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经济外溢效应评价研究

2020-07-27徐敬俊张洁余翠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年6期

徐敬俊 张洁 余翠花

摘要发展海洋碳汇渔业是中国大陆沿海地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实现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物质基础。 文章以中国大陆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渔业经济指标为依据,尝试理清碳汇渔业绿色发展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内 在关系,科学探讨碳汇渔业绿色发展对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为推进碳汇渔业绿色发展和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将海洋渔业分为碳汇渔业部门和非碳汇渔业部门,运用改进的菲德(Feder)模型测算中国海洋碳汇渔业的产业 内经济外溢效应;同时根据海洋渔业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碳汇渔业对其上游产业(水产苗种业)和下 游产业(水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间经济外溢效应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海洋碳汇渔业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外溢效应参数为6.42,但碳汇 渔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小于非碳汇渔业部门,只相当于非碳汇渔业部门的16%,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碳汇渔业部门对海洋渔 业经济的总贡献度;在海洋渔业产业链中,碳汇渔业对上游水产苗种业的后向外溢效应系数为24.69,高于其对下游水产品加工业的 前向外溢效应系数7.77。研究结论认为,碳汇渔业的经济外溢效应是“立体”的,不仅存在产业内的水平经济外溢效应,还存在产业 间的垂直外溢效应。因此,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在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优先发展碳汇渔业,将碳汇渔业产品确立为海洋 渔业的主导产品能有效地拉动海洋渔业经济的增长,并能带动海洋渔业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海洋碳汇渔业;产业内经济外溢效应;产业间经济外溢效应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104(2020)06 -0136 -10 DOI: 10.12062/cpre.20200315

海水养殖渔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缓解过度捕捞、弥补 海洋捕捞业供应海产品缺口,为人类提供丰富、优质蛋白, 提高城乡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具有促进渔业产业兴旺和渔 民生活富裕的经济、社会功能,而且兼具修复海域生态环 境、建设生态宜居渔村、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生物 多样性、增加生物碳汇的生态功能。尤其是藻类和贝类等 养殖产品,不需人工投饵,通过光合作用和大量滤食浮游 植物从海水中吸收碳元素。人们通过收获藻类、贝类等, 把这些已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體,就是可移出的 “渔业碳汇”。因此,我们把能够发挥碳汇功能、具有直接 或间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效果的渔业生产活动泛称 为“碳汇渔业”。海洋碳汇渔业是“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 重要成分”⑴。据研究,碳汇渔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减排温 室气体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已明确公布的内水和领海面积 为3.8 x 105 km2,发展海水养殖渔业的海域资源丰富⑵。 2018年,中国海水养殖面积为2. 04 x 106 hm2,占其内水和 领海面积的5%左右。其中藻类养殖面积1.44 x 105 hm2, 贝类养殖面积1.24 X 106 hm2,两者合计占海水养殖总面 积的67.80%。海水养殖产量2. 03 x 107 t,其中藻类产量 2.34x106 t,贝类产量1.44x10, t[3],两者合计占海水养 殖总产量的82. 63%。根据2006—2016年养殖数据计算, 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的固汇量年均超过百万t (1 084 204 t)。我国海水贝藻养殖每年对减少大气二氧化 碳的贡献相当于义务造林50多万hm2⑴。中国是世界贝 藻类养殖面积和产量第一大国,碳汇渔业绿色发展无疑将 是中国沿海地区实现渔业产业兴旺、渔村生态宜居、渔民 生活富裕等渔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绿 色发展理念、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因此,调整 海水养殖模式,改善近海海域自然环境质量,有利于从根 本上推进中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但是,有关碳汇渔业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尤其是碳汇渔业绿色发展对海洋渔业的间接经济外溢效 应到底有多大?国内鲜有研究,仅凭简单的统计数据无法 说明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真正能成为沿海渔业经济发展的 主导力量。而且,碳汇渔业产业规模不仅仅包括碳汇渔业的养殖和捕捞产量,还包含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中的水产品 加工业以及水产苗种业的数量等,因此,有必要对整个碳 汇渔业产业链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 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在推进碳汇渔业绿色 发展过程中,碳汇渔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养殖产品的 加工状况、对养殖效益的现实考量等外在因素也会降低养 殖业主的积极性。本文将尝试理清碳汇渔业绿色发展与 海洋渔业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科学探讨碳汇渔 业绿色发展对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为推 进碳汇渔业绿色发展和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 论依据。

