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FDC模型的饮马河流域水质模拟研究

2020-07-31林晓晟于凤洋刘春雨

绿色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干流氨氮流域

林晓晟,刘 颖,庄 琳,于凤洋,刘春雨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00)

1 引言

饮马河是第二松花江的一级支流,流域地处长、吉地区核心部位,流域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松花江流域的水环境。现阶段流域面临大量工业、农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问题,水环境呈复合污染态势,因此,开展流域入河污染源的迁移规律研究是缓解流域水体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前,借助模型来模拟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的报道较多,然而,不同河流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研究对象的水文水质特点来优化参数,使模拟结果更为精确的研究和报道不多。为此,本研究以环境科学、水动力学和数值模拟技术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式,通过优化模型背景参数,将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北方流域水体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分析,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水质管理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2 研究区概况

饮马河流域位于吉林省中部(126°24′19″~124°35′14″E,43°1′58″~44°54′48″N),是第二松花江较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磐石市驿马乡呼兰岭,流经磐石、双阳、永吉、九台、德惠、农安6县(市),至农安县靠山屯与伊通河汇合,北流近20 km汇入第二松花江,见图1。

图1 流域地理位置

3 流域水质模拟模型构建

EFDC是基于多个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主要用于地表水的模拟,其包括湖泊、水库、河流、河口、近海岸水域、入海口、海洋等水体,并且可模拟这些对象水体的流速、水温、水龄、示踪剂、氮磷迁移转化,污染物迁移讲解等水体属性和水体中物理化学变量。

3.1 基本方程

(1)水量控制方程。本研究采用EFDC 中的一维模块描述库区水流的运动,基本控制方为:

(1)

(2)

式(1)、(2)中:Q为断面流量;x为空间坐标;Z为断面平均水位;t为时间;q为旁侧入流流量;Bw为水面宽度(包括主流宽度以及仅起调蓄作用的附加宽度);u为断面平均流速;A为过流断面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n为河段糙率;R为水力半径。

(2)扩散质输运控制方程。采用带源的一维对流分散(弥散)方程模拟扩散物质运动及浓度变化规律,表达式如下:

(3)

式(3)中:C为污染物质的断面平均浓度;Ex为纵向分散系数;S为单位时间内、单位河长上污染物质的排放量;K为污染物降解系数;Sr为河床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h为水深。

在任意形状的单元Ω 上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式(3)进行积分离散,运用FVS格式求解法向数值通量。

3.2 参数确定

纵向分散系数Ex与水流流速、水面宽度成正比,与水深成反比,采用下式计算:

Ex=αC0θ2q′

(4)

3.3 边界条件

根据饮马河流域河流分布情况,本研究在上游边界设置7个流量入口,下游边界设置为1个水位出口,流量数据由流域内24个国、省控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而得,边界点位分布见表1,流域水动力模型底部高程及边界设置见图2。气压、气温、降雨、蒸发、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以及风速和风向等风场数据均来自国家气象站。

表1 流域进出水边界点位的分布情况

图2 水动力模型的地形与边界设置

3.4 模型率定验证

模型率定时,取糙率为0.02,模型验证时,流量及水位误差分别为15%和18%,在可接受范围,说明该模型参数选取基本合理。2019年5月和7月对流域饮马河大桥断面进行COD及氨氮浓度测定。根据计算值及实测值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在20%以内,在可接受范围,流域污染物迁移及扩散等运动特征在模型中均能得到较好体现。

4 流域水体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4.1 不同水期水体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本研究在流域范围内布设32个采样点,分别于2019年5月和7月进行样品采集并检测,通过实测结果来分析水体污染物COD和氨氮在不同水期的浓度变化规律,见图3和4。

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在这里将32个采样点分为上中下游4个部分,上游地处磐石市,包括饮马河源头2个采样点、驿马河源头1个采样点和岔路河源头1个采样点;中游地处永吉县和双阳区,包括支流岔路河3个采样点、支流双阳河3个采样点以及饮马河干流入石头口门水库前3个采样点;中下游位于九台区和德惠市,包括饮马河干流7个采样点、雾开河1个采样点和干雾海河3个采样点;下游位于德惠市,这一部分河段为支流伊通河、雾开河、岔路河等支流全部汇入干流且干流饮马河汇入松花江前的河段,在这一河段沿干流布设6个采样点。分析结果如图3。

