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记者新闻采编技巧研究

2020-08-04刘坤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

刘坤

【摘要】在新闻传播的途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电视广播,目前电视广播也是大众最认可的传播路径之一。和以前的报纸新闻区分的很明显,广播电视不在是纸张平台与文字相结合,而是用摄像机与文字进行结合,人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也更加方便。新闻工作者要想把文字信息直接传递给人们,就务必保障自身拥有稳固的新闻写作能力,本篇文章结合工作人员的经验,对电视广播的写作方式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广播电视;记者写作;技巧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0-084-03

[Abstract] On the way of news communicatio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s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t present,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recognized communication paths. It is obvious that radio and television are not the combination of paper platform and text, but the combination of camera and text. People are more convenient to receive information. If journalists want to transmit the written information directly to people, they must guarantee their own stable news writing abili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writing methods of TV broadcasting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he staff.

[Key words] Radio and television; Journalist writing; Skill research

在新闻素材的获取中,新闻采访是最有效地方式,也可以直观的把记者的绩效与价值展现出来。新闻采访需要表述明确,并获取有效的实况,在采访之后的写作,就需要整体的展现出新闻寻访的内容,以使新闻的传播受到大众的关注,给其带来全新的体验。目前,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单一,而且记者在叙述新闻事件时的语言过于墨守成规,大众在接受新闻时感到枯燥,继而不能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使之逐渐青睐于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为此,广播电视台记者就对自身的写作技巧进行全面地研究,及时且准确地寻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地改进,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使广播电视台重回大众视线。

1.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在电视广播新闻中,写作是异常必要也是特别重要的,写作是让新闻所表述的意思更加明白与清楚的关键。电视新闻播放的动态画面虽然可以给观众呈现一种现场感,但是如果没有语言与文字的植入,新闻就会变得表达不清楚、不明确,这就说明电视新闻在写作时的重要性。

2. 发掘新闻后面的故事

新闻需要迅速且准确的把社会信息还有生活事件报道出来,但是有的记者在写作的途中,存有操之过急的心理,解决消息时存有形式化与系统化的状况。比如,在写集会消息的时候,许多记者会从地点和会议主体还有会议人员来组建稿子与报道,却没有深入的发掘这个集会的含义所在。事实上,发掘深层的含义尤为重要。央视台的《新闻周刊》在这一方面做的就很好,可以深入的解析新闻后面的故事与新闻找到矛盾因素。这样广中在看完以后,会更深一步的了解这个事件,并进一步注重于督促政府的有关工作。新时期下,信息的传递更加注重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对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看清未来发展趋势,对自身的写作技巧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认识到以往对新闻事件进行描写时,虽能体现事件的全过程,但对其背后的内涵却有所忽略,缺乏一定的深度。记者在反思中对注重新闻所具有的深层内涵的探究,以寻找到其背后蕴藏的有着隐秘性的故事,使大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能够获得一定的启发,给其带来与新媒体不同的体验,也能保证其舆论方向的正确性。广播电视记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以精炼的语句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同时加以引导,让大众在观看或阅读后陷入思考,对社会中所出现的问题与自身的情况结合,也在新闻的传递中看到社会的进步。记者创作出有着一定深度的新闻作品,反映出目前社会的真实情况,获得大众的支持,继而增强受众的黏性,提升广播电视台的整体实力。

3. 电视广播新闻的写作方法

3.1 注重导语的运用

导语是新闻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是第一个吸引观众关注的地方,更是对新闻整体内容的概括,在导语的编写上非常重要。广播电视記者应巧用精炼的导语, 让大众在阅读新闻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闻的整体内容,继而选择是否进行后续的精读,故导语可谓是新闻作品的核心,也是写作中的关键,需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点要注重的是,电视新闻的导语和报纸上的新闻导语是不一样的,报纸导语是对整片文章的准确概括,而电视新闻的导语表达的是信息,内容包含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起因,此外还要保障信息的可靠性与实在性,不可以加以捏造或编造。记者在运用导语时还需做到语言的通顺,体现出极强的概括性,将重点准确地传递给大众,提升新闻作品的质量。第二点,导语一定要言简意赅,对信息可以实行有效地总结概括,内容要有实际性,防止出现空洞的话语,保证彰显出导语的精炼,抓住事件的关键点,让大众能够在看到导语后对新闻想阐述的整体内容进行快速地了解。第三,一篇稿子的导语所叙述的信息要有效吸引观众的关注度以及唤起观众的猎奇心理,使之产生继续阅读的冲动,提升大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关注度。值得一提的是,导语的运用下记者还应重视新闻最后的结束语,从不同角度对新闻内容进行再一次的总结或者概括,还可以引发大众的思考,继而加深对新闻事件的印象。

