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斗服务走向全球

2020-07-28杨诗瑞

太空探索 2020年7期
关键词:导航系统北斗泰国

文/ 杨诗瑞

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系统组网成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世界用户提供全面覆盖的无源导航服务,并为我国及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提供高精度的有源定位和短报文服务。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双星定位到全球组网,从走出国门到服务世界,“北斗”已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又一张国家名片。

那么,这张“国家名片”都包含哪些内容,“北斗”为走出国门又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呢?

▲ 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转运 南勇摄

北斗为走出国门做了哪些准备

对标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走向世界的北斗三号系统技术跨度大、创新性强,性能得到全方位提高。“北斗”的建设和应用遵循国际标准、规则、程序,与国外的系统实现兼容互操作,民用服务和有关信息完全开放,为国内外用户提供花费更低、可用性更高的导航服务。

从诞生那天起,北斗系统就把为全人类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自己的责任、义务和目标。“北斗”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公开透明、积极开放原则,积极务实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目前,“北斗”已经走出国门,初步实现了国际化。

“北斗”被列为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认可的四大核心服务供应商之一,获得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移动通信、国际海运等国际组织认可。“北斗”已作为国家品牌,纳入外交大局,国家领导人见证了一系列北斗系统合作文件的签署。

大国间全面合作,成立了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和中美、中欧卫星导航合作工作组。中俄卫星导航合作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5年1月,中俄两国在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了卫星导航项目委员会,在政府间建立了推动两国卫星导航系统深度合作的机制。

▲ 中国向联合国外空司赠送的北斗三号卫星模型,模型将在联合国大楼展览区进行永久展示

▲ 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次大会在中国召开

2017年10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北斗”与“格洛纳斯”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并开通了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平台。这个平台开通后,中国北斗系统与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可以互相监测对方的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共同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

2017年11月,中国与美国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声明表示,两个系统将在国际电联(ITU)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民用信号互操作,并将兼容与互操作合作持续开展下去。

频率轨道是有限的宝贵自然资源,是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

1994年,在国际电信联盟框架下,中国启动北斗系统频率协调工作。中国根据北斗系统建设规划和进展,为北斗系统申报卫星网络资料,有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国际频率协调工作。

中国积极与欧洲、美国和俄罗斯等开展双边频率协调,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规则的研究制定及有关活动,与相关国家合作拓展卫星导航频率资源。

2000年后,中国先后与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00多个卫星网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协调。

进入国际标准是北斗系统融入国际体系的重要标志。

2014年,国际海事组织审议通过了认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航行安全通函,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获得面向国际海事应用的合法地位。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成为继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后,第三个被联合国认可的海上卫星导航系统。

2017年10月,北斗星基增强系统正式被国际民航组织授予供应商标识号和UTC标识号,为北斗系统向全球民航提供标准导航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北斗系统已经加入了国际海事、国际民航、3GPP移动通信三大国际组织,并将面向全球提供免费搜索救援服务。

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大家庭核心成员之一,“北斗”使中国在国际卫星导航多边舞台上的参与范围、参与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卫星导航的国际事务,参加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加强卫星导航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卫星导航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而特殊的贡献。

中国分别于2012年、2018年两次成功主办ICG大会,发起国际监测与评估、应用演示与用户体验活动等倡议,促成各国卫星导航系统联合发布服务世界的共同宣言。

中国积极参加ICG第十二届大会、SBASIWG第33次会议、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研讨会、2017美国导航学会IONGNSS+大会、德国慕尼黑卫星导航峰会等会议,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每年举办一次,已经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型国际卫星导航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世界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重视卫星导航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了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积极推动并开展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教育培训,使“北斗”科技加快服务全球的进程。

▲ 泰国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武汉卫星地面站的13米口径遥感卫星接收天线

▲ 泰国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遥感卫星接收系统可覆盖的范围

走出国门的北斗服务

中国“北斗”第一次在国外落地使用是在泰国。

2013年,武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技术局在曼谷签订《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测系统合作协议书》,支持泰国充分利用中国地球空间信息领域先进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合作建设泰国地球空间灾害预测系统。这次合作为北斗系统走出国门、推进国际合作拉开序幕。

中泰合作主要建设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及预测系统,泰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和泰国北斗卫星应用东盟产业园,内容包括北斗产业的硬件生产、智慧城市的应用等。

2013年年底,3个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示范站在泰国完成建设,用于灾害监控和预防等民生领域,性能得到了泰国科技部门的好评。

在以泰国为主的东南亚地区,“北斗”的服务性能和定位精度具有明显优势,为北斗卫星遥感技术在泰国各行业应用的推广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技术基础和前景保障。

北斗220个地基增强站覆盖泰国全境,可实现厘米甚至毫米级精确导航定位,助力泰国高速铁路、海上交通、灾害预警、石油电力、智慧城市、精细农业等行业发展。

泰国官方高度重视引入北斗科技。泰国诗琳通公主参观了中国企业展出的北斗智慧农业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呼吁中泰继续合作,将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和服务到泰国更多的地区和领域。泰国政府将在北斗卫星与遥感技术基础上建立的灾害预测系统建设列入了经济发展建设规划,除了用于服务泰国农业灾害预警,其功能还辐射到泰国电力、交通、环境等多个领域。

