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IGO 2018分期系统对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2020-07-27

中国肿瘤临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位疗程淋巴结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NECUC)是一类少见的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上以小细胞癌为主[1]。近10年来,NECUC 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老分期系统指导其临床诊治,但因其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无法准确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FIGO 2018宫颈癌新分期系统[2],纳入淋巴结转移状态,但对于是否能更好指导NECUC患者治疗及预后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NECU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FIGO 2018 新分期系统进行再分期,探讨新分期系统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1月65例收治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NECU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发病年龄为46(18~70)岁。65例患者中56例(86.1%)以阴道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少见症状有阴道排液等。41例患者治疗前行高危型HPV DNA 检测,其中HPV18型阳性为26例,HPV16型阳性3例、9例阳性分型不详、3例HPV阴性。

1.2 方法

1.2.1 手术 65例患者中42例行根治性手术,按照FIGO 2009分期系统,1例ⅠA1期患者行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41例ⅠB1~ⅡB期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或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42例患者中有19例行腹腔镜手术。42例患者中20例术前行1~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其中行紫杉醇联合铂类(TP)方案化疗者15例,行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化疗者5例。术后病理提示,32例(76.2%)子宫颈深间质受侵,20例(47.6%)淋巴血管间隙受累(LVSI),13例(30.1%)有淋巴结转移,5例(11.9%)宫旁组织受侵,1例(2.4%)阴道切缘阳性。

1.2.2 术后治疗术后42例患者中2例因无危险因素随访观察,1例拒绝治疗。38例辅助化疗,其中采用TP 化疗方案为13例、EP 化疗方案为25例,26例(68.4%)完成3~6个疗程化疗。38例患者中29例同时行辅助放疗,放射野为瘤床区及盆腔淋巴引流区,处方剂量为45~50 Gy,仅1例因治疗中发生静脉血栓及神经源性膀胱未完成放疗,1例因阴道切缘阳性补充腔内放疗2次,阴道黏膜下0.5 cm剂量为24 Gy。

1.2.3 同步放化疗 65例中16例患者行同步放化疗。体外放疗采用6MV的X线直线加速器,处方剂量为45.0~50.4 Gy,每次1.8 Gy/d,5次/周,共25~28次完成;盆腹腔肿大淋巴结同期或后期加量10.0~16.0 Gy。16例患者中3例采用盆腔四野放疗技术、6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7例采用调强放疗技术。体外放疗15次左右采用高剂量率192Ir 后装腔内放疗5~6次,A 点剂量为30.0~36.0 Gy。同步行EP 化疗方案3~6个疗程,仅2例患者因治疗不良反应重导致化疗<3个疗程。

1.2.4 其他 65例患者中3例行EP 化疗方案3~6个疗程,4例未行任何治疗。

1.2.5 随访 采用门诊、电话随访。随访截止至2020年3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6(4.0~151.0)个月,无失访者。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其比较采用Log-rank 检验,采用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生存及复发情况

65例NECUC患者的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40.5%和50.5%,中位PFS为16.7个月,中位OS为25.3个月。随访期内65例患者中38例死亡,42例出现复发转移,32例转移部位≥2个。复发转移常见的部位为肺转移26例,盆腔复发19例,肝脏或脑转移12例,淋巴结转移11例,骨转移10例,阴道复发2例,其他部位转移2例。

2.2 FIGO新老分期系统在各期别的病例数比较

结合治疗前的影像学、术后病理等将患者按照新分期系统进行再分期,65例患者中有34例(52.3%)发生分期升级,其中15例(23.1%)因肿瘤大小更改分期、17例(26.2%)因术后病理或影像学提示淋巴结转移更改分期、2例因术后病理提示宫旁组织阳性更改分期。在再分期患者中,大多数变化出现在ⅠB期(5例从ⅠB1期升为ⅠB2期,9例从ⅠB2期升为ⅠB3期)和ⅢC期(6例从ⅠB1期升为ⅢC1期,3例从ⅠB2期升为ⅢC1期,1例从ⅠB2期升为ⅢC2期,1例从ⅡA1期升为ⅢC1期,5例从ⅡB期升为ⅢC1期,1例从ⅢB期升为ⅢC1期),见图1。

2.3 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FIGO分期、放疗、化疗及化疗疗程显著性相关(均P<0.05),而与肿瘤大小、化疗方案选择无关(均P>0.05),见表1。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行放疗(HR为0.440,95%CI为0.213~0.905,P=0.026)是影响PFS的独立影响因素,新分期系统(HR为0.068,95%CI为0.013~0.325,P=0.001)及化疗疗程(HR为2.218,95%CI为1.059~4.643,P=0.035)是影响OS的独立影响因素。新老分期系统与NECU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新分期系统对于判断预后要优于老分期系统(图2~3)。

