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暧昧处置中国记者签证

2020-08-06林日任重李雪

环球时报 2020-08-06
关键词:特朗普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林日 ●本报特约记者 任重 ●本报记者 李雪

今天是华盛顿给予中国驻美记者“90天签证有效期”的最后一天。截至本报昨晚发稿时,尚未有中国驻美记者得到任何通知。据《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描述,现在他们的签证延长申请都处于既没被拒绝也没被批准的状态,按照美方规定,如果没收到拒绝延期通知,那么他们最长可以再待90天到11月4日,但到那时如果仍未收到批准通知,就必须离开美国。“记者签证只是特朗普攥在手里的数张反华牌中的一张”,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离大选还有近3个月,他要是现在打出去了,牌就少了一张。在打压人文交流的同时,美政府也加紧了对中国公司的“抢劫”。4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一边称赞TikTok成功吸引年轻人,一边催促美国公司在下个月完成对它的收购。5日美媒还突然传出本月15日中美将进行经贸磋商的消息,路透社称,“恰逢中美关系继续恶化之际,自然有很多需要讨论的地方”。面对美方人为制造所谓“新冷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5日表示,发动“外交战”并不证明美国的强大,反而暴露出美国越来越缺乏自信,“如果美方还要一错再错,那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中国驻美记者苦不堪言

今年5月8日,美方将中国驻美记者签证停留期限大幅缩短至90天以内,每90天就要重新申请延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政策变化。以往对于中国记者来说,一旦获签入境美国,可停留期限是没有限制的。而这么一项重大的政策变更,美国国务院外国记者中心从来没有通过正式途径向中国记者告知,记者们都是通过媒体才知道的。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绝大部分中国驻美记者都在6月通过网络提交了签证延期申请。延期申请的费用昂贵,每人每次455美元。大多数中国记者在十多天后收到了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的通知,要求记者本人在指定时间(多是在7月中旬)到该机构办公地点现场录指纹,即处理延期申请的第一步。往常一般在录指纹一到两个月后,就会收到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的最终处理意见,但这次至今没收到。而且至今仍有近40名中国记者,连录指纹的通知都没收到。

根据美国政府5月发布的公告,第一个90天将在8月6日到期。6日后,如果记者既没有收到同意也没有收到拒绝的结果,就意味着延期申请还在处理中,最长可以待到11月4日;如果收到了拒绝通知,就必须立即离开美国。当然,即使申请被批准了,时效也只有90天,中国记者需要在11月4日前再次提交延期申请,为下一个90天争取“合法身份”。因此,这一政策对中国驻美记者的工作和生活来说是灾难性的,他们每时每刻都处在可能立即被迫离境的紧张情绪中。尤其疫情期间,如果被美方拒绝了申请,很可能并不能及时买到回国机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日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对中国媒体和记者的政治打压,并称中方必将被迫做出必要和正当的反应。近日美国《纽约时报》、福克斯新闻台等也对中国记者签证问题做了报道,但这些媒体向美国国务院发去的置评请求,都没有得到回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5日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美国可能进一步限制中国媒体的活动,但如果全面驱逐中国记者,它在国际上很难自圆其说。”

一边封TikTok,一边想订单

特朗普4日在白宫记者会上限期微软或其他美国公司在9月15日之前完成收购TikTok的谈判,并再次引用房东与房客的比喻表示,如果达成交易,“美国财政部也将得到好处”,“不管什么价格,一个非常大的比例要进入美国财政部”。他夸奖TikTok“很成功”,“在美国有巨大的业务。人们迷上了它。有很多朋友看到宣布(针对TikTok的措施)时给我打电话。我认为他们的孩子喜欢TikTok”。

特朗普同时表示,虽然TikTok是成功公司,但是与华为一样,美国不能接受它们带来的“安全风险”。接着他又重弹“中国病毒”的老调:“我们对中国的态度自从中国病毒袭击我们之后出现了重大改变……他们本应能够制止它。”