在其他方面,应用北斗系统,泰国的邮政和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开发并提供了物流管理服务系统以及相应的物流综合终端,通过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等的相互配合,协助客户解决了内场的收发信息记录、场外派送环节的信息实时获取和上传下载,并进一步为邮政物流人员提供扫码管理、路线追踪、地点定位和导航服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

科研人员还专门为泰国入境游的游客量身打造了“北斗泰国智慧旅游”项目,凭借北斗技术,为泰国入境的游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实时推送、导航定位、票务预订、在线团购、智能语音导游、预警求助等。只要携带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手持终端,不仅可以规划旅游路线,实现一键导航,同时还能够获得景区三维电子地图,自动母语导游讲解,以及基于当前位置的各类旅游资源推送。除此之外,“北斗泰国智慧旅游”项目还可以提供泰国电动汽车自驾游租赁服务、泰国旅游线上支付系统、泰国特产电商平台等。

“北斗”从泰国出发,走向其他东盟国家。目前,北斗卫星已经可以完全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国家的地貌、气候等与中国南方的低纬度地区相似,北斗系统能为各国提供精准实惠服务。同时,东南亚地区十分有兴趣与中国开展北斗技术民用化合作,因此东盟成为我国北斗技术海外推广的主要地区之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均逐步引入北斗系统,并与中国合作建设北斗系统地面站网。

一方面,“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已经被中国列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北斗系统国际化发展所拥有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平台。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因国力限制,无法构建本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时空信息网络的建设,必然需要利用其他国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积极与中国接触,寻求基于北斗技术的产业化合作。

在“一带一路”所辐射的西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和东大西洋等海域,北斗系统能够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海洋船舶、跨境运输、渔业管理、口岸清关等大众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服务于周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除了东盟国家,近年来,中国还与中亚、南亚、非洲、阿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组织陆续建立了合作机制,举办“北斗亚太行”“北斗东盟行”、中沙卫星导航研讨会、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北斗系统在新的地区落地生根,造福“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相关分析表明,在阿拉伯国家上空,北斗系列卫星的平均可见数达到8颗以上,定位精度小于10米,可用性95%以上,可为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

2018年4月10日,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建成运行了“北斗”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这不仅是中国北斗建设应用的成果,更是推动“北斗”在阿拉伯及非洲国家应用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企业与突尼斯迈贾兹巴卜高等农业工程学校签署关于开展精准农业合作示范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就北斗/GNSS精准农业技术和产品开展合作,并将在突尼斯实施精准农业合作示范项目,促进北斗技术应用推广,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精准农业发展。

▲ 光谷北斗泰国项目

▲ 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用上了中国北斗系统,巴基斯坦也成为第一个使用中国北斗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的国家

在“一带一路”沿线,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都有北斗的身影。

▲ 中阿北斗中心揭牌仪式

在南亚各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电力巡检、海上打桩、建筑施工等各个领域,为多个国家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的基础服务和各类扩展应用服务。北斗系统高精度的性能得到广泛认可,取得了显著效益。

东南亚国家中,老挝和印度尼西亚利用北斗接收机进行土地确权工作,“北斗”的高精度导航定位能力为地形测图、土地测绘、数据采集建库等提供有力工具;为国土测绘、道路施工、水利工程勘测等提供高效方法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下一步,这两个国家还将利用北斗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地籍调查、土地管理等应用,带动经济发展,提升治理水平。

在新加坡和马尔代夫等沿海国家地区,“北斗”在海上造桥打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打桩导航仪与智能化软件系统相结合,可指挥操作人员迅速找到施工桩位,显著提高桩点精度,大幅提升钻孔速度,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可解决传统海上打桩易受天气影响、耽误工期等问题,极大提高桩机的施工效率,减少测量人员数量和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让工程管理进入到远程、精确、自动化的全新时代。

柬埔寨积极推动北斗项目落地,将其广泛应用于交通、渔业、水文、勘探等方面和政府综合规划、生态环境监控等领域。

北斗系统为柬埔寨现代化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为高效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柬埔寨精准农业项目中,基于北斗系统建立起标准化、数字化、自动化的管理体系,为地标管理、选种育秧、种植生产、采摘分选、加工检验等各个流程提供科技支持。

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科威特利用北斗接收机进行地面控制点监测,为国家银行总部摩天大楼建设提供高精度监测数据。

乌干达建成多座北斗基准站,充分满足境内主要城镇地区对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需求,并将北斗服务广泛应用到农林水利等多个领域。

南非建成北斗卫星导航CORS基站,将用于开发数字化智能化采矿技术,并为多领域提供准确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如今,中国“北斗”已敞开胸怀,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北斗系统发展永无止境,中国始终坚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以稳定、可靠、精准的导航服务,惠及亚太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北斗”还将更精准、更优质、更可靠地服务造福全人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的北斗”。

猜你喜欢

导航系统北斗泰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名的确定与保护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智能导航系统
北斗时钟盘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泰国的“验胆美食”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중국 별’을 더욱 빛나게 해야 한다
泰国的中秋节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