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铭记初心使命 勇于担当作为
——威海市档案馆工作纪实

2020-07-31林永茂

山东档案 2020年3期
关键词:威海市威海市委

文·林永茂

威海市档案馆为市委下属、市委办代管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政工科、财务科、宣传教育科、档案征集科、接收保管科、信息技术科、编辑研究科和文档信息公开服务中心9个科室,编制44人,在岗30人。

近年来,威海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铭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全力推进党的建设和档案业务建设,档案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19年被评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2016 年7 月19 日,国家档案局行政执法检查组对威海市2011 年以来《档案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一、档案中心建设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4年8月,威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新档案馆后,市档案馆高度重视,先后到广东、上海、辽宁等地考察学习,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以“大档案、大数据、大文化、大服务”为理念,采取“整合资源、综合服务”模式,把档案馆建成集档案收藏、查阅利用、展览教育、社会课堂、学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窗口、人文文化服务场所和具有档案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方案。方案迅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并确定命名为“威海市档案中心”,位于东部滨海新城成大路789号,总建筑面积31090㎡,由档案保管、展陈利用、查阅服务、整理加工、行政办公和辅助设施六大功能区组成。项目由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威海建工集团施工,2015年3月奠基,2017年12月竣工,2019年8月正式启用,成为山东省地级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档案馆,树立了档案馆建设的新标杆。2019年12月,威海市档案中心工程喜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二、数字档案管理成为国家档案局试点单位

2017 年9 月威海市档案馆在会展中心举办建市30 周年大型展览

2018 年7 月4 日国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整改落实推进会暨山东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座谈会召开,与会人员现场参观威海市档案馆

根据国家档案局和山东省档案馆相关要求,威海市档案馆以新馆建设为契机,提出智慧化档案馆建设意见,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批准。2016年11月,由威海北洋光电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北京中软华创科技有限公司实施。2018年4月完工,7月通过省、市档案、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方面专家组的验收。项目包括智慧档案业务系统和智慧支撑保障系统两大部分。智慧档案业务系统包括:数字档案的智慧化收集、整理、服务三个子系统和实体档案的智慧化管理利用系统。智慧支持保障系统包括:智慧保障一体化管理平台、机电控制系统、通讯系统、智能安防系统、信息交互系统、网络配套系统六个子系统,实现整个楼宇管理的智慧化。2018年7月4日,全省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整改落实推进会暨全省档案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与会人员现场参观考察了项目,称赞威海市档案馆开创了档案智慧化管理新模式。为此,国家档案局特邀威海市档案馆为落实中央自主可控、科技创新、安全替代战略,实施《2016-2018国家电子档案自主可信长期保存存储系统建设与标准体系编制1-3期项目》全国首家示范应用和征求意见单位。

三、档案一体化管理创建新机制

2017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规划布局和市委领导要求,威海市档案馆提出全市档案一体化管理方案,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并通过两办下发意见加以推进。全市档案一体化管理机制,以档案馆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依托,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打造全市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网,为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利用档案开通“直通车”,为市民利用档案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整合实体档案资源。改革现有档案分散保管体制,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整合各级档案馆(室)实体档案资源,将市直部门和各开发区的所有档案全部纳入市档案馆集中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最大限度地优化档案资源配置,提高档案综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能。目前不动产、城建、人社、公正、司法等首批部门档案已经入馆。档案馆设有专门的库房和服务窗口,方便专业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二是构建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由市档案馆牵头,协调电政办等单位,研发《威海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统一部署在威海电子政务云平台中,接入电子政务网,无缝衔接公文交换系统,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兼容国产化软硬件环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8年3月,完成“威海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4月举办全市档案人员培训班,6月召开全市档案信息化培训会议,对市直部门档案员和档案系统信息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开始在全市推广应用。目前,124家市直单位完成账户注册正式使用“平台”,2020年将在各区市组织实施。

四、境外档案征集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威海的近代史档案大多集中保存在国外公共文化部门,是构建威海市历史记忆的主体。针对这一情况,威海市档案馆在全国首开境外档案征集先河,先后16次组团赴英、法、比利时、南非、香港和台湾,从30多家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征集到大量珍贵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基本勾勒出威海自北洋海军成军至1949年60多年的历史演进脉络,为再现城市历史提供宝贵素材。2012年,全国境外档案征集工作座谈会在威海召开,这是国家档案局首次选择地级市召开全国性档案业务工作会议,威海市档案馆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地级市档案部门,同其他5家副省级以上城市档案部门作典型发言,以开发促征集、强服务的经验赢得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多年来,威海市档案馆与国外友人、相关组织始终保持紧密联系,档案资料征集捐赠和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

