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马六甲养老

2020-07-30叶酱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旅舍马六甲鸡场

叶酱

马六甲曾经是我和闺蜜相约买房养老的首选地。

爱它的首要理由有一点单纯,因为销魂的榴莲泡芙。每次从吉隆坡转机,都忍不住留多一两天,直接从机场搭巴士到马六甲,然后像完成使命般,心无杂念地直奔鸡场街的榴莲泡芙店。

曾给一名不知榴莲为何物的欧洲小伙推荐,却只获得一个谜之微笑。他尝过后,表情复杂地说了句“味道很特别”,就没有下文了。一个人的蜜糖,也许是另一个人的砒霜,强求不来。

能让人长住下来,合胃口的食物是必要条件,但绝不仅仅如此。我遇到过鸡场街一间青年旅舍的日本义工,他在“3·11”大地震后,决意抛下一切来这里生活。“我本来是小学的退休老师,地震后觉得日本没有安全感,就到这里来了。”他说。马六甲的确宜居,但因为安全感从日本来到这里?实在无法令人信服。

直到有天晚上,我不知不觉走到位于Pulau岛的海边清真寺,蓝绿橙色灯光把这座大海之上的白色建筑凸显得特别鬼魅,偏偏又下起了雨,回住处有5公里路程,而身体已经精疲力尽。旁边停着一辆印有中文的旅游大巴,我硬着头皮跑去求助:“这里实在没有车可以回去,能不能把我捎到城里?”

“不行不行,谁知道你身上有没有携带武器,太危险了。”导游把车门一关,像躲瘟疫一样喊司机开走了。

晚祷结束,穆斯林从清真寺鱼贯而出,一位包头巾的好心女生开车送我回旅舍,她对我毫无戒心,就像载着位熟悉的邻居。这里的人大多有开放且真诚的心,大概习惯了多元化的环境,对宗教和人种的界限模糊。难怪异乡人也要来这里寻找安全感。

马六甲是典型的马来西亚小城,华人、印度人和马来人三足鼎立,姹紫嫣红的中国庙、密布神像的印度庙和朴素寡淡的清真寺,早就融合为一道南洋Style的和谐风景。华人最会做生意,深知漂洋过海打拼不易,比起恶性竞争,更应该有钱一起赚,所以就有了南洋特色的熟食中心和茶室,幾个档位合租一间铺面,你卖凉茶、咖啡,我做肉骨茶、经济饭,各收各钱。

对于故乡,海外移民反倒怀着浓郁的思恋。离乡的好处在于,精神上或许更亲近故乡,就连海南鸡饭,也是由南洋留存下来的古早味。

白天的马六甲鸡场街像讨人厌的风景区,旅行团如蝗虫过境,来去匆匆,只带走大包小包的速溶白咖啡和椰子糖。入夜,等大巴车将疲惫的观光客拖走,袖珍清真寺的晚祷声响起,它又恢复家常、宁静的模样。紫色大门、粉绿色墙壁、玫红色的三角梅、古色古香的仿中式餐厅、永远在排队的海南鸡饭,这些都是做给游客看的,反正不收门票,也坦坦荡荡,而晚上才是本地人自己的舞台。我喜欢这种泾渭分明,在那本生意经里,游客是上帝,但街坊邻居也是,不妨碍大家轮流登场。

另一方面,马六甲还没那么嬉皮化,同样身为老城的槟城却过头了——入夜后的爱情巷,就像曼谷的考山路,充斥着夜店风音乐、变装舞会和香烟啤酒。即使来到南洋,西方背包客也放不下他们热爱的消遣方式,而我们这群东亚旅行者,则会默默混入当地夜市摊,在乒乓响的锅子边,大汗淋漓地吃着炒粿条、喝着冰镇薏米水。

毕竟,现在马六甲一套海景公寓,不过上海几平方米的价格。未雨绸缪的养老计划,看起来也不算太早。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陈丽冰

猜你喜欢

旅舍马六甲鸡场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旅舍之家
鸡场
油画《马六甲古树》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鸡场问题的探究
马六甲:旧时须记
团结的班子
成都青年旅舍空间研究
我国青年旅舍发展核心竞争力初探
“世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