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讨

2020-08-10汪香生

农家科技 2020年7期

汪香生

摘 要:本文以大豆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方式作为切入点,从病害和虫害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在大豆生长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力求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使种植人员更加重视大豆种植的每一个环节,有效防治病虫害并控制其大幅度传播,达到提升大豆产量的效果。

关键词:大豆种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大豆具有丰富营养价值,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之一,如:在江西种植面积较大,其质量和产量直接作用着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当前情况看,我国大豆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种植技术落后影响大豆的品质,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到位影响大豆的产量,甚至颗粒无收,严防病虫害刻不容缓,不容忽视。

一、大豆种植技术

(一)栽培管理

首先,栽培前的准备工作,精细选种,根据地区差异、栽培环境、栽培技术因素选择适应性抗逆性较强、油分蛋白较高的品种,再通过实验最终确定最优的种植品种,品种确定后,还需除杂、除虫、晾晒,将不饱满的种子剔除,科学、有效的提升发芽率。

其次,整地起垄并施肥,此时就需要考虑到土地层次、气候天气、土地水分含量三个因素,把握最合适的翻地时机,如土地水分含量不足则可以造井浇水,因为大豆是直根系植物,对于土壤和水分要求很高。而肥料宜选择有机肥,在耕作前、耕作时及大豆生长的重要阶段进行施肥。

最后,播种,最佳时机为在夏季开始之前,播种后及时盖种,防止种子被破坏。根据产量需求、土地面积及过往大豆的成长情况进行种子间隔评估,适度密植,均匀播种,使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吸收营养,保证播种的品质。

(二)种植方式

1.垄体分层种植。此种方式是当前比较广泛的种植方式,概括来说是在垄体下方进行施肥和浇灌,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结构并提升其通透性。采用精量播种控制大豆种植密度,提高大豆的存活株数,缩减种植时间,提升种植者的经济性。采用此种方式时,需充分考虑垄体对养分、水分的输送能力,利用垄体的分层优势,使大豆分布合理化。

2.窄行密植。窄行密植技术比较先进,适用于较矮植株的品种,主要特点为深、窄、密,分为大小垄的垄作窄行密植和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可以采用点播机进行精量等距播种,包括较不肥沃的土地,加大单位面积上大豆的株数,适量增加肥料的施用,保证播种的深度基本一致,提升大豆的产量。

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病害及防治

1.根腐病。大豆根部至关重要,根部受到病害植株很难存活,首先,种植者需要有分辨根腐病的能力,在病害初期,植株叶片上会呈现坏死斑,逐渐根部枯萎直至死去,防治根腐病的核心是要定期翻动土壤。其次,要定期清理植株周围的杂草,同时可以适当地使用除草剂。最后,如若植株已经感染,则需要使用CaO治疗。

2.霜霉病。在大豆顶叶、嫩叶背面、幼苗时期,由于夏季的潮湿出现的霜霉病,会使大豆大幅度减产,防治措施为,避免雨季种植,此外,可以使用甲霜灵或者乙磷铝溶液来加强植株的抵抗能力。

3.黄叶病。当植株缺铁、锌时会引发黄叶病,病征为叶片发黄,植株结痂困难且矮小,且其一旦发病会大面积扩散,需从根本上进行防治,施加铁、锌微量元素肥料,满足生长需求,同时合理轮作,土地种植作物按照种植周期进行循环,配合杀菌剂,见效速度明显。

4.紫斑病。紫斑病是由于菊池尾孢真菌处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在豆粒及豆荚部位恶性扩散引发的,直至扩散至植株茎秆危害其生长。首先要在选种上选择早晚熟品种,避开病发期,其次使用代森锌、菌灵等可湿性药剂,最后严格管理植株的嫩荚和花期,在初期发现并进行防治。

5.菌核病。核盘菌是引起植株菌核病的真凶,其囊微小,菌落不易发现,但是对寄主的伤害非常大,所以需要种植者对大豆植株进行细微观察,对出现的菌落彻底清理,对菌落周围排水,将未感染及感染植株轮流耕作,有效防治菌核病。

(二)虫害及防治

1.大豆食心虫。食心虫是小卷蛾科的一种害虫,主要出现在大豆植株成长过程中,食性单一,主要食物为大豆,呈黄褐至暗褐色,体态娇小,潜伏在豆叶背面或者荚秆上,主要的防治措施分为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两种。生物防治是运用赤眼蜂对食心虫的寄生率,在食心虫卵高峰时期释放赤眼蜂,并且施加菌制剂,将菌制剂喷洒在垄台或田间,增加赤眼蜂对幼虫的寄生率,降低幼虫化蛹率。而药剂防治则是采用药性较强的农药,最有效的方式是敌敌畏熏蒸,根据植株不同的生长时期合理配对。

2.大豆蚜虫。蚜虫呈黄绿色、基部宽并且多毛,一般发生在五月份的中下旬,此时是大豆开花盛期,其会吸食植株嫩叶中的汁液,导致根系发育不良、茎叶卷缩、结荚量降低等现象,降低大豆的成长速度,需从农业、生物、化学多个方面进行预防,及时去除垄边田边杂草,降低虫源,采用黄板诱杀及银灰色膜避蚜,及时采用药剂清理幼卵,引入小花蝽、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来去除蚜虫,抑制蚜虫的繁殖,防治蚜虫对大豆植株的侵害。

3.大豆根潜蝇。根潜蝇发生在植株幼苗时期,仅对大豆进行侵害,使植株根部开裂甚至腐烂,且其在食取及排便的分泌物会使皮层栓化,导致植株无法正常进行养分的运输,造成植株营养不良,且根潜蝇的繁殖能力和侵害能力极强,短时间内就可以迫害大面积植株,所以需要对植株根部进行防护,在根部施加具有腐熟功能的肥料并适量的施加磷钾肥,可以使植株根部皮层木质化,提升抵抗力,同時还要进行药剂防治,在幼苗时期采用敌敌畏或新高脂模熏蒸,增强防治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的生态背景,环境情况每况愈下,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质量与产量,科学种植需得到更高的关注,运用严谨的科技理念与先进的种植技术,综合采用化学、物理、农业、生物等防治方法,确保大豆的增收增产。

参考文献:

[1]李永生.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初探[J].农家参谋,2019(12):88-89.

[2]潘校成.浅析北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