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咽喉区布置方案研究

2020-07-27吕攀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年7期
关键词:有轨电车车辆段

吕攀

摘 要:有轨电车车辆段布置形式大体可分为停车列检库与联合检修库横列尽端式布置、纵列尽端式布置、纵列倒装式布置、贯通式布置 4 种。文章以云南保山有轨电车 T1 线汉营车辆段为背景,结合这 4 种布置形式对有轨电车车辆段咽喉区进行研究,以得到符合有轨电车自身特点的车辆段咽喉区布置方案。

关键词:有轨电车;车辆段;咽喉区布置;方案研究

现阶段,地铁车辆段主要包括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试车线、洗车线、大架修库,以及其他非轨行区建筑单体,如综合楼、物资总库、牵变所等,其中最为重要及占地最多的是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及大架修库。针对不同选址形状及车辆段规模,车辆段布置形式大体可分为:停车列检库与联合检修库横列尽端式布置、纵列尽端式布置、纵列倒装式布置、贯通式布置4种,每种布置形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参考地铁车辆段布置形式也可分为以上4种。有轨电车车辆段较地铁车辆段短,且采用3号、6号道岔及梯形道岔,可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咽喉区长度,进而缩小占地面积。但有轨电车车辆段采用3号道岔(其参数为a = 5.025m,b = 4.835m,辙叉角22°19' 16")较地铁车辆段采用7号道岔(其参数为a = 11.194 m,b = 12.433 m,辙叉角8°7' 48.4")辙叉角要大14°11',因此在车辆段咽喉布置时,特别是出入线与停车列检库连接后,第1副道岔与列检库股道连接时,道岔至曲线的直线段距离小于规范要求的5 m。本文结合有轨电车车辆段4种布置形式对车辆段咽喉区布置方案进行分析,以得到符合有轨电车自身特点的咽喉区布置方案。

1 车辆段段址及配置

1.1 车辆段段址

云南保山有轨电车T1线汉营车辆段位于T1线中段,地处老城区内大保高速与开元路交叉口东南角,用地范围大致呈长条形,北侧与77 m宽开元路相邻,西侧紧靠25 m宽大保高速,东侧为宅基地,南侧为基本农田。车辆段用地面积为9.4 hm2,段址地块最长处约500 m,最宽处约170 m,段内现状以农田为主,东侧占用部分居民用地。车辆段选址示意图如图1所示。

1.2 车辆段配置

1.2.1 配属列车数

根据行车专业资料,本线设计配属车辆数如表1所示。

1.2.2 检修工作量

根據线网规划,本次设计T1线汉营车辆段需承担本线全部配属列车的定修及部分车辆的运用、停放作业,据此全年检修工作量如表2所示。

1.2.3 车辆段设计规模

云南保山有轨电车T1线汉营车辆段近期、远期列位配置规模如表3所示,其中,停车列位按照配属车数确定近期为21列位,远期预留6列位;双周三月检及定临修列位按照全年检修工作量确定近远期规模均为3列位。

2 车辆段咽喉区布置方案

2.1 横列尽端式咽喉区布置方案(方案1)

车辆段以停车列检库和联合检修库为主体进行总平面布置,停车列检库与联合检修库采用横列式尽端布置,停车列检库接出入线,置于大库南侧;检修库通过牵出线置于运用库北侧,运用检修工艺流程较为顺畅。

按照车辆段总平面布置要求,横列式尽端咽喉区布置可采用以下3种方案。

(1)方案A,加宽停车列检库股道间距,以满足规范5 m直线段要求。本方案不改变检修库、停车列检库、镟轮库、洗车库及试车线位置,出入线中轴正对停车列检库股道,加大停车列检库股道间距至6 m。本方案用地面积9.9 hm2,方案优点:出入线可正对停车列检库,布置较为均衡,车辆进出停车列检库不至发生轨道偏磨(图2)。

(2)方案B, 采用角度小的6号道岔,其参数为a = 4.788 m,b = 10.862 m,辙叉角9°27' 44"。本方案同方案A,不改变各库房位置,出入线也可正对停车列检库股道,同时用6号道岔进行咽喉区布置,停车列检库股道间距维持正常的4.6m,本方案道岔至曲线间夹直线可满足规范要求,用地面积10.3hm2,方案优点同方案A,出入线可正对停车列检库,布置较为均衡,车辆进出停车列检库不至发生轨道偏磨(图3)。

(3)方案C ,将出入线中轴置于停车列检与检修库中间。本方案同方案A,不改变个库房位置,出入线中轴则正对停车列检库与检修库之间消防车道,咽喉区采用3号线道岔进行布置,停车列检库股道间维持4.6m间距,道岔与曲线间夹直线可满足规范要求。本方案用地面积9.19 hm2,中轴置于停车列检与检修库中间可能导致车辆进出车辆段产生轨道偏磨,但根据已运营线路经验,因咽喉区车辆速度仅15~20 km/h,同时为空载状态,轨道磨耗可基本忽略(图4)。

(4)方案A、方案B、方案C对比。方案C在用地上比方案A、方案B具有明显优势,比方案A少7100m2, 比方案B少11 100m2;拆迁面积,方案C比方案A少2 408 m2,比方案B少6 915m2。

综合分析上述3个方案,方案C在征地拆迁上较方案A、方案B具有一定优势,工程可实施性强,同时方案C在轨道磨耗方面可忽略,因此横列尽端式布置中,优先选用方案C,即将中轴置于停车列检与检修库中间作为咽喉区布置方案。