图3 流域水体COD浓度变化

流域水体COD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对比不同水期,流域水体COD浓度5月平水期较月丰水期高。不同河段来讲,上游地区COD浓度在11~14 mg/L之间,中游地区浓度在10~20 mg/L之间,中下游地区COD浓度在11~41 mg/L之间,下游地区COD浓度在25~49 mg/L之间。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上游地区COD浓度属于Ⅰ~Ⅱ类,中游属于Ⅲ类,中下游和下游为V类。其中,中游仅25号采样点在5月时COD浓度为41 mg/L,属于劣V类。该点位于干雾海河下游,河流流经该点后与支流雾开河合流,汇入干流饮马河。该点在7月时COD浓度为36 mg/L,属于Ⅳ类。分析原因,7月为丰水期,河流自净能力较强,使7月COD浓度低于5月,然而,河水由该点汇入饮马河干流,较高浓度COD的汇入会导致干流水体的污染。由图3可以看出,虽然干雾海河汇入干流的COD浓度较高,但下游地区COD浓度是有降低,而后升高的,这一现象水明河流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随着污染物的不断输入,当河流自净能力达到上限,水体污染物浓度便逐渐增高,在31和32号采样点处,COD浓度在33~49 mg/L之间,5月浓度值较高,最高值为49 mg/L,为劣V类。

流域水体氨氮浓度表现为5月平水期大于7月丰水期。分析不同河段浓度可知,上游地区氨氮浓度为0.68~1.05 mg/L之间,中游地区浓度为0.94~1.6 mg/L之间,中下游地区浓度为0.88~2.79 mg/L之间,下游地区浓度为1.75~8.61 mg/L之间。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上游地区水体氨氮浓度属于IV类,中游地区属于V类,中下游和下游地区属于劣V类。其中,中游地区21和25号采样点位氨氮为劣V类,这两个点位于干雾海河,在该支流汇入干流饮马河后,氨氮浓度有所下降,而后由于污染物的不断汇去,氨氮浓度逐渐升高,并在30号采样点处呈大幅度升高,氨氮浓度的高峰值在5月的32点处,为8.61 mg/L,属于劣V类。

图4 流域水体氨氮浓度变化

4.2 水体污染物的空间迁移规律

本研究为了分析流域水体污染物的空间迁移规律,利用EFDC模型进行模拟,得到水体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图,如图5和图6所示。

图6 流域水体氨氮的空间迁移规律

图5 流域水体COD的空间迁移规律

模型模拟流域COD浓度的变化在5月为11.2~41.5 mg/L,7月为4.9~40.4 mg/L,平水期COD浓度大于丰水期浓度。从流域看上游COD浓度较低,随着河流的不断汇入以及沿途污染物的不断输入,下游COD浓度较高。

流域氨氮浓度的变化在5月为0.8~8.9 mg/L,7月为0.3~8.0 mg/L,平水期氨氮浓度大于丰水期浓度。从流域看上游氨氮浓度较低,随着河流的不断汇入以及沿途污染物的不断输入,下游氨氮浓度较高。

饮马河上游源头至石头口门水库区间河段水质较好,COD和氨氮浓度为Ⅰ~Ⅲ类,在干雾海河、雾开河和伊通河等支流分别汇入干流后,干流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研究区为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耕活动频繁,施肥等耕作方式会使土壤中的氮素随降雨径流进入到水体中,从而造成水体污染。

4.3 模型的验证

为了探究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在模拟过程中,参考实际采样点,在流域范围内设置了同样的32个观测点,对比观测值和实测值(图7和8),以便验证模型的模拟精度。

图7 水体COD的模型验证结果

由图可知,COD浓度的观测值在13~53 mg/L之间,氨氮浓度在0.73~8.82 mg/L之间,观测结果与实测值趋势相同,模型模拟结果较准确。

通过对比发现,观测值在流域下游26~32号点位呈递增趋势,这一部分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略有偏差,模型模拟是基于理论分析,与实际的环境变化情况存在偏差,但模拟的整体趋势与实际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可见,在利用模型开展模拟的同时,有必要对实际情况开展调查,以便校正模型的模拟精度。

5 结论

本研究内容对EFDC模型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水动力模型,开展水体COD和氨氮两种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的研究,分别从不同水期的变化规律和空间迁移规律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上游地区水质较好,COD和氨氮的浓度属于I~Ⅲ类,中下游和下游地区水质为劣V类;河流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当污染源汇入较多时,导致水体污染加剧;EFDC模型模拟精度较高,适用于模拟饮马河流域水体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然而EFDC模型对水质基础资料的完整性要求较高,由于缺少长系列的水质实测资料,若要更加精确地预测水库富营养化,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开展更加深入的资料收集工作。

图8 水体氨氮验证结果

猜你喜欢

干流氨氮流域
小球藻-菌剂联合处理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弗罗里硅土处理低质量浓度氨氮废水研究
基于国产管式透气膜的养殖粪污沼液氨氮回收工艺装置构建及效能
清代珠江沿江城市空间分布及特征
区域联动护流域
地表水中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