1文献综述

在经济学中,外溢效应被用于特指某一活动的外部性 影响[4],分为正向外溢效应和负向外溢效应,即经济个体 本身对其产生的部分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正向外溢 效应),或对其造成的损害也没有相应地赔偿(负向外溢 效应),这部分利益或者损害是游离于市场价格之外的,或 者说它是一种无意识影响的间接作用。研究经济体或经 济行为的外溢效应,对研究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挖掘发 展潜力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建立补偿/惩罚机制及激励/ 抑制政策是优化经济外溢效应的有效方法。经济外溢可 以划分为水平链接外溢和垂直链接外溢,其中水平链接外 溢一般发生在产业内,称为产业内外溢效应(intra-industry spillover effect);垂直链接外溢一般发生在产业间,称为产 业间外溢效应(inter-industry spillover effect)"一”。

菲德(Feder)模型通常用来估计产业内的外溢效应。 该模型将整个经济分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考察出口 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经济外溢效应叫。后来该模型被国 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军事⑴、教育也、投资和高新技 术[13]、外国直接投资(FDI) 等产业内外溢效应研究。

经济外溢效应不但发生在产业内,也会通过部门间的链接 关系影响其他产业,即影响上游或下游产业,也就是说,外 溢效应不仅包括在产业内部的水平外溢效应,同时也包括 在其相关产业中存在的垂直外溢效应。跨国公司的进入 能提高东道国国内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东道国上游 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及价格降低,从而产生后向关联效 应[18]。国内外学者通过计量方法研究FDI的关联效应并 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FDI产业间前后向关联的垂直外溢 效应是存在的:例如在匈牙利爱沙尼亚?、印度尼西 亚[21]等国家,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之间存在正的后向溢 出效应;中国国内企业同FDI的前后向关联效应的实证检 验也发现了产业间外溢的存在皿顷〕。

總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外溢效应的研究方法 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围绕着是否存在经济外溢效应、哪些 产业之间可能会发生外溢、经济外溢效应的实证检验等方 面展开,并且研究对象范围大都是在工业经济内展开,尤 其是FDI对东道国的外溢效应研究较多。但较少有研究 关注于一国内部区域层面的,更鲜见同一产业不同部门的 经济外溢效应的研究文献。

由于碳汇渔业的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海洋渔 业经济领域,对碳汇渔业的理念、研究方法等也还处于探 索中,其重要性也没有被广泛认识,碳汇渔业部门对非碳 汇渔业部门以及对总体海洋渔业经济存在怎样的外溢效 应更是缺乏相应的研究。如果碳汇渔业对整个海洋渔业 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起着主导和带动作用,形成产业内 外溢效应,那么这种外溢效应有多大?在碳汇渔业发展的 过程中,碳汇渔业的上游产业(水产苗种业)和下游产业 (水产品加工业)对碳汇渔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 和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并加以改 进,运用改进的模型,定量分析海洋碳汇渔业部门对非碳 汇渔业部门以及整个海洋渔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外溢 效应是拓宽外溢效应研究范围的一种尝试,可为海洋碳汇 渔业未来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2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2.1指标的选取

本研究以当年价格计算的中国大陆沿海11个省(市、 自治区)渔业经济总产值作为海洋渔业产业部门总产出, 以海洋贝类和藻类的总产值之和作为碳汇渔业部门总产 出的近似表示。相关理论指标对应的实际指标如下:

海洋渔业总产出y为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沿海11省 (市、自治区)渔业经济总产值;

海洋渔业增加值V0为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沿海11省 (市、自治区)渔业经济增加值;

海洋渔业总劳动力投入L为海洋渔业从业人员;

海洋渔业总资本投入K为海洋渔业固定资产投资;

海洋渔业总科技投入4为沿海11省(市、自治区)水 产技术推广经费总额;

碳汇渔业增加值VC为海洋贝类和藻类的经济增加值 之和;

碳汇渔业部门总产出c为海洋贝类和藻类经济总产 值之和。

2.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本研究数据引自2009-2018年的《中国渔业统计 年鉴》《中国渔业年鉴》及《中国农业年鉴》。上述指标 中,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关于海洋渔业总产出、海洋渔 业增加值、海洋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海洋水产技术推 -137 -

