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2020-08-06陈元钦

福建轻纺 2020年7期
关键词:导向技能汽车

陈元钦

(集美工业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办好职业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有广阔的求职之路,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汽车维修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并重,创新汽车维修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汽车维修职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下从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材更新编撰、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优质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ISO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汽车维修职业资格鉴定等几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汽车维修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汽车维修学生也是为了就业而来的。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汽车维修教育改革,是满足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汽车维修教育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从当前形势发展看,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汽车维修教育内涵改革的重中之重。

现就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谈几点看法。

1 学习先进经验,加强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可参照德国学徒制,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之路,将其与学校教育结合,发展双元特征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从古代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能传承方式逐渐演变而来,现以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结构和学生专业选择为例进行说明。

图1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结构

德国学生职业定向选择流程:① 企业根据自身的用工情况,提前在其官网或国家与地方提供的学徒招聘专业平台发布其学徒招聘信息。初中学生在最后一年有一门“职业定向”课程,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技术工人到底有哪些职业及每种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薪酬待遇、晋升可能等,课程还帮助学生认知自己和自己的兴趣,并在课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撰写简历,如何面试等。② 确定自己喜欢的职业后,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并提交资料。③ 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求职申请资料的初审,并通过选拔确定人选。④ 企业跟选定的学徒签订一份“职业教育合同”,合同明确规定学制、职业教育地点、甲乙方义务、津贴与其他福利、每日培训时间与休假等内容。⑤ 学徒拿着“职业教育合同”到相关的职业学校注册报到。

现代学徒制可由学校与汽车维修企业联合确定学徒、开展学徒的招聘,这样利于汽车维修企业开展后续的企业实践培训,并且培训期间要保证学徒平均每周不少于16小时企业带薪工作。通过以就业为导向建设现代学徒制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实现提高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 建立“就业导向”的汽修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作为立足厦门、面向全国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教学机构,我校对学生进行技能更深层的培训,建立了一整套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针对生源层次情况和就读目的,开设了汽车维修、汽车电工、汽车钣金工、汽车喷漆工等多个专业工种,所设立的课程以内容实用、企业急需为特点。

学校对学生采用学分制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业严格要求,学生在学校只有努力学习完成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资格。

3 与时俱进,编撰适用汽车维修实践的教材

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需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学生培养出来是到汽车维修企业工作,而现代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汽车维修技能操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现代汽修不但要求学生会操作汽车专业维修的设备,还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汽车维修所需要的技术资料,学生需要掌握先进的汽车技术工艺,方成为高素质的汽车专业技术人员。现代汽车技术已跃变为技术密集型服务,维修技术水平决定了汽车维修的质量,成为维修企业生存的命脉。

汽车维修教材存在内容陈旧,不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的问题,比如化油器的汽车已将被淘汰,可是在教材中还占有很大篇幅,因此,我们组织有丰富汽车维修实践经验的人士参与编撰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校本教材,以使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跟上汽车技术发展。

4 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汽车维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汽车专业师资质量决定学生培养的质量,事关汽车维修专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职教教师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近几年来,我校通过国家示范性学校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汽车维修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提升了汽车维修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汽车维修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夯实了校内外汽车实验实训基地,促进了汽车维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 积极开展汽车维修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汽车维修教学以讲解→示范→练习→点评为主要模式,现在,我们根据目前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推行任务驱动法教学法改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长知识、育能力。

在任务驱动法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任务驱动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任务提出,让学生目标明确;通过任务分析和任务实施,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活动中实践;通过任务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通过任务的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

通过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激励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技能水平,满足就业的要求,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6 合理分配优质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到岗位技能水平

目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存在“重赛轻教”的现象,参加技能竞赛的选手占用学校的大部分实训设备、优秀的师资资源,影响了大部分学生的使用。因此,有可能造成学生所学的实践技能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形成了一种教育的不公平。专业技能教学与技能竞赛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资源使用应人人平等,因此,技能竞赛选手要从学生中通过专业技能考核选拔出来,不搞特殊化,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充分用到教学资源,掌握到岗位技能水平。

7 依托ISO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汽车维修教育(考试)服务质量

依托ISO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汽车维修教育(考试)服务质量,增强汽车维修综合竞争力,以不断适应汽车发展需要。2007年学校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ISO质量管理认证。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汽车维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了学校的产品就是“教育(考试)服务”,学生(考生)、家长、汽车维修企业就是我们的顾客。体系明确办学理念以学生、家长、汽车维修企业为关注焦点,面向汽车服务市场设置社会和顾客需要的汽车相关专业、汽车考证项目和培养高素质的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对汽车维修教育教学、考核进行全过程监控,并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考试服务,从而满足顾客需求。

根据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我们对《技能鉴定过程控制程序》《理论考场守则》《实操考场守则》《考务人员守则》《考官管理制度》《考试试卷保密制度》等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了优化,并严格按照ISO的“PDCA”方法进行考务过程的控制,确保了汽车专业考试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8 积极协调和理顺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鉴定关系,努力构筑技能鉴定工作平台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部《关于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横向拓展、纵向提升”的指导思想和“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汽车维修学生必须具备“两证一书”才能完成学业,这一举措有助于汽车维修教学质量的提高。

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鉴定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完整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必须作为教学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汽车专业的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范畴。学校在对待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上,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理顺关系,从汽车维修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和调整了汽车维修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使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汽车维修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建立起以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同时全面启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努力开展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试点,强化了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对汽车维修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 通过改革,汽车维修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取得相应的中级汽车维修工证,这些证书让企业知道学校在培养方向及毕业生技能的侧重,从而有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

9 结语

通过建立一整套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取得毕业证同时获得中级汽车维修工证,并使之成为有效实行就业准入门槛,从而促进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教学的健康、有序发展。只有积极协调和理顺关系,努力构筑以就业为导向的平台,构建更和谐就业环境,才能逐步稳健提高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导向技能汽车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汽车的“出卖”
拼技能,享丰收
犬只导向炮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