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密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2020-08-10陈良华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季稻基本苗再生稻

陈良华

(安化县种子发展服务中心,湖南 安化 413500)

再生稻是我国一些地区重要的水稻种植模式,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关的研究显示,农民选择再生稻的种植密度存在差异性,产量差异也比较大,为此,可以通过种植密度试验来讨论种植密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

试验地点选择在某地区的试验田,试验土壤灰黄泥田,同时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分布也较为均匀。本试验分为4个处理,同时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仔细观察和记载生育期,收获是每小区随机抽取一些数量进行考种,产量为理论产量。

1.2 试验的品种

此次实验的品种是当地比较主要的再生稻品种之一,水稻品质优良,产量高,同时再生能力强。

1.3 栽培管理措施

该试验采取小拱棚薄膜覆盖湿润育苗技术,秧苗龄期为30天,种植密度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采取手工插秧的方式,每穴栽一粒谷苗。需要注意得是,头季氮到氮肥的基肥、蘖肥、穗肥刺比例为5:4:1。钾肥的基肥和穗肥的比例为6:4。头季稻收割前的15天需要追施一定量的尿素,收割之后的三天内也要施入一定量的尿素。采取科学的水分管理措施,在灌浆到收割期间保持浅水促芽,保证芽的活力。在头季稻收割之后需要保证田间的湿润,目的是更好的促进蘖的生长,在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灌浆期的田地保持干湿交替,为保根和促进叶的发育奠定基础。此外,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综合防治方法比较有效,重点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飞虱等,在头季稻收获的过程中保证留桩的高度,高度为35厘米适合。头季稻插秧之后的五天,及时观察分蘖的动态一直到齐穗期,同时科学的计算成穗率,小麦成熟之后需要对每个小区进行调查,考察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粒重、结实率和千粒重。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植密度对头季稻产量的影响

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采取4种不同的密度处理方式,头季稻产量存在差异性,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44.44万株每公顷基本苗、59.5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76.9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33.67万株每公顷基本苗,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采取多重试验比较的方式,显示出44.44万株每公顷基本苗和59.5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的产量差异不明显,76.9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和33.67万株每公顷基本苗的差异性不显著。但是前两者和后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该试验上也说明了一些问题,说明采用44.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或59.5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的水稻的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尤其是44.44万株每公顷基本苗的头季稻产量最高。

2.2 不同栽植密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相关的研究显示,四种不同的密度处理方式对再生稻产品有一定的影响,产量由高到低分别为44.44万株每公顷基本苗、33.67万株每公顷基本苗、59.5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76.9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同时该实验也反复进行多次,避免出现产量的差异性。结果显示,44.44万株每公顷基本苗和33.67万株每公顷的基本苗产量差异性不显著,而59.52万株每公顷基本苗和76.92万株每公斤基本苗的差异性不显著,但是前两者和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说明采取稀植的方式,就是选择44.44万株每公顷基本苗或者33.67万株每公顷基本苗的话,加之采取宽行窄株配置的方式,能够明显实现再生稻的产量,尤其是44.44万株每公顷基本苗的处理方式的再生稻产量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相关的实验研究可以知道,头季稻和再生稻在种植的过程中科学的控制密度是高产的关键,尤其是栽植密度不仅影响头季稻的产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再生稻的产量。如果水稻栽培密度小的话,不能很好的满足高产的需求,实现有效穗数的增加。如果栽培密度太大的话,很容易影响田间的郁闭度情况,导致病虫害加重,影响再生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应该采取科学的种植密度,随种植密度的提高,产量也会提高,如果密度增加到一定值时,产量也会随着提高。如果再提高种植密度的话,直接影响产量。为此,在栽培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科学的栽植密度,为提高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此外,许多其他的实验结果也表明,只有科学合理的密植方式才能够保证基本苗的生产,为田地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有效的增加头季稻的产量以及头季稻有效穗数。只有头季稻的产量明显提升,才能促进再生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为此,应该重视对水稻种植密度的研究,结合本地区土壤情况采取科学的种植密度,同时要向农民积极推广种植密度的重要性。让农民能够结合水稻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密度,才能为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此外,在水稻栽培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水肥管理措施,保证基肥的充足,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科学施入催芽肥,在水稻穗粒期间追施肥料。还应该加强日常的田间管理,加强对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实现再生稻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促进我国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很好的满足人们对水稻的需求。

猜你喜欢

季稻基本苗再生稻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抓关键技术夺再生稻高产
小麦播种密度对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