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内创客教育研究分析

2020-08-06朱凯歌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客期刊文献

朱凯歌

(平顶山学院 文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对传统教育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网络课程日益普及,翻转课堂、对分课堂、互联网+教育、跨学科教育等教学模式日趋增多,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创客”源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DIY文化,泛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广义上代表开放、分享、动手解决问题的精神[1]。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日益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新形态,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发表在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究国内创客教育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在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有关创客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对国内创客教育的研究现状、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客观而系统地表征与描述。

(二)样本来源

以“期刊”和“博硕士”类目为数据来源,运用高级检索分别以“篇名”或“题名”为检索项,以“创客教育”为检索值,以2019年7月31日为截止日期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1435篇文献。通过初步的比较分析,结合文献的来源、被引数、相关度及其下载量,最终选定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190篇、博硕士论文96篇,共286篇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三)类目设计

通过认真阅读、分类与归纳,在对创客教育相关研究深入总结的基础上,本文从研究文献、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四个类目对研究样本进行梳理、统计与分析。每一类目根据研究目的和文献情况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子类目,将在下文相关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文献特征分析

1.发表时间分析

分析国内创客教育研究文献发表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由于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分别代表不同的研究层次,即学术论文代表研究的广度,学位论文代表研究的深度[2]。因此,本研究将从期刊论文数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文献数量随年份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

某领域期刊论文数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3]。由图1可知,国内以“创客教育”为篇名的权威期刊文献最早发表于2014年,即郑燕林等通过分析美国中小学实施创客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对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进行梳理与总结[4]。以“创客教育”为题名的博硕士学术论文最早发表于2015年,即何倩的硕士论文《儿童创客教育产品设计开发研究》,通过设计开发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创客教育产品,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同时,总结出儿童创客教育产品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流程,并提供设计方法的指导和设计模板。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自2015年至2018年,期刊文献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16年权威期刊文献数量达到峰值。但是,除2018年略高于权威期刊文献数以外,博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基本上都略低。同时,博士论文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仅有1篇,即2016年杨绪辉撰写的《课程视角下的创客教育探究》。该现象可能与“创客教育”这一研究热点刚刚起步,还未能引起博硕士研究生的广泛关注,以及学位论文撰写周期偏长有关。

2.期刊载文数量

对研究样本的期刊名称及载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为了全面把握国内创客教育的研究现状,包括文献的质量和研究的重视程度等。通过量化处理发现,所选取的190篇文献共涵盖52种期刊,最早刊载创客教育的期刊是《开放教育研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期刊数量由2014年的1种快速增长,2015年达到8种,2016年29种,2017年26种,2018年19种,2019年截至7月31日共11种,其中2016年涵盖的期刊种类最多。虽然2017年到2019年7月期刊的种类数量呈减少趋势,但是新增了一些期刊类型。因此,虽然期刊类型相对分散,但是总体数量在不断增加,说明创客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权威期刊的关注。载文量为5篇及以上的期刊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2014—2019年国内创客教育期刊载文量分布

由表1可知,刊载量在5篇及以上的期刊有11种,载文量121篇,占63.68%,其中刊载量最多的是《现代教育技术》29篇,占15.26%;其次是《中国电化教育》20篇,占10.53%;第三名是《电化教育研究》18篇,占9.47%;另外,《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的刊载量也均在5篇及以上。由此可见,刊载量排名靠前的期刊大都隶属教育技术学核心期刊,可以推断国内最早关注创客教育的学者和媒体大都与教育技术学相关。

3.研究层次分布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层次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内创客教育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详见表2。

表2 研究层次分布情况

如表2所示,有关创客教育的博硕学位论文主要分为六个层次,其中基础研究(社科)数量最多,占38.04%;其次是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占29.35%;政策研究(社科)居第三,占17.39%;而高等教育研究仅6篇,占6.52%。期刊论文主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基础教育研究数量最多,占62.11%;其次是高等教育,占22.63%;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居第三,占7.89%;行业指导(社科)和其他所占重较少。由此可知,有关创客教育的博硕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都比较注重基础研究(社科)和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然而,博硕研究生对高等教育创客教育的关注不够,相关研究偏少。相反,权威期刊对高等教育的创客教育关注度较高,但是对政策研究(社科)层面的关注有待提高。

4.核心研究作者

通过对研究作者的发文量进行统计,以梳理长期从事创客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从而全面、客观、系统地总结创客教育的研究现状。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是郑燕林,其次是王佑镁,祝智庭、李卢一、傅骞、韩芳、张立国和陈珊位居第三,其他作者发文量均为3篇及以下。由此可知,国内研究创客教育的学者日渐增多,但长期系统研究的专家数量则相对较少。

图2 核心作者分布

5.重点研究机构

对190篇期刊文献的研究机构发文量进行统计,其中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如图3所示,华东师范大学数量最多,温州大学位居第二,北京师范大学位居第三。通过分析发现,重点师范类高校对创客教育的关注度较高,其次是东部、南方及沿海城市的一些综合大学。另外,还有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对创客教育也有关注。

