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早期时代汉诗的特点概述

2020-07-26刘希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日本

摘  要:汉诗指的是日本人用汉字仿照中国诗歌的形式创作的诗句。汉诗不仅是日本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日人民文化交流的历史明证。本文从诗体、用韵、用典、诗境几个角度对王朝时期的汉诗特点做简要分析。从中可以窥见其时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学带去的影响,以及日本人民对中华文化特别是诗歌的接纳与再创作。

关键词:日本;汉诗;王朝时代

作者简介:刘希(1995-),女,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传媒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2

日本汉诗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王朝时代(614-1192),包括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对应的是中国的隋唐、五代十国和宋朝。是汉诗的发轫时期。二是五山时期(1192-1602),包括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对应中国的宋、元、明时期。汉诗在五山诗僧的创作下得以缓慢发展。三是江户时期(1603-1868),对应中国的明清时期。这个阶段是汉诗的全盛时期。四是明治以后,对应中国清朝以后的时期。由于西学东渐,汉诗失去了源头活水,逐渐走向衰落。本文旨在对王朝时期的汉诗作简要的分析。

一、王朝时期汉诗集

据相关史料,早在二世纪,汉字以及中国的文化就已经传到了日本。自天智天皇(626-671)始,施行大化改新,遣唐使的出现更是将当时的唐风渗入到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日本汉诗也是在双方的不断交流中应运而生。

《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集,成书于751年。《怀风藻》收集了天智天皇(668-671)在位的近江朝时期至奈良时代中期的汉诗作,包括了六十四位诗人的一百二十篇,按照年代排序,排序不分尊卑。《怀风藻》的编纂者不详,由于其非奉敕编纂,书中却收集到了天皇、宰相、将军等朝廷位高者的诗作,可见编者绝非自谦的“余闲薄言”,而是活跃于朝堂之人。“怀风”之意在于“不忘贤哲遗风”,“藻”有“辞藻、文章”之意,《文心雕龙·情采》:“理正而后摛藻。”正是此意。

除了《怀风藻》之外,还有敕撰三集,包括《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嵯峨天皇(809-823)本身文学素养极高,在位期间积极推进“唐化”,他曾实行“汉学奖励”政策,以此来督促贵族阶级学习汉文化。《凌云集》和《文华秀丽集》就是由嵯峨天皇敕命编纂的。

《凌云集》成书于814年,由小野岑守、菅原清公等编集。收集了782年(恒武天皇延历元年)至814年(嵯峨天皇弘仁五年)三十三年内二十三位诗人的九十篇诗作。按照诗人的官阶排列。《文华秀丽集》成书于818年,是《凌云集》的拾遗之作。由仲雄王、菅原清公等人编集。收集了二十六位诗人的一百四十八首作品。

《经国集》奉淳和天皇之命编纂,成书于827年,收集了707年至827年一百多年的汉诗文共十二卷,跨度从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作者有一百七十八人,现存仅六卷。《经国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了集赋、对策等汉文作。

另外还有空海的《性灵集》,菅原道真的《菅家合集》等个人诗集。

二、王朝时3期汉诗特点

(一)诗体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影响是有时间限制的,这种文化的传播不是直达且立刻风行的,正如吉川幸次郎所说,日本诗坛落后于中国诗坛潮流五十乃至一百年。江村北海在《日本诗史》中也提到“其后于彼,大抵二百年。”通过对《怀风藻》中辑诗的分析可见日本这一时期的汉诗诗风更接近于六朝诗,以五言八句诗为主,七言诗仅有七首。同六朝诗一样多用口语词汇,比较容易理解如:

皇明光日月,帝德載天地。三才并泰昌,万国表臣义。(大友皇子《述怀》)

往岁东山役,今年西海行。行人一生里,几度倦边兵。(藤原宇合《奉西海道节度使之作》)