广经费总额、碳汇渔业部门总产出以及碳汇渔业增加 值的直接统计数据,因此对这六个变量做了近似处理, 具体处理过程见表1。

3模型选择及实证检验

3.1海洋碳汇渔业对非碳汇渔业外溢效应模型

借鉴菲德(Feder)两部门外溢效应模型牌,将海洋渔 业分为碳汇渔业部门(Carbon Sink Fisheries,简写为C)和 非碳汇渔业部门(Non-Carbon Sink Fisheries,简写为N),构 建分析碳汇渔业对非碳汇渔业产业带动作用的产业内经 济外溢模型,说明碳汇渔业增加值与经济外溢效应因子之 间的关系、碳汇渔业外溢效应因子在非碳汇渔业部门的产 出弹性以及碳汇渔业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占其他部门 的边际要素生产率的百分比。

3.1.1模型的基本假设

①海洋渔业经济部门分为碳汇渔业部门和非碳汇渔 业部门,并且海洋渔业经济部门的所有劳动投入(L)、资 本投入(K)和科技投入(4)全部在这两部门间配置;②碳 汇渔业部门会对非碳汇渔业部门产生影响;③两部门内的 边际要素生产率相等;④两部门间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存在 差异;⑤非碳汇渔业部门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出与整个海洋 渔业经济系统劳动要素的平均产出具有线性关系;⑥碳汇 渔业部门对非碳汇渔业部门的产出具有不变弹性,即碳汇 渔业部门对非碳汇渔业部门的外溢效应不变。

3.1.2模型的基本公式与推导

根据模型的基本假设,碳汇渔业部门对非碳汇渔业部 门的经济外溢模型的公式为:

Y=C+N (1)

C = F( LC,KC,AC) (2)

N=G( Ln,Kn,An,C) (3)

L = LC +Ln (4)

K = Kc+Kn (5)

A=Ac+An (6)

其中,C和N分别代表碳汇渔业部门和非碳汇渔业部 门的产出量,丫为海洋渔业总产出,L、K、4分别为海洋渔 业劳动力、资本和科技投入要素;久和Ln,Kc和Kn,Ac和 An分别代表劳动力、资本和科技投入要素分配于碳汇渔 业部门和非碳汇渔业部门的数量。

令灼、Fk、F.分别代碳汇渔业部门劳动力、资本和科 技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Gk、G.分别代非碳汇渔业 部门劳动力、资本和科技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代碳 汇渔业对非碳汇渔业部门的边际外溢效应。

根据Feder模型的第④个假设条件,有:

1 +<5

a反映了碳汇渔业部门和非碳汇渔业部门投入要素 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当碳汇渔业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大 于非碳汇渔业部门时,a >o ;当碳汇渔业部门的边际要素 生产率等于非碳汇渔业部门时,a =。;当碳汇渔业部门的

要素边际生产率小于非碳汇渔业部门时,a <0, 对(1) — (6)式进行微分得(8)—(13)式: dY = dC + dN

dC 二 FLdLc + FAdAc + FKdKc

&N 二 GLdLN + GAdAN + GKdKN + GcdC

dL - dLc + dLN

dA 二 dAc + dAN

dK 二 dKc + dKN

将式(9)、(1。)代人式(8),整理得:

dY = FLdLc + FAdAc + FKdKc + GLdLN +

GAdAN + GKdKN + GcdC

经过整理

dY = GLdL + GAdA + GKdK + (―^ + Gc) dC (15) a +1

根据模型的第⑤个假设,非碳汇渔业部门劳动边际要 素生产率与整个渔业经济系统投入劳动要素的平均产出 具有线性关系,因此可以令Gl = a 土 ;然后令Z= B,Gk

+ GC = e,将式(15)两边同除以F并变形得: 0 + 1

dY dL ^dA dK ,dCC

V = 亍+7亍+。五亍

其中,系数a为海洋渔业劳动力要素的增长系数;0 为技术要素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y为资本要 素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为碳汇渔业部门对 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系数,既包括碳汇渔业的外溢 效应,又包括碳汇渔业和非碳汇渔业两部门间投入要素生 产率差异的作用。因此式(16 )实际上是估计碳汇渔业部 门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模型。