图3 期刊重点研究机构分布

对96篇博硕学位论文所属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得知共涵盖56所院校,其中发表4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有7所,其刊载量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陕西师范大学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北师范大学。从年度分布来看,2015年只有1所高校,2016年增至6所,2017年22所,2018年36所。截至2019年7月31日,2019年仅有5所高校,这可能跟有些博硕论文还未入知网有关。由此可知,关注创客教育的研究机构和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博士论文仅1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

表3 博硕论文重点研究机构刊载量情况(篇)

(二)研究主题分析

对样本篇名(题名)、关键词、摘要和内容等进行分析、归类得出本研究的主题。由于期刊文献和博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反映不同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所以分别进行统计,如表4和表5所示。

表5 研究主题分级(博硕论文)

如表4所示,将190篇期刊文献按照四个维度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理论研究占58.9%,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应用研究占31.6%,仅次于理论研究;评价研究和其他研究分别占1.6%和7.9%。由此可知,专家学者对创客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质特征、功能价值、理论基础、实施路径及生态系统建构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应用研究,但是仅限于创客教育与课程、专业整合和模式构建方面,相关的案例研究和评价体系建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创客教育的价值研究,如创客教育对师生的影响测评、创客活动的有效设计策略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表4 研究主题分级(期刊)

如表5所示,将96篇博硕论文按照四个维度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中小学创客教育占67.71%,数量最多。其中,博士论文仅一篇。由此可知,大部分研究生对创客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客文化对中小学的影响方面,而对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的关注度不高。

(三)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286篇文献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并将含义接近或相似的词语进行合并,如将STEM教育、STEAM、跨学科、专业融合等合并为多学科融合,将创新思维、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合并为创客思维,将设计性学习、项目学习和智慧学习合并为学习方式等,得到词频大于3的关键词词频分布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关键词词频分布

基于关键词的词频分布,通过比较分析、合并归纳,总结出目前国内创客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创客教育的本质与理论研究、创客课程的设计与实证研究、创客教育的多学科整合研究、创客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创客教育的模式与路径研究、创客教师与学生的素养研究六大方面。然而,创客教师、创客思维、评价体系、创客理论和创客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相关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三、研究趋势分析

通过量化处理和内容分析,归纳总结目前国内创客教育的文献特征、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预测。

1.理论系统发展研究

当前创客教育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作者、机构分布较为分散。文献数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研究体系尚不完善,研究角度过于单一,研究层面以中小学为主,尤其是博硕学术论文对高职院校的研究偏少,博士文献更是缺乏。未来创客教育研究网络中跨学科、跨领域、多层面的系统化研究或将成为重点。

2.国际、国内比较研究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教学整合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中国特色。纵观样本文献,国内学者对创客教育的研究大都借鉴美国经验,如STEM教育、STEAM教育及中小学创客教育个案分析等,国际间的创客教育比较研究较为匮乏。因此,随着国内学者对创客教育认识的深入,创客教育的国际、国内比较研究可能会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3.生态体系建构研究

创客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技术、环境、文化、制度、教师、学生、课程、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创客教育,就要处理好各要素的关系,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内教育环境,促进各要素协同发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客教育生态体系。因此,生态体系建构研究或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4.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一些新兴的教育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多学科整合教育等教育模式与创客教育在基本理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未来探究创客教育与新兴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研究或将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四、未来发展建议

为促进“双创”背景下国内创客教育的均衡、快速和持续发展,结合文献内容分析,特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1.打造共享的创客空间与实训平台

创客空间与实训平台是开展创客教育的基础环境建设,是师生开展创客活动、进行协作与分享交流的物理空间载体及服务支撑体系。在国家“双创”政策的支持下,在创客教育的推动下,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开展创客空间与实训平台建设。然而,如今大多数创客空间与实训平台都由教室或图书馆改造而成,并未真正发挥其价值。因此,不同院校、部门、企业和创客空间可以建立共享机制,避免资源浪费,力争使创客空间与实训平台的价值最大化。

2.鼓励创客产业的发展与支持服务

创客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的支持与推动,鼓励创客产业的发展与支持服务,是保证创客教育快速、高效发展的前提。因此,推动学校、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校政企共同体发展机制,促进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学校的合作交流。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技术与产品支持,如创客教材等;政府可以为学校提供完善的政策与方针;校际交流可以实现创客空间、创客师资、创客课程等的共享。

3.增加创客教师的数量与业务培训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其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更高的期待,尤其是教师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素养。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创客教师数量不足,且从事创客教育探索的教师大都是普通的专业教师或学生辅导员,往往缺乏专业的创客知识和创客素养。因此,为保证创客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可以引进校外行业创客教师,增加校内教师的创客知识与业务能力培训。

4.完善创客教育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纵观目前国内创客教育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有关创客教育的评价研究和相关激励机制研究非常贫乏。然而,有效的评价方式和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国内创客教育高效、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未来的研究学者更多开展有关创客教育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或将是不错的选择。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创客教育相关期刊文献和博硕士论文的发表时间、期刊分布、研究层次、核心研究作者、重点研究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文献的特征。借助文献题目、篇名、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的分析,总结国内创客教育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以推测未来国内创客教育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当前国内创客教育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中小学个案研究轻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研究,重技术、空间的建设轻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建议,以抛砖引玉,为今后创客教育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创客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小创客”有法宝
期刊审稿进度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