在2019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威海市档案馆获得“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五、口述访谈工程获省档案工作改革创新奖

为完善城市历史、服务现实发展,威海市档案馆从2012年开始开展口述访谈系统工程,从访谈厅级老干部开始,逐步访谈模范先进人物、社会公众人物、老字号、老品牌。为把这件要事、好事办好、办实,威海档案馆倾尽全力开展大量严谨细致的工作。一是在方案制定上,通过查阅馆藏史料、走访知情人、举办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前期调研,并利用赴台查档机会,派员赴华语世界口述史权威机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求教,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拟定具体实施方案,经市领导审核确定后,由市委办公室正式印发。二是在组织领导上,把活动当做全馆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主要负责人挂帅的专门工作班子;在工作人员的选配上,打破既有的科室分工格局,把骨干力量、优势资源、主要精力全部投放到活动中来,特别是注重选择品行端正、业务过硬的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杜绝泄密现象,以确保能让老干部打消顾虑,真正讲出心里话。三是在宣传发动上,针对个别老干部因种种顾虑而热情不高的现象,由主要领导逐家逐户登门做动员,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讲明市委主要领导对于威海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从而让纳入访谈范围的所有老干部全部同意接受访谈。四是在具体实施上,在宾馆开设专用访谈场地,提供良好的访谈环境,并针对受访人的身体与心理特点,根据受访人提供的人选,邀请曾与之共同艰苦创业的人员共同忆往昔、话今朝、看未来,从而让受访人在一个心情愉悦、畅所欲言的宽松环境里,切身感受到市委的关爱与温暖。一次次登门,一回回请求,老干部们被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所打动,纷纷同意接受采访,有的老干部还自行组织座谈会或打长途,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有的不顾年迈体弱,亲自四处查阅史料,认真核对每一个史实、每一条信息;有的为了一句结论、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与工作人员磋商,咬文嚼字、仔细推敲、上下求索、纵横比较,其热情之高、态度之认真,令大家感到深深的欣慰和动容。目前已经采访135人次,征集录音、视频资料1120多小时、照片5200余张、口述史料180万字。市档案馆利用这些珍贵史料,创办了由时任市委书记孙述涛题写刊名并作序的内部刊物《威海足迹》,在全市范围免费发放,并在全省档案系统进行交流,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好评。威海市档案馆口述访谈工作经验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并获全省档案工作改革创新奖。

威海市档案馆智慧化管理总控中心

威海市档案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

威海市档案馆纸质档案阅览处

六、档案文化交流奏响时代强音

近年来,威海档案馆抓住一些机会,采取各种方式,不断加强档案宣传,发出档案声音,奏响时代强音,主要是结合档案征集与资源开发,以主题展览和电视专题片为载体,以唤醒社会记忆为目标,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举办了“晚清时期英国在华租借地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战华工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不同题材主题展览19期次。先后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频道、科教频道、山东电视台以及威海电视台、广播电台联合录制专题片50部(集);深度参与中国人民海军建设历程图片展、威海建市30年图片展和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展等重大文化项目6项。同海外公共文化部门及专家学者通信659封,接待港台及欧美各界来访友人130人次。2014年,抓住一战百年时机,与省侨办在欧洲联合举办《一战华工在欧洲》大型图片展,欧洲历史学者指出:“若以历史论,中国与欧洲关系最深的城市就是威海”。展览结束后,欧洲方面主动索取展品在英国、法国、比利时继续巡展。与此同时,在市民文化中心科技馆举办“回望一战百年——华工军团世纪颂”大型图片展,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2015年我们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法国恩布拉电视制作公司合作拍摄纪录片《一战中的华工》,在CCTV10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大力宣传“欧洲,请不要忘记一战华工曾捐躯保卫你”的理念。2016年以来,在新档案馆联合打造《奋进威海》《中共威海党史展》《家庭档案展》《威海保密展》等固定展览,被市委纳入胶东红色教育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参观者的好评。同时,威海档案馆还坚持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编辑出版历史文化产品,服务社会各项需求,先后推出《米字旗下的威海卫》《岁月威海》《百年威海体育》《回望庄士敦》《蓟与竹——洛克哈特传》《骆任廷家书》《威海名人》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档案历史文化精品。这些扎实有效的对外传播与友好交流,提高了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收到了以史为媒、扩大宣传、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的积极效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猜你喜欢

威海市威海市委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威海港口》
威海市核电供热供水一体化系统与效益分析
是“生”不是“牛”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侨海报国共筑梦——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引凤”侧记
My perspective on going global and acting local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近期价格
毕节市委离退局学习贯彻市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都匀市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