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艺术疗愈模式研究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2020-07-31陈思涵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流行色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心理

陈思涵 胡 瑶(湖南科技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信息爆炸与激烈竞争的新时代,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逐渐增大。湖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学校总人数为30684人次,心理咨询总人数为961人次,年咨询量约1000人次。咨询较多的问题类型依次为情绪问题528人次(23.83%)自我意识316人次(14.26%)人际关系275人次(12.41%)。另外由于部分学生对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有抵触态度,实际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基数十分庞大。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在保持原有模式的同时,需要探索一些可行性途径突破瓶颈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艺术疗愈

1.大学生心理与艺术疗愈的联结

大学阶段作为一个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但依然处于独立与依赖、自信与自卑、浮躁与沉稳的矛盾状态,这种积极面与消极面相互抗衡的两面性,加剧了大学生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现象[1],而寻找一种合适的媒介完成从消极面到积极面的转化则是疗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从史前时代人类藉由壁画表达敬畏自然之心,再到古代小篆中“乐药同源”的表述,艺术的疗愈性便可得窥一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的介入方法,艺术疗愈可以帮助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泛艺术化趋势的影响下,包含疗愈因子的艺术范畴也逐渐扩大,不仅包括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纯艺术,也包括环境、设计、行为艺术等一切富有创造力的事物与行为。在艺术疗愈的过程中,艺术媒介充当连接自我经验的桥梁,接近学生的潜意识,传递隐含的心理信息,进而达到释放情绪、心理疗愈的作用。

2.艺术疗愈的适用性

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以言语为主要媒介,常常会受到时空与受众的局限。对于大学生这一极为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丰富强烈且细腻微妙,且部分同学存在语言障碍和交往障碍,言语疗法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求助专业心理治疗的动机,而艺术疗愈过程中的“安全距离”可以降低个体的防备意识,很好地为这类大学生群体提供一条有效咨询的途径。另外,艺术疗愈因子可以渗透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可持续的心理干预机制。艺术疗愈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适用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显性与隐形、客观与主观。

①显性与隐形: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不像生理上的疾病可以准确描述疼痛的部位和症状,往往需要借助一种媒介进行转换。传统心理治疗通过言语描述自己的心理问题,可能会词不达意,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而艺术形式本身有助于情绪、情感的表现和激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通过画纸、音符、沙盘等媒介得以浮出水面。

②客观与主观:艺术表达是人类心理状态潜意识的投射行为,心理学家朗格(Langer)强调艺术的基本功能是将情感客观化。以艺术治疗中的绘画疗法为例,个体通过绘画过程将存在于头脑中的潜意识信息激发出来,在绘画作品中运用线条和色彩等语言要素直接地反映心理状态[2],个体的主观情感通过艺术形式客观化后便有了可读性,投射在其中的心理信息也得到了传递。

3.艺术疗愈模式构建的机理

(1)理论基础

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的延伸,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艺术疗愈模式构建主要以大脑功能侧化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从生理机制和心理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心理学家雷(Ley)曾作过一个比喻:“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打开右半球的锁”。而语言主要受左半球控制,而情绪和艺术(音乐和绘画等)同时由右半球控制。因此当人们尝试描述情绪体验时,过往经验就在语言的加工之下被转换、被解释,这时信息已大量流失。而艺术疗愈则利用艺术媒介,借助意象而非语言,直接接近情感的深处,获取真实的信息[3]。另外,大学生在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而艺术的疗愈性恰与个体的心理需求有关,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活动获得审美体验,展开愉悦的心理波动。

(2) 作用机制

艺术疗愈模式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干预机制作用于疗愈对象的日常生活。表达性艺术治疗作为艺术疗愈的主体部分,提供了非言语的表达和沟通机会,包括绘画疗法、音乐疗法、园艺疗法、心理剧疗法等多种形式。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在思想、情感的回忆、再现、重构中实现自我觉察,转移注意力,改善全过程参与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健康状态。同时,在疗愈体验和疗愈空间中,艺术元素的细节处理和综合应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日本梅田医院导视系统为例,作为一所妇幼专科医院,深泽直人选择使用白色棉布质地的标识设计形成宜人的、柔和的空间,抵消孕妇产前、产后的紧张情绪。

