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互联网的物资管理系统设计

2020-07-28李青

价值工程 2020年20期
关键词:S架构仓储管理

李青

摘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可为企业集团物资全供应链高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针对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业务流程中不同用户分类,将物资管理系统架构设计为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相关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基于JavaEE的web实现,采用典型SSH框架及Orcale数据库设计实现的系统功能,可进一步优化企业物资管理过程,提高自动化办公效率。

Abstract: The materi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technology can provide powerful support fo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whole material supply chain.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fferent users, the material manage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 as input-output management, inventory management, supplier management, contract management, purchase-related management and system management. Based on JavaEE web implementation, using the typical SSH framework and Orcale databa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functions, can further optimize the enterprise material management proces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ffice automation.

關键词:仓储管理;管理自动化;B/S架构

Key words: warehouse management;management automation;B/S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0-0119-02

0  引言

电子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物资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仓储信息管理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从物资采购、入库、保管、出库,以及供应商、合同等管理进行全过程全系统管控,可有效打通物资信息共享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物资、资金、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基于电子互联网技术开发适合企业运行机制的物资管理系统,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将有效提高企业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企业市场整体竞争力。

1  物资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1.1 构建目标

企业传统的物资管理全程由人工进行处理,比如生产部门提出物料需求后,物资管理部门处理需求申请,再与供应商对接采购。基于电子互联网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将企业生产、仓储、采购、物流等相关部门与供应商整合到统一的流转平台上,让物资需求、采购、保管和使用实现全程共享、全程监督,以保证物资管理全系统的透明化、规范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物资管理效率。

1.2 功能模块

企业性质不同,物资管理全过程涉及的部门类别也不同,如生产车间、仓储库房、供应商、维修部门、计划采购部门等,包含的人员角色主要有仓库验收员、保管员,车间人员、部门主管、计划调度员、采购员等。因此,物资管理系统根据具体企业性质由不同模块组成。本项目研究涉及企业的物资管理品台可分为物资出入库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库存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验收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各模块对应的人员角色如图1所示。

1.2.1 出入库管理

出入库管理是物资管理的基础性功能。物资入库时,验收员对物资质量严格验收,保管员对物资信息登记入档,如物资种类型号、价格、生产商及产地、拟使用部门,及时更新库存量。物资出库时,需保管员记录物资请领信息,包括领用单位及领用人,核销物资信息等。

1.2.2 库存管理

通过外部采购、内部生产或调拨等渠道入库的物资,种类型号繁多,需利用条形码、二维码标识、PDA等技术提高库存管理能力,库存物资登统计项目主要包括物资明细、保管状态、库存盘点、缺件预警等,以保证合理的物资储存水平。

1.2.3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信息管理是采购环节市场透明化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供应商资质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供应商档案信息,健全供货能力、货物质量、售后服务的物资全寿命保障机制,构建供应商信息库,有助于企业内共享市场信息,节约采购成本。

1.2.4 合同管理

企业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是保障供需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在物资采购、保管、使用等环节中,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合同管理中,需将纸质合同扫描录入系统,形成电子合同。体现在物资管理品台上,有关合同的项目应至少包括合同拟定、审核、签订、流转、变更、生效、失效等内容。

1.2.5 采购计划管理

为保证物资有效供应而进行的采购计划管理活动,包括编制、审核、调整、下达采购计划。通过该模块功能,保证为企业提供物资供应,维持企业正常生产,降低缺货风险。物资管理系统汇总,该模块通常包括预算表编制、缺货分析等,计划调度人员通过列表查找,获得物资名称、采购型号、数量、供应商等信息,完成采购计划制定。

1.2.6 采购验收管理

采购验收环节结合入库管理进行,依据双方合同、相关规范化文件、合格证明材料、第三方检测报告等,对接收的物资进行查验、核对与验收,并将合格物资推送至入库管理模块,将不合格物资,执行退货程序或提交企业法务部门处理。完成采购验收后,还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按约支付物资款项。

1.2.7 系統管理

对于各类企业的物资管理平台,系统管理模块不可或缺,是物资管理系统的底层功能,主要对管理权限、用户信息、角色变更、增删用户等进行操作维护,涉及到用户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待办事宜管理、数据字典、数据备份、安全加密、身份认证等功能。

