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0-08-03侯子腾

时代金融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措施

侯子腾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金融发展趋势的改变,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各个行业中应用融合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度逐渐提高,对我国现有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给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应对挑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业务 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从各个侧面来看,互联网金融有很多不一样的阐述,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这种行业是将现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应用技术融入到过去的传统金融行业的功能中,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科技平台等时下兴盛的技术作为依托,形成新的支付结算、资金融通、投资和信用媒介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把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起中间作用的媒介,而是要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所显现出来的客户覆盖率高、交易便捷化、大数据精准定位、资金成本低及技术与法律风险等特征。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款、网络理财和网络众筹。第三方支付指規模较大、实力雄厚、具有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对接,促成双方交易成功,是一种独立于商业银行支付系统的第三方中介交易模式。P2P网络借款是指通过第三方机构提供网络平台,为个人借贷提供便利,个体与个体之间形成利息借贷的服务方式,网络第三方平台按一定比例收取中介费。P2P网络借款能够有效应对过去传统商业银行借贷要求高、放款速度慢的问题。网络理财指客户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商家给予的各种理财服务,实现其收益最大化的理财方式。如今,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支付宝、 微信等不仅仅充当支付的媒介,也推出一系列理财产品。网络众筹是通过发起人发起众筹,支持者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支持,众筹的发起者通常是有借款需求的,支持者是资金借出方。

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一)冲击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最主要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最主要的途径。商业银行通过存款业务吸取资金,然后把一部分资金通过贷款业务以收取利息的方式借给资金需求者。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收到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商业银行的部分贷款客户逐渐倾向于便利化的P2P网络借款服务平台。

与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贷款的速度更快。过去的传统商业银行信用额度授予门槛比较高,通过授信之后,也有一段时间等待银行放款,时间周期相对较长。互联网金融贷款服务利用各项技术对客户进行细分,在满足不同客户贷款要求的同时,也完善了征信系统的建设。与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贷款服务的信用额度授予门槛较低、等待的时间较短,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融资渠道。互联网金融服务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客户对其依赖性逐渐增强,因此,中小企业逐渐倾向于互联网金融贷款,使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受到了冲击。

(二)分流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

存款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时下兴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分流了大量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客户,使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相比过去的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和创新性对有存款需求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客户可以足不出门直接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购买理财产品,而且购买流程比去商业银行购买更加简单便捷,这种方式减少了客户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理财具有可选择品种多、购买起点低等独特优势,更容易被客户选择。如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增长,除了存入银行外,更多的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投资。因此,互联网金融服务分流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

(三)缩减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

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服务是指将商业银行作为一种服务媒介来向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货币支付及资金清算的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作为收入来源。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推出了微信、支付宝、百度钱包等支付平台,人们逐渐形成了线上支付的习惯,使我国居民的支付结算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相比于繁琐的现金支付,互联网支付能够让人们在资金清算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银行支付和互联网在线支付的功能相似,因此两者之间在支付上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互联网在支付上具有成本低廉、支付便捷的特点,尤其是在电商支付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商业银行支付模式比起互联网支付模式竞争力相对较弱,例如随着扫码支付的普及,给人们的支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逐渐倾向于这种便利化的方式。随之带来的就是,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日益缩减。

三、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个人金融产品

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商业银行是我国如今主要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以贷款业务和存款业务的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金融市场竞争不断扩大,市场利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今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或将与发达国家相似,利润主要来自个人零售业务。

零售业务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够及时把握金融市场的客户,可以利用现代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入了解客户偏好,根据分析出的信息结论和客户需求不断创造新的个人金融产品,并提高办理业务的效率。例如在审批客户贷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征信系统等方式尽量缩短审批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程序。商业银行应建立创新金融产品的未来目标,建立客户信息系统,重视数据信息分析,为零售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加快构建存款理财类业务平台,占据主动地位

商业银行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有良好的客户资源,能够较好地控制经营风险,这也是商业银行值得信赖的原因。当前,互联网金融被更多人选择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便捷的支付购买方式和极低的手续费用,商业银行也应与时俱进,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点,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尽管互联网金融向顾客提供第三方购买理财产品的平台,但资金走向最后还是流向商业银行。所以,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技术公司合作,占据主动地位,构建属于自己的存款理财类业务平台,无须经过第三方介入,直接和客户进行对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客户信息,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开发不同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还能让被分流的客户重新选择商业银行。

(三)开拓推广渠道,实现合作共赢

商业银行可以自己开拓互联网营销渠道。商业银行可以凭借其资本优势与手机厂商和互联网技术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网络银行应用软件,增强服务的综合性和便捷性,从而吸引客户,占据市场流量,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和效益也会随之增加。

商业银行要善于同第三方进行互利合作。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和线上活跃人数较多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将理财产品品牌打响,也可以利用在视频网站中插播广告或在网络页面中以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由于这类互联网公司活跃人数众多,推广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并且可以给客户良好的产品体验感,增加客户粘性。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秦傲.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商业银行创新与风险管理[D].吉林财经大学,2019.

[3]张秋,朱翠华.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转型研究[J].财会月刊,2018(21):157-162.

[4]华炎,郑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06):144-146.

[5]安鸣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1):105-107.

[6]周金龙.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3):115-116.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