为了分离碳汇渔业的外溢效应,根据假设(6):碳汇 渔业部门对非碳汇渔业的产出具有不变弹性,则有:

N 二 G(Ln,An,Kn,C)二检(Ln,An,Kn) (17) 由式(17)可得:尊二①* ,即Gc二①(?)。

其中,中就是外溢作用的参数,反映了碳汇渔业部门 产出的增加带来的非碳汇渔业部门的产出增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0 = $ +⑦芝,将。带入 公式(16),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16)

dL ^dA 获/ 8 a^+0 亍+ y 亍+ (M

dL ^dA dK ( 8 气邛亍"亍+ (3

^dC

dL ?dA dK t 8 九邙亍”亍+ (M

即方程(16)可转化为以下公式:

dY dL ^dA &K , 8 ” dCC 顼C

W+P亍+ y亍+ (3 2)乙亍+⑦E

(18)

运用相关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式(18)为基础,构建计

量经济学模型如下:

dY 、 、dL 、dA 、dK 、dC C

二人 0 + 人 I + 人 2 + 人 3 + 人 4 +

、dC

人 5 + M

其中,系数兀为海洋渔业劳动力要素的增长系数;I 为技术要素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a3为资本 要素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兀为碳汇渔业部 门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a5即为碳汇渔业部 门的外溢效应参数中。

3.1.3 产业内外溢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基于上述海洋碳汇渔业对非碳汇渔业外溢效应模型 的推导,为准确描绘碳汇渔业产业内外溢效应,根据表1 所列数据选择相应模型数据。考虑到海洋渔业资本存量 和海洋水产技术推广经费的增长率没有一致的统计口径, 本研究用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海洋水产技术推广经费 额作为资本存量和水产技术推广经费的增加值,因此式 (19)可转换为:

上式中参数M、入2、入3、兀、入5的含义同式(19)。

按照模型要求,对表(1)原始数据处理,如表2所示。

运用Statal5软件参照式(16 )、式(20)分别进行普通 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为消除异方差和组内相关,在回归时 加入robust和cluster选项。通过式(16)的回归,对。的估 计可以得出碳汇渔业部门对整个海洋渔业经济的全部作 用;通过式(2。)的回归,对A4和A5的估计可以得出碳汇

(20)

渔业的外溢效应中和边际要素生产力差异8的值。

式(16)的系数估计及检验统计量结果如表3所示,式 (20)的系数估计及检验统计量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表(3 )可得出碳汇渔业部门对海洋渔业经济增 长的模型表达式:

* = 0. 12 + 0. 08 半-185. 45 y + 1. 81 y +

1.6。3

从模型结果来看,F为0.93,说明式(16)的拟合效果 较好。从变量显著性结果来看,dL/L系数a未能通过显 著性检验』/丫系数B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但为负值; K/F的系数y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dC/C) x (C/Y)的系 数。=1.60,且通過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碳汇渔业对 整个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即碳汇渔业每增加 一个百分点,对整个海洋渔业经济的总贡献为1.6个百分 点,这种影响包括了产业内外溢效应和部门间生产要素的 差异作用两个方面。

为了分离碳汇渔业的外溢效应,根据表4可得碳汇渔 业产业内外溢效应模型的参数估计表达式:

亨=0. 02 +0. 09 半-41. 49y+2. 07 "11.70*

C dC

亍 + 6. 42 — + 也

从模型结果来看,?为0.98,说明式(2。)的拟合效果 好;D. W.值为2.9,说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整个回归结 果比较稳定;F统计量的概率小于1% ,整个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从回归参数来看,房、'、、未通过显著性 检验,x4 *均通过1 %的显著性检验。

根据式(18)和(19)可知:

X4 + 入5

1-( X4 + x5)

可计算得出:⑦=6. 42 ,<5 =- 0. 84

碳汇渔业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外溢效应参数为:⑦=

A5 = 6.42,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碳汇渔业部门 产值增长1% ,非碳汇渔业部门产值将会增长6.42% ;但 要素边际生产率差异系数8 =- 0. 84 <0,说明碳汇渔业 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小于非碳汇渔业部门。

3.1.4 回归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回归结果,作两个方面的分析:

一是海洋渔业投入要素的貢献度分析。菲德认为,在 劳动力不存在过剩的情况下,劳动力增长参数应该显著大 于零牌。模型(16)和(20)回归结果显示的劳动力增长参 数虽然都大于零,但比较小(分别为0. 08和0. 09),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海洋渔业生产可能存在劳动力过剩 问题。模型(16)和(20)回归结果显示的A/Y参数均为负 值,反映了技术对于渔业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对这一结 果的解读或许可以从海水养殖业的几次浪潮的更迭进行 分析:海水养殖经历过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海珍品 (以海参为代表)五次养殖浪潮,每次浪潮都代表着养殖 渔业科技的进步。浪潮期初都为渔业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每次浪潮都不同 程度地出现过滑坡和夭折,使养殖企业和广大养殖业户在 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渔业生产造成了毁灭性 打击'曰。模型(16)和(20 )回归结果显示的K/Y参数为 正值,说明资本要素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正向 作用,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与统计年鉴中对渔 业固定资产折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关。由于统计数据 的不规范,本研究不得不利用渔业固定资产折旧来表示渔 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并不能反 映固定资产利用率的真实变化。

二是碳汇渔业部门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在不分离碳汇渔业的外溢效应的情形下,模型(16)回归结 果显示的碳汇渔业部门对海洋渔业经济的总影响系数是 1.6,为正值;当将这种总贡献进行分解后,模型(20 )回归 结果显示的碳汇渔业部门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影响系数却 变为-11.7。,为负值,说明碳汇渔业产出每提高一个百分 点,实际海洋渔业总产产出将下降11.70个百分点。两个 不同的回归结果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模型 (16)回归系数1.6实际上是两个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 的差异和外溢效应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 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模型(20 )系数-11.7。是将 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进行分解后,碳汇渔业部门与非碳汇 渔业部门边际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影响。 根据模型(20)回归结果计算的碳汇渔业对海洋渔业经济 的外溢效应参数房=6. 42,说明碳汇渔业部门对非碳汇渔 业部门存在正的经济外溢效应,但碳汇渔业部门的要素边 际生产率与非碳汇渔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差异系数 8 = -0.84 <0,说明碳汇渔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小于 非碳汇渔业部门。因此,尽管碳汇渔业部门对非碳汇渔业 部门存在正的经济外溢效应,但由于碳汇渔业部门边际生 产率只相当于非碳汇渔业部门的16% ,从而导致碳汇渔 业部门的产出在海洋渔业总产出中多增加1个单位时,海 洋渔业经济总产出反而会减少11.70个单位,因此提高边 际要素生产率是碳汇渔业部门面临的重要挑战。

3.2海洋碳汇渔业产业间外溢效应模型

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依托渔业经济增长方 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其表征为海洋渔业 的上下游产业关联关系越来越密切,海洋渔业经济的第一 产业对其前向产业(水产品加工业)和后向产业(水产品 苗种业)之间的外溢效应的不断提高的过程。碳汇渔业产 业直接影响着海洋渔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潜力。本研究 从产业关联角度,构造碳汇渔业产业间的经济外溢效应测 度模型。

3.2.1模型的基本公式与推导

按照C-D生产函数(柯布道克拉斯生产函数):

Y = ALaKfl (21)

其中,y和心和k分别为行业的产出值、科技水平、 劳动投入量、资本存量。

假设碳汇渔业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影响产业内 的技术水平进而影响产出增长,且两者间存在指数关系, 那么第行业的技术水平A可表示为:

A = cey'FSty^s (22)

其中,c衡量了除碳汇渔业前向外溢和后向外溢之外 的其他因素对技术水平的影响。FS ( Forward spillover)为 碳汇渔业对下游产业(水产品加工业)的前向关联外溢效 应,反映碳汇渔业通过为下游水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料支撑 从而对其产生的前向技术外溢;BS ( Backward spillover)为 碳汇渔业对上游产业(水产品苗种业)所产生的后向关联 外溢效应,反映碳汇渔业养殖过程中通过购买需要的苗种 产生的后向技术外溢;乃、出分别为前向关联外溢效应系 数和后向关联外溢效应系数。

参照Javorcik[20]、Blalock等的研究成果,定义: fs _ a 四VC

BS = ^vo

8、3分别为碳汇渔业对下游产业(水产品加工业)投 人比重和对上游产业(水产品苗种业)的需求比重;VC (Value of Carbon Sink Fisheries)和 VO ( Value of Ocean fisheries)分别为碳汇渔业增加值和海洋渔业增加值。