2  关键技术

企业物资管理系统搭建在B/S架构基础上,采用跨平台特性的Java开发工具。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和数据库技术手段,将采购、出入库、保管、供应商等应用模块整合起来,实现物资流通全系统全寿命管理。

2.1 基于JavaEE的Web实现

JavaEE平台封装了通用的业务处理内容,并以组件形式提供给开发者调用。JavaEE的核心特征是所有事务处理都在业务层实现,在Web组件中对这些事务封装而无需繁衍/传递。采用JavaEE构建物资管理系统,首先具有较强稳定系,应用系统由于基于B/S模式,这样管理员只需确保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稳定即可;JavaEE还可提供规范化接口开发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开发人员的编程效率;JavaEE将表示层框架、业务层、持久层进行分离,使得模块之间通过接口完成交互处理,便于业务和功能扩展。

2.2 SSH架构

SSH架构由Struts框架、 Spring框架和Hibernate框架组成。Struts开源框架主要应用于JavaEE的Web系统实现,其借助JavaServlet与JSP技术进行实现,融合MVC软件开发架构模式,核心思想是通过前端用户显示内容与程序业务逻辑处理代码分离,使得程序开发与维护变得非常简单,让开发者工作划分更加合理,开发效率更高。Spring开源框架可使用基本的JavaBean用于服务器端开发,属于轻量级的IOC容器,在Spring框架下实现多个子框架组合,每个子框架都有自己独立的任务和功能,可独立或联合使用,为应用平台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Hibernate开源框架可很好的实现对象关系映射,从而便于对数据库访问操作。Hibernate可自动生成SQL语句并自动执行,便于编程人员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操纵数据库的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等,既可在客户端程序中使用,也可在应用服务器中使用,并完成数据持久化重任。

2.3 Oracle 18c

目前甲骨文公司的Oracle数据库已经发展到18c以上版本,新版本的开发更加符合云计算时代的特点,可实现自治数据库,支持跨地域和混合云的自动Sharding能力,针对数据仓库的特定增强,外部表是得Oracle对外部数据操作更加灵活,能够更快的支持大数据量运算,可实现多租户需求,为用户搭建稳定的数据云服务,使得部署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特别是安全增强,丢失数据库恢复级别可控制在故障前1秒之内。

基于已有的软件环境和应用架构开发的物资管理系统,很多事务功能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经对比常用的关键技术,确定了该系统的技术架构。

3  系统实现及指标分析

企业物资管理系统实现过程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系统集成后的联合调试,目的是测试物资管理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的稳定性与业务处理的可靠性;第二阶段为物资管理系统与基础业务数据的交互测试,将专家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等周边信息数据库验证、导入物资管理系统;第三阶段对企业使用者进行系统培训,明确软件平台操作规程,用户使用权限等。第四阶段按照分批上线原则,将企业各下属单位逐次分批投入线上,调试处理Bug并最终实现系统稳定运行,如分批次在物质管理平台上完成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的注册、授权等工作。

作为开发的业务类系统,企业对系统的性能指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重点应根据企业下属部门和用户数量,考察操作频度对时间响应的影响。要求设置读取业务数据的并发用户数为500,读取程时间不大于2秒;考虑到上传文档、保存数据等操作只需较少用户同时参与,则设置上传、保存业务并发用户数为100,单用户上传10M文件时间不大于6秒,保存数据时间不大于4秒;读取、上传、保存等业务操作成功率应为100%;节约人员和办公成本大于10%。

4  结语

运用互联网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不仅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实现物资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也是企业通过供应商与市场之间搭建的专业供需交流平台。将保管制度、采购制度、使用制度等企业物资相关规章制度固化到物资管理的全流程,可实现信息共享、采供公开、实时监督,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加快物资及资金周转速度,优化企业人力物力的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毕艾卉.物资管理系统中劳保用品管理功能的开发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35(19):47.

[2]邸国振,张国瑞.一种基于web的中小企业物资管理系统设计[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28(03):25-27.

[3]王文明.基于JavaEE架构的SSH框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5):69.

[4]刘步宇.企业物资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5):21-25.

[5]黄志君.医院物资管理APP系统在采购订单与供应商交互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74(5):84.

猜你喜欢

S架构仓储管理
C/S架构下的中职教学辅助系统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