3.2 注重广播语音的运用

在写作的途中,要确保事件的可靠性。在整理文稿内容的途中,要确保话筒和镜头还有文字是相互匹配的。要增强语音的应用能力,以防在文稿中产生病句,还要注重语言的华丽性,不能让读者在阅览的途中丢失阅览兴趣。比如,在写民生类的新闻文稿时,如果记者光对人物实行介绍,或说一些观众不感兴趣的事情,而对观众们感兴趣的新闻草草了事,这样就会让整个新闻的意义降低原有的价值。所以,虽然民生话题非常贴近大家的生活,但是要想让大家感兴趣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中国语言是很奇妙的,其可以把各种描述的内容用文字展现出来,这也可以表现出中国语言的道大莫容,运用好这一优势来加强读者在看新闻时的兴趣。就拿舌尖上的中国来说。对文字的应用非常有品位,用华丽形象的语言把纪录片的内容表述的极尽描摹,使大家在观看的时候形成愉快感,还可以为观众创造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要加强广播电视的质量,就要使用有限的摄像传递无限的内容,并持续加强文字的力量。新闻的内容是依托语言而展现的,记者认识到语言的巧妙运用是新闻作品质量提升的先决条件,有着一定的促进效用。记者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避免使用相近或易引起误导的词汇,保证新闻传递的真实性,可以选用最为贴切的语言来表达。与此同时,当语言不足以展现新闻事件时,记者应配以图文或视频等形式,使新闻事件的传递更为立体化,提升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新时期下,记者在写作中应巧妙地融入网络用语,使新闻作品既严谨又能接地气,也让新闻呈现出多维度,不再枯燥,缓解大众以往的审美疲劳,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记者纵览全局,考虑到受众人群因社会阅历、生活环境和接受能力等的不同,那么面对新闻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故在写作应让新闻内容趋于平民化,使每位大众都能易于理解,可以选用部分诙谐的话语,保证其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对于可能有争议的新闻,记者在写作时必须站在大众的角度考虑,尽量避免在文字中带有负面的情绪,凭借正能量来引导大众,使之在新闻中调整好心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视社会现象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发挥出记者语言的魅力,推进广播电视台在市场竞争中的稳步前行。

3.3 使文稿的内容条理明确

条理明确有序是文稿编写的一项基础条件,但是在广播电视新闻中,不光是语言的体现,而是画面和语言相结合进行的,所以,在文稿编写的途中,不光要确保语言的华丽干练与句子的通顺,对事情进展的顺序还有加以明确的梳理,在编写文稿的途中依照事件的前因后果。使得观众在看新闻时,可以把画面和语言综合起来,对新闻事件有更加具体的了解。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和剪辑人员积极沟通,使画面的剪切和语言相融合。若新闻作品中没有构成一定的逻辑性,在传递给大众的过程中则会使之在了解时产生一定的困难,无法准确地掌握新闻事件的关键内容,易形成片面的理解而造成误解。广播电视记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编辑时需在文字的逻辑性方面加以重视,使文稿的整体条理清晰,还应根据新闻的内容加入恰当的画面镜头,注意二者间的逻辑性,避免产生突兀感,让新闻报道显得不够流畅,影响大众的体验感。实际工作中,记者还需注重新闻的细节陪分,通过先进技术,如:录音、摄像等手段记录采访的全过程,在写作时有足够的材料以供选择,也不会遗漏其中的细节,使新闻内容得以更加的充实,有着一定的吸引力,让大众产生阅读或观看的热情。融媒体时代下,记者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新闻写作,探索新时期对自身提出的多个新要求,通过互联网资源或博览书籍等方式,了解医疗、科技、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即使面对横跨多个领域的情况也能轻松应对,使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让新闻作品饱含深意而引发大众的思考,彰显出新闻的创新性。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还要加强对突发事件临机制变的能力,在新闻报道的途中,经常会发生信号中断,连接不到现场的现象,每当发生这种状况的时候,新闻工作人员就该对刚播送的内容实行有效归纳,尽力预防忙乱或播送一篇不相关的内容,这是对新闻工作人员能力的高需求。总的来讲,因电视新闻的独特性,使工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为了更有效的展现一则事件的来龙去脉,文稿的内容务必要做到条理明确有序,并且完美结合画面的播放。

4. 结束语

电视广播新闻文稿的偏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所以,对相关的条件也十分的高,伴随时代的进展,也产生了一些和以往不一样的新要求,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因此新闻文稿的编写条件也就更高了,但是在撰写的途中,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借助。首先要注重导语还有广播语言的应用,其次就要善于通过华丽的语言来增加文章的條理性,最后,在文稿中恰当的应用私人情感和创新。这几点对新闻工作人员来说是最基础的条件,同时也是确保电视新闻品质的有效方法,希望有关人员在编写文稿的途中可以加以参考。

参考文献:

[1]贾靖波.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技巧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06):135-136.

[2]李冬升.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及写作技巧[J].传播力研究,2018,2(32):89-90.

[3]王莹.新形势下广播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写作技巧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30):184+186.

[4]何卫杰,邢占山.关于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技巧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23):107.

[5]郜育新.电视台时政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研究[J].中国报业,2018(05):94-95.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一广播电视
周一广播电视报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