将式(22)代人式(21)并对两边取对数,可得到如下 计量方程:

InF 二 Inc + alnL + + FS + y2 BS + s (25)

我们可以根据叫、土的值来判断碳汇渔业的前向外 溢效应和后向外溢效应。

(1)产业间外溢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按照海洋碳汇渔业产业间外溢效应模型相关理论指 标对应的实际指标,根据表1所列数据选择相应模型数 据。关于碳汇渔业对下游行业的投入比重a和对上游行 业的需求比重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制 的2007年、2。12年及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该表每 5年编制一次)中渔业部门在水产品加工部门的中间投入 比重和在农林牧渔服務业的中间需求比重为依据,据此对 原始数据处理,如表5所示。

运用stata软件及表5数据对式(25)进行回归,为消 除异方差和序列相关,在回归时采用robust和cluster检 验,使普通标准误变为异方差稳健标准误,回归结果如表 6所示。

根据表6可得碳汇渔业产业间外溢效应模型的参数 估计表达式:

InY = - 0. 60 + 0. 871n? + 0. 281nK + 7. 77FS +

24. 69BS + e

从表6的模型统计检验的结果看出,R2为0.96,整个 模型的拟合度较高,F统计量显著;从模型的回归系数来 看,劳动要素系数a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资本的回归系数 0显著为正,且通过了 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资本投入 对促进海洋渔业经济的增长有正向作用。碳汇渔业前向 外溢效应系数为7. 77,通过5%显著性检验,说明碳汇 渔业对其前向关联的水产品加工业存在正向外溢效应;后 向外溢效应系数的为24. 69,且通过了 10%的显著性检 验,说明碳汇渔业能够对其后向关联的水产苗种业产生积 极的外溢效应。

3.2.3 回归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内容。

一是碳汇渔业对其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通过前后向 关联作用,提高了上下游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水产苗种

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借助于碳汇渔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育苗 技术水平和水产加工产品的结构层次,通过对资源的优化 配置,提升劳动、资本要素的生产效率,促进了海洋渔业经 济的规模化增长。但也可以看出,整个海洋水产养殖业的 增长主要依赖于劳动要素的投入(参数为0. 87 ),资本要 素投入(参数为。.28)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劳动要 素的三分之一。基于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渔业产值的固 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的测度结果也表明,中国海洋渔业投入 的劳动力要素、固定资本要素及技术要素的弹性系数分别 为0. 688,0. 232,0. 226〔旬,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对渔业经 济增长贡献比例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二是碳汇渔业对其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作用强度 存在较大差别。虽然实证数据显示碳汇渔业的前、后向外 溢效应都为正值,也就是说,碳汇渔业对上、下游产业都存 在着较强的技术外溢;但碳汇渔业对其上游关联产业(水 产苗种业)的后向外溢效应(系数值为24. 69)明显高于对 下游关联产业(水产品加工业)前向外溢效应(系数值为 7.77)。这说明,碳汇渔业发展对上游水产苗种业资源优 化配置、技术效率提升的作用要大于对下游水产品加工业 的作用,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对碳汇渔业养殖产品一贝藻 类海产品的加工程度还不高,碳汇渔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 提高水产加工业的专业化水平。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15 年中国水产加工品总量占水产品总产量比例不足三分之 一 (31.23%),精深加工和产业化水平较低,大多数水产品 停留在冷冻、冰鲜等初加工水平[27]。

4结论及政策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菲德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改进和 应用,实证检验了海洋碳汇渔业部门发展对非碳汇渔业部 门的产业内外溢效应,并进一步对海洋渔业经济第一产业 (海洋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的上游服务产业(水产苗种 业)和下游加工产业(水产品加工业)进行了产业间外溢 效应的单独估计,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从整体性实证检验结果来看,中国海洋碳汇渔业 的发展,无论是直接拉动效应还是间接外溢效应,都促进 了海洋渔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沿海地区 碳汇渔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海洋渔业经济第一产业(海洋 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经济的增长,还会促进与之相关的 海洋渔业经济第三产业(例如水产苗种业)和海洋渔业经 济第二产业(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因此把碳汇渔业确 立为主导型养殖产品有利于促进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