而后敕撰三集中所收的汉诗七言诗明显增加,唐诗逐渐传入日本,影响着日本诗坛。这期间空海的《文镜秘府论》出世,深入研究了汉诗的格式、音韵等,是难得的唐诗文作法和诗论,《文境秘府》对日本汉诗人的创作有点通之用。加之平安时期训读法的出现,促进了汉诗的理解,这一时期的汉诗作品也更为工整,平仄对仗也愈发严谨。

乐府诗也受到了日本诗人的青睐,特别是平安时代中期,白居易的诗句传入日本。因此王朝时期也有许多杂言的乐府诗,如惟氏的《奉和捣衣引》是齐梁小乐府体,菅原道真的《路遇白头翁》也是在白居易《新丰折臂翁》基础上创作的。

(二)用韵

早期日本的语言是只有语音没有文字的,公元二世纪的时候汉字传入日本,逐渐成为日本人民用来记录语音的工具,直到平安时代中期,日本才用日文训读方式读汉语书籍(会在相关汉字上加上日音及必要的语法字符)。因此,在训读法出现之前,日本人在读汉诗时即使知其形也不一定识其音,识其音也不一定解其义,更遑论创作汉诗了,汉诗的创作需要长久地学习与积累。六朝时期吴音传入日本,到了唐朝日本“音博士”职务的设立很好地解决了语音这一问题,担任这一职务的往往是学成归来的学生或者僧人,其次是赴日交流的唐人。因此王朝时期的汉诗还是遵循汉诗押韵规律的,毕竟韵律是汉诗的冠上朱玉。

大友皇子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汉诗人,《怀风藻》中收录了他的两首汉诗,皆通音韵,如《侍宴》地-义,至寘同用。《述怀》宰-海,海独用。廖继莉(2014)通过系联法对《怀风藻》的韵脚字进行研究,得出“《怀风藻》的用韵基本在《王三》音系的框架内,与隋初唐诗文有着共同的用韵特征。”[1]廖文只系联出了十六部,但王力在《汉语语音史》中得出魏晋南北朝诗文用韵有42部之多,原因在于廖文的系联是类似平水韵的分法从押韵角度分部,且材料有限,所以韵部较少。崔蒙(2015)在文章中指出“从同韵字的韵摄分布来看,《怀风藻》中没有出现一个咸摄、江摄、曾摄的韵字。”[2]

本文从《日本汉诗选评》及《日本汉诗新编》两本诗集中整理出47首王朝时期的汉诗,发现仅有八处是非平声韵,且有平声与入声混押的情况,如菅原道真《路遇白头翁》词-思-慈-治-时-衰-诗,其中治为去声至韵,其余字为平声支之韵。47首汉诗中较常用的为东摄、止摄、臻摄、庚摄的韵字,且之、脂、支、微常常出现合韵的情况。

可以见得,平安时代前期,日本人在创作汉诗时虽然知道押韵技巧,但对于汉字读音的运用还未谙熟,异国异域异时带来的局限使得日本汉诗的创作没有中国那么严谨,且吴音与汉音存在区别,两种语音系统的影响也会导致出现混押、异调相押、合用过多的情况。但也可能是另一种原因,韵书传入日本相对较晚,日本人在创作时会否参考上古书籍的押韵情况,因而倾向于上古音系。

到了平安时代中期,汉音传入日本并扩大影响,唐日双方的交流也愈加频繁,《敕撰三集》及其他别集中韵字的使用情况要丰富许多。

(三)用典

在阅读日本汉诗时,我们不得不感慨日本诗人们对中国经籍的熟达程度,日本汉诗人同样热衷于用典故来抒发某种思想感情。如:

三春出猎重城外,四望江山势转雄。逐兔马蹄承落日,追禽鹰翮拂轻风。征船暮入连天水,明月孤悬欲晓空。不学夏王荒此事,为思周卜遇飞熊。(嵯峨天皇《春日游猎》收于《凌云集》)