《华尔街日报》5日称,从许多方面看,美中两国正在向所谓的“新冷战”靠拢,TikTok成为最新战场。德国中国问题分析人士约翰·李称,白宫在没有提供证据的情况下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公司采取行动,“正在损害美国作为法治社会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的声誉”。美国彭博新闻社5日则引用华盛顿智库新美国网络安全研究员萨克斯的话说,“这为美国树立了危险的先例,我们正在走向技术民族主义的道路。”

美国政府一边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一边还期待中国扩大对美国的进口。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媒体5日引用美国消息人士的话说,美中官员将在8月15日举行视频会议,审查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执行情况。这是该协议1月15日签订并于一个月后生效以来的首次半年度审查会议。报道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衰退打击,中国的采购进度远远落后于目标。

一位消息人士称,中国官员希望讨论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实施之外的其他问题,“这是正常的年中评估,但恰逢中美关系继续恶化之际。自然有很多需要讨论的地方”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4日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说,协议生效了6个月,一直存在着高阶官员磋商的计划,美中经济团队也一直保持定期接触。针对美媒放风中美经贸磋商的消息,袁征表示,“这就是正常的年中评估,不会对中美关系产生超出贸易以外的影响。对此不必寄予太高的期望。”

下一个目标是微信吗

袁征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预计在11月3日美国大选投票之前,特朗普政府还会搞出一系列针对中国的举措。比如在台湾问题上,已经确定让卫生部长访台了。未来在南海、新疆、香港等问题上也可能会有更多动作。值得重视的是,双方外交博弈战未必以互关领馆而结束,很可能还会搞出驱逐外交人员的事。如今从民调看,特朗普选情处于极其不利的情况,无论是从全国范围还是从摇摆州来看,甚至在得克萨斯这样传统的“红州”(共和党占优势的州)都出现特朗普跟拜登支持度不相上下的情况。特朗普当然会产生危机感,所以迫不及待地搞反华行动,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迎合、讨好他的基本盘,确保这些人在大选中投他的票。

关于特朗普的下一张反华牌,美国媒体也很关注。《华尔街日报》5日引述美国官员的话说,他们还在研究其他可能的行动,包括针对微信的行动。报道称,海外华人也广泛使用微信。而蓬佩奥曾表示,这些在美国做生意的中国科技公司,不管是TikTok还是微信,都在向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国家安全机构直接输送数据。

香港《南华早报》5日引用中国退役海军军官王云飞的话称,美国可能会对中国控制的南海争议岛礁发动攻击,以增强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的希望。王云飞认为,美国最有可能突然袭击的目标是黄岩岛,那里没有驻军,中美冲突的后果相对较小。7月29日日本《读卖新闻》曾披露说,特朗普已制定“轰炸黄岩岛”计划。《华盛顿邮报》驻白宫记者潘古尔称:“白宫幕僚们和五角大楼的鹰派,已经秘密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只待特朗普一声令下,就立刻付诸实施。”

中美紧张关系升级引发全球多国担忧。“从贸易战到TikTok,中美脱钩影响每个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5日称,尼克松访华之后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天,即使不是每个人都是它的朋友,它也绝不是孤立的。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说自己在政治上或经济上不受到中国的影响。但随着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战争演变成一场迅速升级的政治争端,40年来鼓励中国在经济上与世界更加融合的政策正在瓦解。在两个巨头奋力一搏的同时,许多较小的经济体正被迫站在一边,“美中大脱钩的附带损害正在扩散”。

8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专访,针对蓬佩奥称美历届政府“对华接触政策失败”阐述中方立场(详见本报今日第七版)。王毅表示,“对华接触政策失败论”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王毅奉劝美方放弃注定失败的干涉主义,“美国并没有资格打造什么‘清洁国家联盟,因为它自己早已满身污迹”。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王毅表示,中美应以合作而不是脱钩来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中方将以冷静和理智来面对美方的冲动和焦躁,他还提出有必要为中美关系树立“清晰框架”。▲

猜你喜欢

特朗普
特朗普上任至今发推文1.1万条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承诺”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之星”又被砸了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