(2 )从产业内外溢效应看,碳汇渔业部门对非碳汇渔 业的经济外溢效应虽然显著(外溢效应参数为6.42 ),但 是由于碳汇渔业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远低于非碳汇渔 业部门(碳汇渔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只相当于非碳汇渔业 部门的16% ),因此碳汇渔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海洋渔 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也是现实渔业生产中,渔民对碳汇 渔业发展理念难以正确认识的重要原因。由于整个碳汇 渔业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渔民对碳汇渔业的理解更趋近于 现实考量,使得不少养殖户逐年缩小对碳汇渔业产品的养 殖规模甚至放弃'"「5。所以,碳汇渔业的发展不能盲目 地一味增加传统要素的投入,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和解决要 素的利用效率低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协调好要素投入与 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碳汇渔业时,应转 变渔业增长方式,促进渔业产业升级,节约劳动和资本的 投入,提高碳汇渔业发展的生产效率。

(3 )从产业间外溢效应看,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为基础,推算出碳汇渔业产业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对 上游的水产苗种业的后向外溢效应明显优于对下游的水 产品加工业的前向外溢效应,这说明不但要大力发展水产 苗种业,更好服务于渔业经济的发展,而且碳汇渔业初级 产品的加工广度、深度和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只有不 断提高碳汇渔业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才能推动中 国海洋渔业结构调整,促进渔民增收和繁荣渔村经济。

4.2政策建议

碳汇渔业的经济外溢效应是“立体”的,不仅存在产 业内的水平经济外溢效应,还存在产业间的垂直外溢效 应。对碳汇渔业外溢效应的忽视会阻碍和限制海洋渔业 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相应的经济外溢效应的补偿机制是推 动海洋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

(1) 大力提升海洋碳汇渔业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促 进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碳汇渔业的绿色 发展对整个海洋渔业形成正的经济外溢影响,在海洋渔业 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汇渔业作为海洋渔业的主导产业,不 但要做大,更要做强,才能有效地拉动海洋渔业经济的高 质量增长,并能够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当 前海洋渔业产业基础上,依托碳汇渔业产量、规模优势,完 善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结构。

(2) 科学认识碳汇渔业绿色发展对海洋渔业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快推进海洋生态 文明建设、实现碳汇渔业绿色发展是一项与海洋渔业可持 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措施。碳汇渔业的发展理念虽然 已经提出来,但还处于萌芽阶段,发展基础薄弱,要通过政 府引导,提升海洋水产养殖户对海洋生态文明、低碳环保 等理念的认知,完善碳汇渔业补偿机制的建设,营造出海 洋渔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环境。通过碳 汇渔业的绿色发展,修复海洋生态系统,逐步提升近岸海域海水水质。

(2)大力发展海洋碳汇渔业产品的苗种业、加工产 业。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要加强上下游产业间的链接: 苗种产业作为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的上游供给,其质量和数 量对养殖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提高渔业苗种的良种 覆盖率,增强种业的支撑能力;同时还应促进下游水产品 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加工水平的提升,尽快改变目前贝、 藻类产品以初加工为主,缺乏精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的状 况。只有不断拓展和提升上下游产业的能力,才能提高碳 汇渔业绿色发展的经济效益。

囿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渔业年鉴》及《中国 农业年鉴》数据的限制,特别是目前《中国投入产出表》5 年才编制一次,农林牧渔服务业中的中间需求比重范围较 大,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存在一定的瑕疵,未来争取获取 更为详尽的数据做进一步研究。

(编辑:刘照胜)

参考文献

(1)唐启升.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J].江西水产科技, 2011(2) :5 -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 规划的通知,国发〔2015〕42 号」R/OL]. http ://f. mnr. gov. cn/ 201702/l20170206_1436863. html.

(3)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J].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4)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63 - 263.

(5)高新才,白丽飞.溢出效应研究进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3,41(5) :88 -93.

(6)CHEN, EDWARD K 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 M]. Faridabad: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6.

(7)DOUVEN R, PEETERS M. GDP-spillovers in multi-country models [J]. Economic modeling,1998(15) : 163 - 195.

[8 ] FEDER G. 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 [ 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2(12) :59 -73.

[9 ] BISWAS B, RAM R. Military expenditur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n augmented model and further evidence [J]. 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 1986, 34(2) : 361 -372.

