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工玉液’葡萄在浙江地区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2020-08-03崔鹏飞叶明儿程建徽魏灵珠向江吴江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0年4期
关键词:天工红富士果粒

崔鹏飞,叶明儿,程建徽,魏灵珠,向江,吴江*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310058)

据统计,自2008年起,我国鲜食葡萄面积和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1],在世界葡萄产业占据重要位置。2017年浙江鲜食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南方各省前列,生产面积达到2.8万 hm2,产量为65万 t,产值为30多亿元[2]。目前,浙江葡萄生产中,主栽品种为‘巨峰’‘藤稔’‘无核白鸡心’‘红富士’‘紫地球’‘醉金香’等。栽培方式主要有保温促成栽培和避雨栽培两种,主要集中在台州、宁波、金华、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并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杭州湾、浙中和浙东南沿海3个主要产业带。生产上的避雨栽培和近年开始推广应用的双膜促成栽培技术,以及中晚熟品种完熟栽培技术的推广,使葡萄成熟上市期进一步延长。浙江省葡萄主要成熟上市时间在6月至8月,其中5月底至6月成熟的占15%,主要产地在台州、嘉兴;7月上市的品种占40%,8月成熟的占35%,8月以后成熟的占10%[3]。‘红富士’葡萄属于欧美杂交种,是巨峰系第二代品种,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以来,因其草莓香气浓郁品质好深受欢迎,至今在我国不少地方还有种植,但其缺点是果粒不易上色或着色不匀,树势偏旺,自然坐果率不稳,无核处理后疏果的用工比较多[4]。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于2008年用‘早甜’与‘红富士’杂交,经过十多年努力,选育出了适合浙江省高温高湿环境设施栽培的新品种——‘天工玉液’,于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葡萄(2019)330025。通过多地多年调查‘天工玉液’葡萄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抗病性等,摸索总结其栽培技术,为浙江及同类生态地区葡农了解和种植该品种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气温适中[5],具有高温、高湿、弱光的特点。试验分别在浙江湖州市南浔、金华市义乌、宁波市余姚、嘉兴市海宁4地进行。

1.2 调查项目及方法

1.2.1 物候期和生长结果习性

参照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调查物候期和生长结果习性[6]。

萌芽率/%=(萌芽芽眼数/芽眼总数)×100

结果枝率/%=(结果枝总数/新梢总数)×100

1.2.2 生物学特性和果实性状

果实经济性状测量参照《中国葡萄志》[7]。成熟期调查着生于中庸枝上果穗10穗,计量平均穗长、平均穗宽、平均穗质量;从10穗果的中部随机取10粒果,共100粒,计量平均粒质量和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2]。

1.2.3 病害抗性调查

应用目测法调查,观察其发病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天工玉液’属欧美种,中熟,生长势中等。花芽分化好,萌芽率89.9%~94.0%,结果枝率高,且坐果优良。一般设施栽培3月上中旬萌芽,4月下旬至5月初开花,6月下旬转熟,7月底至8月初浆果成熟。从萌芽到浆果成熟需130~135 d。见表1。

2.2 生长结果习性表现

‘天工玉液’花芽易形成,萌芽率92.10%,结果枝率88.86%,坐果性能好,平均结果枝数1.38个,没有大小年现象。2016—2017年间区试点余姚、义乌、南浔、杨渡平均株产分别为5.25、5.4、4.85、5.25 kg,二年平均株产5.19 kg,折合每667 m2产量分别1393.45、1450.85、1298.50、1410.20 kg,见表2。可见‘天工玉液’是一个稳产的葡萄品种。

表1 不同地区的物候期(2016—2017年)Table 1 Phenological stage in different districts (2016—2017)/(月/日)

表2 不同地区的产量表现(2016—2017年)Table 2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districts (2016—2017)

2.3 果实经济性状表现

调查表明,‘天工玉液’果穗圆锥形,无歧肩,无副穗,果穗松紧适中,全穗果实成熟一致,果梗与果粒难分离,穗长16.10 cm,穗宽9.47 cm。果粒倒卵形,果皮粉红或紫红色,果粒整齐,果粉薄,最大粒质量12.0 g,果粒纵径2.82 cm,果粒横径2.45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4%,果梗长1.02 cm,果刷长0.68 cm。种子充分发育,1~2粒,外表无横沟,种脐明显。果皮厚、韧、无涩味,果汁颜色无或极浅,风味甜,果肉颜色无或极浅,汁液多,草莓香味浓,果肉质地软,易剥皮。平均穗质量447.41 g,属中等果穗;平均粒质量10.55 g,果粒大。经过四地二年的栽培调查,除余姚2017年有轻微的裂果外,其余均为发现有裂果发生,说明‘天工玉液’几乎无裂果现象。