本诗最后一联涉及《尚书》中太康王沉迷田猎被驱逐出国以及《六韬》中文王出猎遇姜尚的典故,借此抒发自己思贤若渴的心情。

其时的日本汉诗遣词会参考许多中国的经典,如吉田连宜的《秋日于长王宅宴新罗客》和桑原腹赤的《月夜言离》都用到了“风牛”一词,取自《左传·僖公四年》“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表示距离之远,往来不易。菅原清公在《九月九日侍神泉苑各赋一物得秋山》中更是用“三山五岳”来描写苑中假山,且引用了《论语》来表“仁者乐山”之心。这种情况在王朝时期的日本汉诗中不胜枚举,且后人承之。

当然日本汉诗的创作一直在学习中国诗歌,以中国诗歌为评价标准,因此它的对象除了本国文人外还有中国诗人,这种对中国典故的运用也能更好地促进交流。江村北海在《日本诗话》中提到,早在应神天皇十五年(公元285年左右),百济国人(朝鲜半岛西南部)献上了《周易》、《论语》、《孝经》、《千字文》等典籍。而后日本皇室都注重对中华经文典籍的学习,四五百年后的日本,贵族阶级更是崇尚汉文化,平安时代达到了全盛时期。日本汉诗人们对汉典运用之纯熟也就不足怪了,但是我们仍然钦佩与他们的刻苦与努力,这种积累与运用并非朝夕可成的。

(四)诗境

单从《怀风藻》中辑诗的诗名来看,出现频率较多的就是“宴”字,早期汉诗的创作者多为皇室成员或朝中贵臣,创作时机也多为侍宴趁兴时,因此《怀风藻》中有近半是宫廷诗。宫廷诗的特点要么是颂皇德之高,邦国之昌,要么是咏时景时境,曲舞相和。上文大友皇子的《侍宴》就是很典型的一篇,这种诗读起来流于表面,仅是辞藻绮丽,颇有奢靡之风。又如境部王的《宴长王宅》:

新年寒气尽,上月淑光清。送雪梅花笑,含霞竹叶青。歌是飞尘曲,弦是激流声。欲知今日赏,咸有不归情。

《怀风藻》中也有一些伤感诗,如上文藤原宇合的《奉西海道节度使之作》表达的是一位老将军晚年又要驻守边地的疲惫、失望的心情。这一类的诗在《怀风藻》中算是难得的摆脱官场、直抒胸臆的好诗。

到平安时代初期的敕撰三集,嵯峨天皇本就熟知中国文史知识,也擅长与寓情于景的抒情诗,由他牵头,类似《怀风藻》中宫廷诗的这种“政治诗”大大减少,抒情诗增多,唐风也有所体现。《文华秀丽集》更是参考《文选》类别分出了十一个门类,汉诗多样性无需多言。不过当时的汉诗在用词酌句方面还是没有唐诗奔放自由。

平安时代中期,白居易的诗传入日本,风靡一时,白居易在日本的中国汉诗集中不可或缺,如《和汉朗咏集》中白居易的诗占了近百分之七十。当时许多日本诗人都单宗白居易,如菅原道真,还有“元白在世”之称的纪长谷雄。

王朝时代的汉诗诗人多为贵族,且王朝时代的社会相对安定,因此与社会相关、与民相关的诗很少,到江户时期这方面的汉诗才多了起来。

注释:

[1]廖继莉.日本汉诗集《怀风藻》用韵研究[J].语言研究,2014(10).

[2]崔蒙.日本王朝时代汉诗出韵及其原因[J].民族语文,2015(05).

参考文献:

[1]廖继莉.日本汉诗集《怀风藻》用韵研究[J].语言研究,2014(10).

[2]崔蒙.日本王朝时代汉诗出韵及其原因[J].民族语文,2015(05).

[3]程千帆,孙望.日本汉诗选评[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4]刘砚,马沁.日本汉诗新编[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

[5]马歌东.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6]高文汉论日本文学史上“敕撰三集”的诗风[J].日語学习与研究,1995(03).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探寻日本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Pets萌宠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