[1]王文博,劉生元.利用菲德模型测量教育投资的外溢效应[J]. 统计研究,2001(9):42-45.

[2]樊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比较研究[JL辽宁教 育研究,2006(2) :46 -48.

[3]钱争鸣,邓明,于艳萍.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研究——基于空 间Panel Data与菲德模型的数量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8 (3) :51 -56..

[4]刘志迎,梁丽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 [工业技术经济,2008, 27(5):41-44.

[5]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 化]JL 世界经济,2000(12) :29 -36,

[6]严兵.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基于我国工业 部门相关数据的初步分析】J].亚太经济,2006(1) :90 -93.

[7]薛漫天,赵曙东.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哪 些行业受益? [ J] .南开经济研究,2008(1):57 -74.

[8]金成晓,王猛.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与行业间技术溢出—— 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检验[J] .南方经济,2009 (1):42-53.

[9]MARKUSEN J R, VENABLES A J.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 a catalys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J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3( 2): 335 -356.

[19 ] SCHOORS K 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pillovers within and between sectors: evidence from Hungarian Data [ Z ]. Gent: University of Gent,2002.

[20 ] JAVORCIK S B.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n search of spillovers through backward linkages [ 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 (3) :605 -627.

[21 ] BLALOCK G, PAUL J G. Welfare gain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rough technology transfer to local suppliers [ 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8, 74(2) : 402 -421.

(I)王耀中,刘舜佳.基于前后向关联分析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 外溢[JL经济评论,2005(6) :31 -34.

(II)严兵.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基于我国工业 部门相关数据的初步分析】JL亚太经济,2006(1) :90 -93.

(III)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J] .财经研究,2007, 33(1):112-121.

(IV)王义民.关于科学应对海水养殖第五次浪潮的建议[C] //山东 省老科技工作者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言 献策研讨会论文选.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2007.

(V)郑莉,张杰.海洋渔业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中国 11个沿海省市及5大海洋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J].海洋 经济,2014,4(1):5-11.

(VI)周洪霞,陈洁.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 2017,35(5) :25 -31

(VII)徐敬俊,覃恬恬,韩立民.海洋“碳汇渔业”研究述评[J].资源科 学,2018,40(1) :161 -172.

(VIII)张云峰,曹冲.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产业分解研究 [JL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2)=197 -204.

Evaluation of economic spillover effect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marine carbon sink fishery

XU Jin^jun1 ZHANG Jie『 SHE Cui-hua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2.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dong Management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57 ,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carbon sink fishery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high-quality growth of marine fishery economy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mainland China. Based on the marine fishery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11 provinces along the coast of mainland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carbon sink fisher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of marine fishery and to scientifically discus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carbon sink fishery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fishery economy,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carbon sink fishery and marine fishe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ly, marine fisher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carbon sink fishery and noncarbon sink fishery. The improved Feder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tra-industry economic spillover Meet of China' s marine carbon sink fisher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in the marine fishery industry chain, the 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is used to construct a model of an inter-industrial economic spillover effect to learn the Meet of carbon sink fishery on its upstream industry ( aquatic seedling industry) and downstream industry ( aquatic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results of this empirical study show that the spillover Meet parameter of marine carbon sink fishery on marine fishery economy is 6.42.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the carbon sink fishery sector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non-carbon sink fishery sector. The value of carbon sink fishery sector is only 16% of that of the non-carbon sink fishery sector. This result largely onsets the total contribution of carbon sink fishery sector to marine fishery economy. In the marine fishery industry chain, carbon sink fishe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upstream industry. The backward spillover Meet coefficient of the aquatic seedling industry is 24.69, 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forward spillover effect coefiicient of downstream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economic spillover efi^ct of carbon sink fishery is ' three-dimensional * , not only existing in the horizontal economic spillover effect within the industry, but also in the vertical spillover Meet between industries. Therefore,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marine fishery,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sink fishery. Establishing carbon sink fishery products as the leading products of marine fishery can electively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marine fishe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dustries of marine fishery.

Key words Marine carbon sink fishery; intra-industry economic spillover Meet; inter-industry economic spillover Meet

收稿日期:2019-11-14修回日期;2020 -03 -25

作者簡介:徐敬俊,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渔业经济与管理。E-mail :xujingjun@ouc.edu.cn。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海洋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的外溢效应评价方法与补偿政策研究”(批准号:18BGL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