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押题:见

2020-08-06江红波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13期
关键词:青春历史

江红波

【原创押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在生活中有不同的“见”。可以见证现场,也见证历史;可以细节见闻,场景对话;可以阐述见解,看法思考;可以见识多广,视野格局……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构思导引】

这一题目,倾向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并且更关注个体与未来,与他人之间的关联性。围绕“见”字写作,要求考生要挖掘“见”字的内涵,启示考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引导考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见”无时不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作为动词性之“见”,还是作为名词性之“见”,都和我们息息相关。材料所给的四段分析,也有助于考生理解题目。第一是时代层面,每个人都见证社会发展,见证时代进步,可从认识角度去思考;第二个是生活层面,日常中人际交往,事件感悟;第三、四两个是认知层面,对各类问题的看法和思考。“见”可以是寻常小事,也可以是社会大事,它决定着一个人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也体现一个人对待问题的积极意义。

这一题目平实中见深刻,难度适中,提供了多向的思维路径,有利于考查观察、想象、认知和逻辑思维等能力。题目立意多元化,层级鲜明,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属于自己的写作空间。我们可以写“见”到的东西(事件)对自己的思考,可以写个人的“见识”“见闻”,看待问题的“见解”,也可探究“见”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见”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在写作时,可以解读分析“见”的内涵和外延,从读时事时激发的诸多“见识”中的一种,做到小切口大主题的抚今追昔,表达对“见”的文化剖析,突出其文化底蕴。

【佳作赏析一】

广其识,则天下行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二(6)班 吕必辰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留给子孙这么一句话:“广其识则天下大。”这句话在近代影响了一代人,而当今仍然适用,甚至被赋予了更高层面的意义。一个人若想要在社会立足,眼光和思维就不能长定于某一点,应该有开阔的视野。见多方能识广,识广才利于行天下。

广其见识则国家立于世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强大既要依靠综合国力的支撑,还在于拥有大境界、大格局。清政府受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沉溺于往日的盛世与繁荣而故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亲自将双眼蒙蔽,不去看西方国家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不去见识人文主义下的自由平等,导致后期落后于世界。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吸取了历史的教训,致力于“走出去”,去见识其他国家优秀的一面。积极倡议“一带一路”,在这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线上领略时代的风景。我们在扩大自身格局的同时,向海外世界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广其见识则成人立于社会。生活于尘世,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业无高卑,行行出状元。但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异性和心灵上的距离。这种差异,就在于每个人由于生活阅历各异而导致见识水平的不同。见多识广的人往往更容易适应社会。董卿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不仅仅在于她的优雅的气质和主持功底,更在于她见识广博。无论社会热点还是传统经典,她总是能娓娓道来,并从中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多读书,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见识是智慧的选择。

广其见识则学生立于未来。近年来数据显示,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每年都有几十万学生参与雅思考试。为何当代学生如此热衷于出国呢?我想很多人只是为了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之花,是未来各领域的建设者,不能成为囿于一方的井底之蛙。宋玺,已是北大才女,但她不想止步于此,毅然选择去参军,成为海上“霸王花”。训练的累,受过的人才知道有多苦,可她觉得增长见识、追求梦想更重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很好地道出了学生们学习的动力,都是为了见识世界,见识未来。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想要跟上时代脉动就必须不断地扩大见识面。看多了,格局意识自然就培养了。广其见识方能行天下,才能更好地规划发展自己的人生。

【教师点评】围绕主题,多处照应,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作者拟题“广其识,则天下行”,开门见山地指出“广其识”的重要作用,然后在论述过程中,三处以“广其识”开头,作为文段的中心,从国家、成人、学生等不同层面来举例分析和思考,引发读者的思考。文末点题,呼应前文。

【佳作赏析二】

见史以明志,见世以为民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二(6)班 洪思思

古有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字贯穿古今,横跨中外。然,何为“見”之?以愚之见,“见”之所存,乃见证历史之兴替、今世之发展!

习总书记访问陕西,一张在田埂地头的图片火爆网络。习总书记为何要亲临乡野?他是为了亲眼见证田埂地头农作物的葱郁勃发,用行动证明党对人民的深切挂念。如此可见,“见证”之意,为之大矣。

见史以明志,“见”证历史亦借“鉴”人生。泱泱华夏五千年,国家见证了太多风雨——从封建腐朽到民主共和,从战火连绵到杏花春雨。土地不会说话,却拥有每一个朝代留下来的印记。英雄之城武汉,见证了无数的纷争——从反帝斗争到收复失地,从全城被封到樱花遍地,滔滔江水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坚强。铁骨铮铮的亿万名中国同胞,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从封建剥削到革命斗争,从备受列强欺凌到傲然屹立,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用热血和汗水筑起复兴之路。作为当代青年,国家经历的风雨,让我们更加珍惜此时的和平;城市遭遇的灾难,让我们惊叹国人的团结,中国人民的奋斗,让我们激起内心的复兴梦!更多历史,我们无法亲见,却能感受到其悲壮与豪情,我们应以史为鉴,过好未来每一天。

见世以为民,“见”证发展亦“践”行青春。

身处于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作为正青春的一代,我们有幸见证了嫦娥四号飞向月球背面的创举,有幸见证了“一带一路”在国际中的盛景,有幸见证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笑颜。

在见证美好的同时,我们同样见证了人民教师张玉滚,把青春奉献给大山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见证了人民公仆村官黄文秀,用青春回报贫困山村的决心;见证了白衣院士李兰娟,73岁高龄仍在战“疫”一线。无数仁人志士,在见证着时代发展的同时,更促进着社会的进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认为个人的力量很小,其实创造历史的正是一个个普通事件,聚沙成塔而让人仰望。不要认为奉献不是自己的事,其实奋斗的青春才最精彩!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不仅要做时代的见证者,更要做青春的践行者。

历史,在前人的奋斗中过去,我们无法参与;当今在我们的见证中形成,我们豪情满怀;未来当在我们的创造中展开,我们必竭尽全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正视过往,方能昂首面对未来星空。我们生活的世间,才会越来越美好!

【点评】文章整体结构匀称,叙述条理清楚,在历“史”与当“世”的对比中,阐明年轻人要心怀人民、敢于拼搏、践行青春,在新时代为社会更好服务的情怀。作者在论述时,围绕“见识以明志”“见世以为民”两个角度,选择事例翔实、表述生动,采取整散结合的句式,进行分析和表达,突出了主题。

简 书

开往文学的“直通车”

□刘 勃

《史记》对文学的第一个贡献,就是发明了纪传体,这是最符合一般人的欣赏趣味的体裁。

而且可以说,纪传体不但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也降低了历史写作的门槛。拿《史记》里的列传部分做范文,写人物传记,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你只需要把某人的姓名、籍貫一介绍,再拍拍脑袋想几件他生平有意义或有趣的事,大致做个先后排序,一篇人物传记也算完成了。

这么写下来的传记当然不见得靠谱,于是干脆以不靠谱为常规,这便连带着刺激了小说创作。一部中国小说史,多少作家一动笔,难免都带着纪传体史书的腔调。

大家都熟悉《史记·项羽本纪》的开头: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

再看几篇小说:

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李娃传》)

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聊斋志异·婴宁》)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三国演义》)

都是这样,人物一出场,就老老实实介绍姓名、籍贯,标准的列传写法。

(秋水长天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青春历史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新历史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