称为“中印亲如兄弟”时期。1954年,时任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访华。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两国签署了《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同一时期,中印还开展了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在此期间,一些印度学者前往中国学习,他们后来成为该国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先驱。这其中最杰出的学者包括德里大学的Vidya Prakash Dutt教授,在其领导下,德里大学于1964年设立了中国研究项目。

1962至1978年是中印对抗和敌对时期。1965年的印巴战争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敌对情绪。1979年,时任印度外交部长的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希望开启“破冰”之旅。然而,他到达北京后不久,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就爆发了,这次访问被迫提前终止。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启,双方的敌对气氛开始逐步缓和。通过开展两国教育部协调的双边文化交流项目,教育交流开始萌芽,标志着改革开放后中印双方人文交流的开始。这样的交流一直持续至今,且力度大增。

随着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实施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稳定器”作用,这是印度乐于见到的。在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年),印度外交政策发生了一个显著变化。对印度而言,苏联与中国关系的改善意味着冷战即将结束。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采取了开拓性的措施,在双方边境问题尚未解决的前提下,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标志着中印关系的重大突破。

从1989年至今,尽管两国关系并不是一帆顺风,但拉吉夫甘地的访华开启了中印在各个层面上加强互动的新时代。众所周知,最显著的发展就是经济关系。中印两国对各自的国内政策都进行了较大调整,才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在政治领域,双边高层互访频繁。然而,还是有两个因素影响了双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来说,是西藏问题;对印度来说,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让两国民众一直对彼此抱有恐惧、忧虑和怀疑。一些媒体的谎报、耸人听闻和夸大其词更是加剧了这些成见。只有通过定期和持续的大规模人文交流,才能消除这种不信任。

如果客观评估当今的印中关系,无疑是充满积极信号的。领导人每年都会进行高层互访。过去两年里,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分别在武汉和金奈举行了非正式峰会。中印举行了数次联合军事演习,这在十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双方智库和官员经常举行会议。贸易额和交易量与日俱增。在两国都已实行了经济开放的上世纪90年代,中印年度贸易总额仅为2亿美元。如今,中印年度贸易额已近1000亿美元。超过2 3万名印度学生在中国学习,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获得了政府奖学金,大部分都是自费留学。大量的印度学生都渴望学习中文,而中国许多年轻学者也正在研究印度。宝莱坞、瑜伽和甘地在中国的知名度与日俱增,被越多越多的中国人所熟知。

只有加强人文交流,才能消除双方一些长期存在的不信任。兩国政府和领导层都已经意识到,双方还需携手开展更多的合作。同时,尽管双方都付出了长期诚挚的努力,但通过谈判解决两国边界问题仍遥遥无期。谈判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互谅互让。一些媒体以及社交媒体报道妨碍了两国相互在对方民众心目中建立正面形象。印度新闻频道的激增以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包括某些印方媒体刻意描绘了充满敌意的中国,以及某些中方媒体刻画了不友好且狡诈的印度。在印度,用方言播出的新闻频道受众很广,这些受众除此之外完全没有别的信息获得渠道。民族主义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成为沙文主义和仇外心理。从长远来看,它将损害世界和平。

众所周知,中印双方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两国可以互惠合作的领域广泛,包括农业、卫生、教育、环境等,不一而足。但是到目前为止,它们仅被视作双边关系的次要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双边贸易额的大规模增长促进了两国的人文交流。如果上述领域的合作得以加强,双边的人文交流必然也会得到极大促进。

无法否认,总体上中国和印度视彼此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如前所述,改善中印关系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两国经济合作的范围显著扩大。许多观察家认为,如果不是两者间牢固、强劲的经济联系,2017年的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将会演变为军事冲突。经济联系也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文化和教育合作。然而,要进一步提升人文交流,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很难预测中印关系未来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两国关系取决于整体国际形势。而美国、俄罗斯和日本都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席卷全球,疫情过后的世界将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印度和中国需要在未来的国际关系中,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本文作者Sreemati Chakrabarti为位于德里的印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前系主任。

猜你喜欢

中印关系人文印度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资讯
如果可以去印度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中印两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最高警察
浅析“莫迪时代”中印关系的机遇与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