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的绩效指标体系 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2020-08-04沈麟

现代电子技术 2020年3期

沈麟

摘  要: 针对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科研性低、教育成本投入多的问题,设计一种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的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法。选取高校中绩效指标,引入三维模型,构建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绩效指标体系,从而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比推进前的科研比重高,并且在教育成本投入上比推进前成本投入少,证明绩效指标体系能够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 高校成果指标; 绩效指标体系; 高校教育信息化; 科研投入比重; 教育成本对比

中图分类号: TN91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20)03?0165?04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promoted with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fusing multi?factor hierarchical coverage model

SHEN Li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low propor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igh cost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a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fusing the multi?factor hierarchical coverage model i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universities is selected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brought in to establish a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fusing the multi?factor hierarchical coverage model, so as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e result of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por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fter the promotion of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i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promotion of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and the cost of education i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promotion of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which proves that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can promote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Keywords: multi?factor hierarchical coverage model; university achievement indicator;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portion; education cost comparison

0  引  言

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的方式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和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赋予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由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了高校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的改变,教学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高校中建立了较多的管理系统,囤积的数据越来越多,其中的各个管理系统相对独立,导致数据冗余度大,缺乏整合。并且教学管理呈现出动态性、开放性和多维性的特征,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的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法。

立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构建绩效指标体系,以绩效指标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并给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过程。通过实例分析证明,在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比推进前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科研投入高,并且教育成本比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前的投入成本低,证明绩效指标体系推进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1  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1.1  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之前,选取高校教育中的各个指标[1]。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最终目标[2]是服务于广大师生教学、科研[3]等各项工作,因此,指标体系以定性指标为主,兼顾定量指标。对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指标排序与筛选[4],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管理作为准则层,筛选得到高校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由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含较多,将三维模型[5]引入到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根据高校教育效率性、效果性、领域性要求,將这三个立足点的时间维、领域维和影响维设置为模型的三个维度,并由这三个维度扩展出相应的子系指标[6],与上述得到的各项指标权重结合,构建整个绩效指标体系,生成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绩效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并且其中包含高校成果指标[7],涵盖学校教育信息化运作的各个指标。在该指标中需要输入各个指标的权重值,采用二值分析算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Kf]为权重计算因子;RI为绩效指标因子;[Cv]为指标特征向量。

并对上述得到的权重进行分析,查看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道最终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在实际使用该模型时,按照上述判断指标权重的方法确定各个相关指标的权重,按照判断矩阵对各个指标进行处理。

1.2  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过程

通过上述构建的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于绩效指标体系的教育信息化评价过程如图2所示。

对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基础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过程如下所示:

1) 推进高校教育的监督作用[8]。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必须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监督。通过高校教育信息化绩效指标体系反映教育信息化的职责与运作之间的关系,加强学校、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注。

2) 加强高校的决策管理效果。绩效评价标准分类及关键要素如表3所示。通过绩效指标体系将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视为计算机设备选型的规划,提供信息化运作各个方面准确的信息,加强决策的理性化[9]、精细化和科学化。

3) 使高校的资源更加合理。根据绩效指标体系反映的学校信息化人员配置状况,使学校在资源配置时更加科学合理,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比例失调[10]现象的发生。

4) 通过绩效指标体系给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导向,目前的社会上信息资源更新较快,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时,通过绩效指标体系考虑软硬件设备[11]的成本效益,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高要求标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能力[12],以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  实例探讨

上述过程,完成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13]的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深入研究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效果,将推进之前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到某地高校中。采用问卷调查[14]的方式进行调研,对该校中的4个学院进行调研,分别对比4个学院的科研投入比重、教育成本和学生满意度。

2.1  科研投入比重对比

科研投入比重[15]是衡量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保证4个学院绩效指标体系推荐前后的基本情况一致的前提下,对比4个学院推进前后的科研投入比重,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

通过图3能够看出,在绩效指标体系推进之前的A学院在科研投入比重较少,比推进后的科研投入比重低30%左右;绩效指标推进之前的B学院在科研投入上约25%左右,推进之后约40%左右,推进之前较推进之后低约15%;绩效指标推进前的C学院在科研投入上约35%左右,推进之后约70%左右,比推进之前高出35%左右;D学院在绩效指标推进之前科研投入比重约15%左右,推进后达到55%左右,比推进之前高出40%左右。通过对比能够看出, A,B,C,D四个学院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都比推进前的科研投入比重高,说明推进后的科研性高,能够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2  教育成本对比

在保证推进前后4个学院基本情况一致的情况下,对比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前后的高校教育成本,对比结果如图4所示。

通过图4能够看出,在绩效指标体系推进之前,A学院的教育成本约为25万元,推进后的教育成本约为5万元,A学院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比推进之前成本低约20万元;在绩效指标推进之前B学院的教育成本约为35万元,推进后的教育成本约为7万元,B学院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比推进之前成本低约28万元;在绩效指标推进之前C学院的教育成本约为40万元,推进后的教育成本约为12万元,C学院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比推进之前成本低约28万元;在绩效指标推进之前D学院的教育成本约为28万元,推进后的教育成本约为9万元,D学院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比推进之前成本低约19万元。通过对比能够看出,绩效指标推进之后的教育成本明显低于推进之前的教育成本投入,说明在绩效指标推进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投入低,能够在保证教育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教育投入成本。

通过上述科研投入比重对比和教育成本对比,能够证明在绩效指标体系推进之后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比推进之前的科研投入多、教育成本投入少,证明了绩效指标体系推进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

3  结  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针对传统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效果不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的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法。通过构建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绩效指标体系,给出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过程,并进行实例探讨,证明了推进后比推进之前的科研性高,并且教育成本投入少,证明了绩效指标体系能够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希望通过此次设计的融合多因子层次覆盖模型的绩效指标体系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法对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钟,陈涵乐,张小蒂.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绩效研究:基于浙江省的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7,23(1):22?30.

[2] 蒋东兴,吴海燕,袁芳.高校智慧校園成熟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38(2):1?4.

[3] 陈彩勤,魏东平,茹家团.基于AHP法的高校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7,34(10):103?108.

[4] 刘巧华.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预算模型探讨[J].会计之友,2018,34(7):126?129.

[5] 张若勇,张柳柳,王海珍.差错规避对部门绩效的影响:一个跨层链式中介模型[J].管理评论,2017,29(4):143?153.

[6] 查金.两阶段链式效率评估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型[J].科技通报,2017,33(6):266?269.

[7] 刁心玉,曾繁清,叶德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上市银行风险与绩效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J].南方金融,2017,23(6):38?45.

[8] 陈四辉.我国省区规模工业创新绩效实证研究:基于HCA?SEM(超效率)?DEA模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2):102?115.

[9] 井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一个匹配视角下的整合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23(9):52?56.

[10] 茅宁莹,李佳佳.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Heckman选择模型[J].财会通讯,2017,12(19):11?14.

[11] 蒋锐.3E与SSM协同分析的人才培养绩效管理模型[J].科技通报,2017,33(11):271?274.

[12] 包含,苏少飞,刘美娜.基于多维指标的治疗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5):700?704.

[13] 杨贵彬,卢巍,冯志军.知识视角下区域创新绩效研究:基于PCA?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5):36?45.

[14] 吴士健,孙专专,刘新民.知识特性、创业导向对大学衍生创业绩效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2):120?127.

[15] 李贞,张体勤.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IMO模型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2):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