2.2 纵列尽端式咽喉区布置方案(方案 2)

车辆段以停车列检库和联合检修库为主体进行总平面布置,停车列检库置于用地东侧,联合检修库置于停车列检库咽喉区西侧,采用纵列式尽端布置,运用检修工艺流程较为顺畅。

本方案咽喉区因停车列检库与检修库分开,出入线中轴无法正对停车列检与检修库中间的消防车道,结合横列式咽喉区布置方案(方案1)比较结果,本次咽喉区方案采用3号线道岔进行布置,将停车列检库股道间距加大至6 m,总用地约10.2 hm2(图5)。

2.3 纵列倒装式咽喉区布置方案(方案 3)

车辆段以停车列检库和联合检修库为主体进行总平面布置,停车列检库置于用地东侧,联合检修库置于停车列检库咽喉区西侧,采用纵列式倒装布置。车辆通过牵出线2次牵出进行检修。运用检修工艺流程较上述方案更繁琐。

本方案咽喉区同方案2,采用3号道岔,停车列检库股道间距加大至6 m,总用地约9.1hm2(图6)。

2.4 横列贯通式咽喉区布置方案(方案 4)

车辆段以停车列检库和联合检修库为主体进行总平面布置,停车列检库与联合检修库采用横列式布置,其中运用库采用贯通式布置,检修库采用尽头式布置,停车列检库接出入线,置于大库南侧;检修库通过牵出线置于运用库北侧,运用检修工艺流程较为顺畅。

为提高车辆段内运营效率及灵活性,检修库与镟轮库之间设置走行线与牵出线连接,并在尾端采用有轨电车特有的梯形道岔,与停车列检线及月检线连接。

本方案咽喉区方案同方案1,出入线中轴正对停车列检与检修库中间的消防车道。咽喉区采用3号线道岔进行布置,停车列检库股道间维持4.6 m间距,总用地约11.1 hm2(图7)。

3 方案比较

结合车辆段4种布置形式对咽喉区布置方案进行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方案3虽在轨行区布置较為集中,但其工艺流程较方案1、方案4要更为繁琐,对运营要求较高,同时如考虑其他房屋用地,最终用地与方案1相差不大,因此,本次车辆段咽喉区总图布置方案推荐方案1。另外,在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方案4更能体现有轨电车咽喉区布置特点,且运营更为灵活。

4 结论及建议

(1)对于横列尽端式车辆段,本次车辆段咽喉区布置研究了3个方案,经对比,出入线中轴置于停车列检与检修库中间的方案C最优。

(2)对于横列式布置形式(包括横列尽端式及横列贯通式),咽喉区布置均推荐出入线中轴正对停车列检与检修库中间的消防车道,咽喉区采用3号道岔进行布置,停车列检库股道间维持正常4.6 m间距方案(即方案1、方案4);而对于纵列式布置形式(包括纵列尽端式及纵列倒装式),咽喉区布置均推荐采用3号道岔进行布置,将停车列检库股道间距加大至6 m (即方案 2、方案3)。

(3)有轨电车车辆段布置形式与地铁类似,但在咽喉区布置上又具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有轨电车咽喉区布置时需结合实际用地情况,合理选用道岔型号及股道间距,以达到节约投资和集约土地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DG/TJ 08-2213-2016 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S]. 2016.

[2]石宏.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站场总平面布置方法[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3):153-156.

[3]王浩. 有轨电车车辆段总平面设计分析[J]. 隧道与轨道交通,2017(4):39-41,53.

[4]姚幸. 有轨电车与地铁的车辆段比较[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7):133-137.

[5]陆云. 现代有轨电车工程[M]. 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6]李强. 有轨电车车辆基地工艺设计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3):114-117.

[7]杨晓. 浅谈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的布置[J]. 交通企业管理,2014(2):74-76.

[8]黄波. 蒙自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工艺设计特点[J]. 四川建筑,2018(4):25-28.

[9]臧向.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有轨电车2号线枫林路车辆段站场方案设计[J]. 铁道勘察,2016(3):91-94.

[10] 高国飞,李莉. 拉萨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段平面布置方案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3):85-90.

[11] 舒冬. 苏州有轨电车通安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分析[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7(4):47-49.

[12] 尹仁发. 南京地铁11号线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2018(1):49-53.

[13] 高照学. 基于无人驾驶的地铁车辆段总图设计探讨[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7(4):46-49,68.

[14] 贾晶. 北京地铁车辆段总图布置方案综合分析[J]. 科学之友,2012(6):64-66.

[15] 李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资源优化及综合开发探讨[J]. 哈尔滨铁道科技,2014(3):8-10.

[16] 于涛.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资源共享的规划研究[D]. 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17] 王宇.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车辆段与综合维修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J]. 科技传播,2011(3):60.

[18] 臧向.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有轨电车2号线枫林路车辆段站场方案设计[J]. 铁道勘察,2016(6):91-94.

收稿日期 2020-03-12

责任编辑 朱开明

猜你喜欢

有轨电车车辆段
埃及Badr车辆段排水方案分析
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工艺及过程控制研究
地铁车辆段场安全行车组织与施工管理控制分析
地铁上盖物业开发车辆段减振降噪措施
燕山路与曹雪芹西道交叉口运行有轨电车可行性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不同等级交叉口优先配时方案研究
地铁车辆段咽喉区长度分析
中低速磁浮列车采用液压制动系统的探讨
旅游城市发展有轨电车系统的适应性分析
59R2槽型轨精调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