图1 FIGO 2009和FIGO 2018分期系统在各期别的病例数比较

3 讨论

NECUC是一类少见的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占全部宫颈恶性肿瘤的1%~2%[3]。目前认为NECUC的发病与与HPV18型感染尤为密切,Alejo等[4]研究发现,NECUC中HPV18型的阳性率较其他病理类型高4倍;Castle等[5]对143篇文献中403例宫颈小细胞癌进行荟萃分析发现,HPV18型阳性占51%;本研究对41例NECUC患者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显示,HPV18型阳性患者26例(63.4%),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

NECUC治疗后易复发转移,中位复发时间<12个月,且多为远处转移。王子毅等[6]对32例早期(FIGO 2009分期为Ⅰb~Ⅱa期)NECUC患者的研究发现,随访期内14例出现复发转移,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肝脏、肺脏、骨、肾上腺和脑,中位复发时间为9个月。本研究65例NECUC患者中,42例出现复发转移,常见的部位为肺脏、盆腔、肝脏、脑等,中位复发时间为16.7个月,较上述文献报道时间稍长。

NECUC通常按照FIGO宫颈癌分期系统进行分期,FIGO 2009老分期系统是针对临床分期,即根据治疗前的临床检查结果确定分期,且分期不能因术中探查情况和术后病理结果而改变。对宫颈癌临床诊疗的大数据分析发现,临床存在FIGO分期缺失、不准确等问题[7],而NECUC的淋巴结转移率高,常提示预后不良,因此老分期系统无法准确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2018年FIGO更新了宫颈癌分期系统,将影像学和术后病理中的淋巴结状态纳入FIGO 2018新分期系统,但对于是否能更好指导NECUC患者治疗及预后尚缺乏研究。Ishikawa等[8]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纳入193例NECUC患者,按照新分期系统再分期后发现,Ⅲ期患者由18例增加到74例,且新分期系统对于判断NECUC患者预后要优于老分期系统。本研究按照新分期系统再分期后,Ⅲ期患者由4例增加到20例,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新分期系统是O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新分期系统对于判断预后要优于老分期系统,与Ishikawa等[8]研究结果一致。

表1 影响NECU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表1 影响NECU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续表1)

图2 FIGO 2009和FIGO 2018分期系统的PFS比较

图3 FIGO 2009和FIGO 2018分期系统的OS比较

目前,对于NECUC治疗尚未形成标准治疗方案,临床上基本参照宫颈癌分期治疗原则,并借鉴肺小细胞癌的治疗经验。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3]和妇科癌症协会(GCIG)[9]均建议对NECUC所有期别行多模式治疗,即将手术、放疗和化疗进行组合。

对于肿瘤大小<4 cm 且影像学未提示淋巴结肿大的早期(Ⅰ~ⅡA期)患者,建议行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行EP化疗方案,并可行辅助放疗,是否放疗优于根治性手术,目前研究较少。Hou 等[10]研究发现,行根治性手术和放疗的Ⅰ期(61%vs.53%,P=0.27)和Ⅱ期(48%vs.28%,P=0.308)患者的5年OS 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显示,NECUC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0%左右,且淋巴结转移是早期NECU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11]。因此,对于早期患者术前影像学评估淋巴结状态尤为重要,本研究中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0.1%(13/42),而新分期系统中的Ⅲ期患者的2年OS仅为32.4%。因此,对疑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患者,不建议手术。

化疗虽在NECUC患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一线化疗方案及疗程尚不明确。目前EP化疗方案最为常用,研究显示顺铂联合依立替康(CPT-P)[8,11]、紫杉醇联合铂类(TP)[12]方案对NECUC 亦有效。在疗程上,Pei等[13]研究显示,对于早期患者根治术后给予EP 化疗方案至少5个疗程,可延长无复发生存时间。MD安德森癌症中心也建议,对早期NECUC患者术后辅助行EP化疗方案2~4个疗程,而局部晚期患者应完成4~6个疗程[14]。本研究中,89.2%(58/65)患者行全身化疗,69.0%(40/58)患者化疗疗程≥3个,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疗程是O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而选择的TP化疗方案与EP化疗方案的2年PFS和OS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局部晚期或不适合手术的NECUC患者,建议化疗联合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可能提高盆腔的局部控制率。Ishikawa等[11]研究发现,对于患者的盆腔复发风险,虽术后辅助放疗较未行放疗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显示,是否行放疗是影响NECU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放疗可能对延长患者PFS有益。

综上所述,NECUC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率高,FIGO 新分期系统对于判断预后要优于老分期系统。早期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淋巴结状态尤为重要,足疗程的化疗及放疗可能对改善患者生存有益。目前SGO、GCIG、MD 安德森肿瘤中心等均发布了对NECUC的诊治建议,且已开展多项回顾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未来需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关键靶点,为精准治疗找到方向,从而真正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中位疗程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跟踪导练(4)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