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全球化思潮及中国应对措施分析

2020-08-06张哲

文存阅刊 2020年8期

张哲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的反全球化思潮演化而来的逆全球化思潮,已经成为现在及以后最大的全球性发展挑战之一,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深受影响,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现象。对中国来说,逆全球化思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要积极应对,主动谋划,用“改革”和“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逆全球化思潮;反全球化;中国应对

最近几年,伴随着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中特朗普获胜、美国单方退出巴黎协定等国际事件的发生,逆全球化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涌动,曾经的“地球村”观念在一些国家正在被贸易保护主义、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思潮掩盖。而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实力不断增强,推动着全球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发展。

一、逆全球化思潮及其实质

逆全球化思潮是指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思潮。据联合国会议数据表明,新兴国家占全球GDP比重已从1990年的19%上升至2015年的39%,而西方国家占全球GDP比重从1990年的79%下降至2015年的57%。新兴国家之迅速发展,导致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危机意识加强,开始不断打压新兴国家,掀起逆全球化运动。其实质为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政治上的单边主义。

(一)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特朗普上台后,提出美国优先、美国第一等口号,开启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不断提高一些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进口产品关税。从2018年至今年5月,对中国输美的部分产品关税已加征至25%。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采取措施,将枪口对准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公司——华为。从去年起,华为连续遭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现在的英国电信的拒绝,被这些国家告知将不会采用中国通信产品,特别提出不会在下一代的5G网络核心建设中使用华为通信设备。这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发展进行的遏制,同时也表明,中美贸易战也从经济战上升至科技战。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也出现了很多新形势,如绿色壁垒、出口补贴、技术壁垒、卫生检疫壁垒、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特别保障措施、货币贬值、禁止进口。

(二)政治上实行单边主义

单边主义是指国际社会中实力地位较强的某一个国家,为了落实外交政策而忽视多数人民意愿,违反国际社会潮流,不顾他国利益,拒绝采取协商途径,凭借自己的力量我行我素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美国在所有事务上都要以美国利益为重,而不能让美国受到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或者一些条约和联盟的制约。尤其表现为特朗普上台后实行“美国优先”原则,相继退出TPP协议、巴黎协定、伊核协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群。同时,特朗普也在美国与墨西哥之间修建隔离墙。在特朗普眼中,全世界都在占美国便宜,必须要打造以“美国优先”的新政治经济体系,实行单边主义,进而维护美国利益。

二、逆全球化思潮的不利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主义政策如饮鸩止渴,看似短期内能缓解一国内部压力,但从长期看,将给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逆全球化思潮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点

其一:引发世界贸易和经济增长乏力

“逆全球化”严重冲击了全球贸易体系,给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带来巨大的消极性和破坏性。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商品贸易预计增长3.9%,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點;全球直接投资减少19%,连续三年出现下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9年8月更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余额为30.9万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至2.6%,贸易增速进入十年来的最低点。这些数据显著表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乏力,由此可见逆全球化思潮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二:激化社会矛盾与引发政治不稳定

“逆全球化”思潮会导致各种破坏性的社会政治运动,引发社会动荡,甚至情节严重者将引发社会分裂,激化全球性的政治与社会危机。其中一个代表性事件就是英国的脱欧公投。英国的脱欧公投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政治与社会危机充分体现了逆全球化思潮对英国国内秩序的破坏。脱欧公投前,留欧派和脱欧派各自展开造势活动,加剧了已经很严重的政治分化现象,给英国社会留下了一道裂痕。脱欧公投后,留欧派举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上百万人要求重新进行第二次公投,引发了严重的政治与社会危机。

其三:加深国际政治分裂

“逆全球化”加深了国际政治分裂,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裂痕。为获取更多的利益,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及外交战略越来越保守,甚至集体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联系,减弱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战略互疑。发达国家担心新兴发展中国家改变现行国际秩序,危及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则害怕发达国家进行联合遏制,蓄意破坏自身发展。双方不断增加的战略互疑将加深国际政治关系的裂痕,不利于国际合作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将导致国家间战略互信全面下降。

三、中国应以逆全球化思潮积极举措

“逆全球化”思潮危害巨大,中国要想在这种社会思潮中实现经济与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长,我认为应作出如下应对政策。

(一)用“改革”和“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中国应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拓宽开放广度与深度,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构建延边地区开放平台,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全面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大力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中国要加强与20国集团,亚太经合等多边区域组织的合作,主动提高服务业与制造业开放水平。同时也要在开放中进行创新,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提高中国科技水平,让经济全球化更加具有活力。

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实施消费升级计划,挖掘中国国内的消费市场,增强中国的消费力。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和基础养老金,降低个人所得税,减轻人民负担,增强人民的消费能力。同时改革消费环境,进行食品安全专项调查,拉动国内市场。加强核心技术攻坚力度,争取做到不再依靠外国核心技术。总之,采取一系列对内改革措施,保持国内经济稳定,争取减轻“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一个“大环式国际经济带”,惠及亚欧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全球50%以上的人口。这意味着它将促进和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连接和贸易往来,而且可能带动中国经济结构的顺利调整和发展空间的大幅度提升。

“一带一路”建设追求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近7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累计超过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中国同138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2000多个合作项目,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一带一路”建设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应继续推动实施。

(三)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化重构

“共建、共赢、共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规定,它尊重世界多元、尊重各个国家的独特历史和文化、尊重各国的不同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把各个国家对世界的依赖,把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相互依存度进一步提高。这种共同责任赋予大国担当必要的合理性,为大国对世界联手共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每个大国都可以依据国际法为人类的共同福祉表达自己的能力与担当。中国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价值观,与各国一道扩展全球公益,实施国际援助,并共同打造安全平台和发展平台,用中国方案引领新一轮全球化。

注釋:

①互联网资源 搜狐网 逆全球化思潮影响下的中美贸易2018.10.09

②张静 《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实践比较研究》2010

③互联网资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贸易和投资表现疲软 全球经济复苏后劲不足 2019.04.13

④互联网资源 和讯网 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下行,经济增长乏力2019.09.06

⑤互联网资源 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吴志成 吴宇2018.03.21

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6

⑦互联网资源 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吴志成 吴宇2018.02.11

⑧“两会习语”——习近平: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 高层

⑨《人民日报》2020.06.19 02版 共建一带一路 共促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刘曙光著

[2]《大转向—谁将推动新一波全球化》—王辉耀、苗绿著

[3]《全球化低迷与中国角色重塑》—郎峰翘

[4]《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吴志成 吴宇 2018.03.21

[5]《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实践比较研究》—张静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