2.4 抗病性表现

在浙江夏季高温多湿,易使葡萄旺长,病害发生严重。‘天工玉液’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霜霉病、白粉病及细菌病害等,但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霜霉病的危害较轻,发生及危害严重的主要是炭疽病和细菌病害,虫害主要是叶蝉。田间抗病性调查表明‘天工玉液’抗灰霉病、抗白腐病能力较强。

表3 不同地区的品质表现(2016—2017年)Table 3 Quality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districts (2016—2017)

3 栽培技术

3.1 栽培管理要点

(1)栽培设施与架式。搭建避雨设施,采用V形架、飞鸟形架式、平棚架。飞鸟形架式表现着色较好、管理省工。台风多发地区适宜三膜促早栽培。

(2)冬季修剪。以结果母枝中长梢修剪为主,结合2~3芽短梢修剪。

(3)生长期枝蔓管理。萌芽后新梢长至10 cm时,抹去双芽、三生芽、弱芽。当花序明显时,疏去过密枝,并按18~20 cm间距均匀绑缚。开花前7 d全园进行统一摘心,面积大的用甲哌嗡喷梢尖抑制营养生长,使养分集中于花穗。开花前控水控氮,叶面喷磷酸二氢钾加硼酸,把树势调节到中庸状态,确保正常坐果。一般花穗以上留5~6叶摘心,留一个顶副梢生长,其余侧副梢全部抹除;当顶副梢长出5片叶时,留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侧副梢全部去除,及时摘除卷须。硬核期全园放梢,果实进入转熟期,对全园新梢进行一次全面摘心,摘除果穗遮光的老叶。坐果后及时定穗。

(4)果穗管理。花前3 d至始花整花序,留穗尖10 cm。花后25 d套袋,采前15 d拆袋。

(5)肥水管理。9月底至11月上旬开沟施基肥,每667 m2用禽栏肥1500~2000 kg或豆粉有机生物肥150 kg加过磷酸钙50 kg,硼砂1 kg;生理落果结束后施追肥,每667 m2用三元复合肥10 kg加有机冲施肥3 kg,10 d后再施1次;若开花后树势特别强健,可酌情施用膨大肥;硬核期每667 m2施硫酸钾15 kg加有机冲施肥10 kg(分二次施入);果实开始软化期施磷酸二氢钾5 kg;采果后667 m2施尿素5 kg。采果肥于采果后雨天畦面施高氮复合肥10 kg,若树势强健可不施。扣棚后和齐芽时各灌水一次,开花前灌小水一次;坐果后到着色期一直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7 d停止灌水;施肥后及时灌水。

(6)病虫害防治。葡萄芽绒球期,可在地面、架面和芽上喷3~5 °Be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虫卵。8~10叶期,重点防治穗轴褐枯病、灰霉病及细菌性病害,用卉友或扑海因加春雷霉素。谢花后,重点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白粉病、葡萄透翅蛾和葡萄虎天牛。喷施佳乐或凯泽或健攻+氰戊菊酯乳剂。坐果后套袋前重点防治白腐病,兼防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虫害,用阿米西达或凯润+高效氯氰菊酯或(健达+抑霉唑+阿立卡)处理果穗。套袋后用铜制剂防治叶部病害。转色期开始用糖醋诱杀吸果夜蛾等虫害。糖、醋、白酒、水比例6∶3∶1∶10,加少量敌百虫。用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安装防鸟网。采果后至落叶前(9月上、中旬),重点防治天蛾、叶蝉、霜霉病等。

4 讨论与结论

葡萄品种繁多,综合性状比较全面的品种需具备良好的品质,如花芽分化好、生长适应性强,生长势中,抗病能力较强,果穗中等紧凑,外观优美,果粒较大,无裂果,有香味,口感好,有色品种上色均匀、艳丽,较丰产且耐贮运等[2]。全国各地气候、土壤条件等不同,葡萄品种适应性不同。浙江地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环境条件下,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台风、涝、旱等灾害性天气出现[8]。露天栽培缺点多,避雨栽培实施尤为重要。将双天膜覆盖在树冠顶部,可阻断雨水传播病原的途径、防止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降低葡萄园湿度,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9-12]。因此‘天工玉液’在围垦海涂地宁波余姚、红黄壤稻田地金华义乌、平原水网稻田地湖州南浔、嘉兴海宁等具有浙江代表性土壤条件进行多年区试,试验结果表明,‘天工玉液’在这些地区种植稳产优质;自然坐果好,省工;果穗圆锥形、果穗松紧适中且成熟一致、果粒大且整齐、果肉质地软、汁液多、风味甜且香,品质佳。克服了浙江地区主栽品种‘红富士’葡萄坐果不稳,果粒不易上色或上色不匀的问题。因该品种比‘红富士’成熟早,采用双天膜覆盖促早能避开台风危害,但贮运性与‘红富士’相似,适宜休闲采摘设施栽培。

猜你喜欢

天工红富士果粒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安徽:砀山红富士苹果销售受阻
天工缀网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巧夺天工
红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