二、艺术疗愈模式构建与实践

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艺术疗愈应扩大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心理干预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环节。不仅仅是局限在心理治疗的范畴开展专业的表达性艺术治疗,也需要加强环境中个人的感知,通过艺术语言的应用和艺术氛围的营造加强疗愈效果。在高校这一模式空间中,构建以基础、中心、主体、延伸为轴的艺术疗愈模式。

1.模式基础——学生心理状况——心理调查与分析

在心理调查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是研究对象,他(她)们更是自己心理的研究者。目前高校普遍运用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就是通过量表和问卷的方式进行心理问题的筛查。但由于心理问题的特殊性,传统的调研方法具有兴趣度低,参与性不强的缺点。因此在艺术疗愈模式下进行调研、采样与行为实验等方式时,可以融入艺术设计语言,使调研主体更好的理解与参与。对于调研的结果尝试采用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将视觉艺术作为一种手段,去探索数据中隐含的关系,用新的视角解读心理问题。2019年4月,笔者在湖南科技大学发起的一场有关大学生夜晚情绪的调研中,应用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来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其中融入与情绪相关的意向,以明信片形式(如图2.2)面向全校大学生总共发放300份,采取自愿填写并上传的方式,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53份,84.33%的自发型问卷回收率证明了艺术形式在调查中的催化效应。

2.模式中心——心理健康中心——专业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中心作为学校提供专业咨询与治疗的场所,是艺术疗愈模式的中心。由于担心自己被贴上特殊的标签,大学生往往会对心理健康中心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除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外,心理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开展沙盘治疗、绘画治疗等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开始艺术疗愈之前,治疗师应该对创作者的生活状况、原生家庭等基本情况加以了解,并在疗愈的初期阶段建立起彼此的安全感,即做好准备工作。在创作阶段,治疗师应在旁观的视角做好记录、分析工作。在结束创作后治疗师与创作者彼此交流分享,最后由治疗师恰当使用技术和策略做出分析与评估,将艺术创作和艺术体验引导向积极的心理结果。另外,南丁格尔(Nantingale)曾提出形式多样、色彩鲜艳的陈设可作为实际康复手段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因此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设计对心理健康中心进行改造,可以消解治疗空间的严肃环境带来的不安情绪,让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尊严和快乐[3]。

图 2.3

图 2.4

图 2.5

3. 模式主体——主题实践活动——情绪表达与释放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程度轻重之分,专业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在心理健康中心进行治疗。对于心理问题轻症表现的大学生来说,当情绪处于正常的波动范围时,需要做的是及时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问卷调研结果显示55%的大学生在面对消极情绪时会选择自我消解,但有时却达不到自愈的目的(如图2.3)。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集群效应和较高的社交属性,在满足学生们安全心理,充分尊重的原则下,设计契合大学生心理现状问题的主题实践活动主题,提供一个情绪表达与释放的渠道,让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实现内在心理经验的整合与发展。针对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与毕业压力逐渐增大的心理现状,笔者团队选取“After graduation”主题策划了一场行为艺术活动(如图2.4),以一种仪式感和象征性的方式帮助大学生穿越未知和挑战,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心理建设。

2.4 模式延伸——学生专业课堂——日常渗透与应用

考虑到艺术教育和艺术疗愈启迪心灵、潜移默化的共性,将艺术疗愈融入高校的专业课堂中,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自发思考,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转译琐碎”实验项目是湖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某专业课程中设置的体验植物染、编织、刺绣和缝纫等传统手工技艺内容,手作的过程是抚慰心灵的过程,也是经历情绪转化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渗透使得学生在亲历亲为劳作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理状况与生活态度。从最终呈现的手工作品来看,有的被唤起儿时妈妈操持针线温暖的回忆,手工制作了一个针线收纳盒(如图2.5);有的则运用不同材质的刺绣作品,展现出桃李年华女生面对孤独的小心思。当艺术与心理通过手作这一艺术形式产生链接,个体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愈的力量。

结语

当代大学生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心理知识科普力度的欠缺,大学生正视心理问题意识不够积极,且对于自身心理问题的认知能力不足。大多数同学不能准确判断可自愈还是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艺术疗愈因子的渗透下突破了传统模式中时空、受众的局限,而艺术疗愈模式的构建应当以常态化和艺术化为目标,使其自然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不断唤醒大学生在身心灵层面的心理力量。另外,艺术疗愈可以与其他心理疗法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但系统的艺术疗愈模式仍需继续验证与完善。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