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2020-08-05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卢秉林杨蕊菊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复混肥底肥无机

吴科生 ,车宗贤 ,张久东 ,卢秉林 ,杨蕊菊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农业部甘肃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 武威 733017)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目的和 方式的深刻变化,单纯追求产值效益的最大化,农业生产方式的轻简化,重化肥轻有机肥的施肥方式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首要选择。虽然施用化学肥料也能实现高产高效,但是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了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肥力降低、农产品品质下降、地下水污染、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壤质量变差等诸多问题[1-2]。单施有机肥或化肥都不利于作物的增产和品质的提高,还会引起一系列土壤肥力和环境问题,所以有机无机复混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培育土壤肥力的根本途径[3]。有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够刺激土壤微生物活性[4-5],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供给稳定、持久,可延缓玉米根系衰老,促进生育后期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使养分释放动态与作物需肥阶段相吻合[6-8]。有机无机复混肥施入土壤后,无机氮的正激发效应可提高有机氮的矿化,有机氮的存在可促进无机氮的生物固定,从而减少无机氮的挥发损失和硝化淋失,提高氮肥利用率[9]。我们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量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其在河西绿洲灌区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颗粒肥料,底肥N-P2O5-K2O=12-14-4,总养分≥30%,有机质≥15%,水分≤12%,pH 5.5~8.0;追肥N-P2O5-K2O=22-4-4,其余同底肥),由甘肃陇康源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尿素(含N 46.2%),由甘肃刘家峡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并提供;磷酸二铵(总养分含量≥64.0%,其中含N≥18%、P2O5≥46.0%),由美国特拉肥料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指示玉米品种为武科2号。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白云村(102°40′E,38°37′N)进行,海拔 1 504 m,年均温7.7℃,无霜期150 d,降水量150 mm,蒸发量2 021 mm。日照时数3 028 h,相对湿度53%。≥10℃年有效积温3 016℃,年太阳辐射总量588.0~663.6 kJ/cm2,麦收后≥10℃的有效积温为1 350℃。试验地土壤为石灰型灌漠土,表土质地为轻壤,播前耕层(0~20cm)土壤含有机质18.35g/kg、全氮1.26 g/kg、全磷1.15 g/kg、全钾17.60 g/kg、碱解氮54.0 mg/kg、速效磷15.1 mg/kg、速效钾 176.0 mg/kg。土壤容重 1.39 g/cm3,pH 8.8。

1.3 试验设计与管理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施有机无机复混肥1575 kg/hm2(其中底肥1 200 kg/hm2,追肥375 kg/hm2);处理2,施有机无机复混肥2 100 kg/hm2(其中底肥1 500 kg/hm2,追肥600 kg/hm2);处理3,施有机无机复混肥2 700 kg/hm2(其中底肥1 800 kg/hm2,追肥900 kg/hm2);处理4,农户习惯施肥(CK),施肥量为N 375 kg/hm2,P2O5150 kg/hm2。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80 m2(8 m×10 m)。播前结合翻耕整地按试验设计施底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底肥和磷肥全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追肥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各追施50%。处理4(农户习惯施肥)的氮肥40%基施,其余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施30%。试验采用全膜覆盖种植方式,于4月24日按一膜3行播种,株行距20 cm×60 cm,保苗82 500株/hm2,10月8日收获。玉米全生育期灌水5次,采用大水漫灌。试验期间观察记载各处理生育期等生长发育指标,并做好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各处理肥料品种及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其余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一致。玉米收获前每小区随机抽样10株带回室内考种。按小区单收计产。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SAS 8.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及生育期

从田间观察记载结果(表1)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生育期基本一致。除处理1的拔节期和成熟期分别较对照农户习惯施肥提前2 d和4 d外,其余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对玉米各物候期几乎没有影响,与农户习惯施肥的玉米生育期基本一致。处理1出现早熟现象,可能是在该施肥量水平下玉米生长发育的养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所致。

2.2 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经济性状有较大影响。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大,玉米穗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呈增加趋势,株高呈先减后增趋势,秃顶长呈减小趋势。株高以处理3最高,为279.6 cm,较对照增加0.5 cm,增幅为0.18%;穗长以处理3最长,为18.68 cm,较对照增加0.18 cm,增幅为0.97%;单株粒数以处理3最多,为557粒,较对照多17粒,增幅为3.15%;单株粒重以处理3最高,为235 g,较对照增加13 g,增幅为5.86%;百粒重以处理3最高,为42.7 g,较对照增加1.2 g,增幅为2.89%;秃顶长以处理3最短,为1.25 cm,较对照短0.16cm,减幅为11.35%。从经济性状看,处理3表现最好。

表1 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生育期

表2 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经济性状

2.3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折合产量也逐渐增加,其中以处理3的折合产量最高,为14 791.25 kg/hm2,较处理4(CK)增产6.29%;处理2和处理1较处理4(CK)分别减产1.04%、6.73%。可见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为2 700 kg/hm2(其中底肥1 500 kg/hm2,追肥 600 kg/hm2)时对玉米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该施肥量为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量。对玉米折合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除处理2与处理4(CK)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表3 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

2.4 经济效益

由表4可知,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量的增加,效益提高。产值和净产值均以处理3最高,分别为26 624、12 884元/hm2,较对照增加1 575、819元/hm2;处理2和处理1的净产值分别比对照降低297、1094元/hm2。可以看出,处理3投入成本比对照农户常规施肥增加756元/hm2,但净产值增加了819元/hm2。说明处理3的施肥方法比农户习惯施肥更环保、更高产高效,更有持续性。

表4 不同施肥处理玉米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在河西绿洲灌区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的生育期没有影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当有机无机复混肥(颗粒肥料,底肥为NP2O5-K2O=12-14-4,总养分≥30%,有机质≥15%,水分≤12%,pH 5.5~8.0;追肥N-P2O5-K2O=22-4-4,其余指标同底肥)施量达到2 700 kg/hm2(其中底肥1 800 kg/hm2、追肥900 kg/hm2)时,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4 791.25 kg/hm2,较对照农户习惯施肥(N 375 kg/hm2,P2O5150 kg/hm2)增产 6.29%;产值最高,为26 624元/hm2,较对照农户习惯施肥增加1 575元/hm2;净产值为12 869元/hm2,较对照农户习惯施肥增加819元/hm2,且该处理的玉米经济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综合考虑,建议在当地玉米生产上有机无机复混肥的适宜施用量为2 700 kg/hm2,其中底肥施肥量为1 800 kg/hm2,追肥施肥量为900 kg/hm2。

猜你喜欢

复混肥底肥无机
番茄“2+x”试验总结
无机材料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
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探索
高考的“宠儿”——无机化工流程题
有机无机复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浅谈玉米高产土壤施肥技术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包膜复混肥提高油菜产量与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