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性同体视域下伍尔夫的女性世界分析

2020-07-26刘雨心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到灯塔去艺术创作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二十世纪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写了很多著名的小说来阐释她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比如《达洛维夫人》,《奥兰多》,《到灯塔去》。其中,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她提出了著名的“双性同体”理论,指出同一个体身上应该具备雌雄两性的特征,这突破了当时维多利亚时代父权制社会下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两性对立的思想,为6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伍尔夫创造的众多女性角色中,《到灯塔去》的女主人公莉莉·布里斯科是最能体现她的双性同体思想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挖掘莉莉·布里斯科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双性同体思想,来探讨伍尔夫的女性世界构建,主要是从女性自身价值切入,从而揭示出伍尔夫对于双性同体的追求。

关键词:双性同体;女性世界;《到灯塔去》;艺术创作

作者简介:刘雨心(1998.2-),女,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2

女性主义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强调女性自身的价值,并且宣扬女性要做自己。在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中,双性同体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伍尔夫认为,个体的人应该同时拥有雌雄两性的特征,这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Woolf,210)。她的小说《到灯塔去》中莉莉·布里斯科的坎坷艺术路体现了这一点。

这部小说主要描绘了拉姆齐一家人夏天在苏格兰一个小岛上度假的故事。最开始的时候拉姆齐一家人是完整的,可是十年过去后,由于战争原因,拉姆齐夫人已经不在了,最后拉姆齐先生带着一双儿女再次回到了这个小岛,并且产生了与刚开始完全不同的感触,而莉莉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她的画作。在伍尔夫塑造的这些角色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莉莉·布里斯科,而双性同体思想也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纵观国内外对《到灯塔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人物塑造以及双性同体,而很少有学者涉足小说中伍尔夫的女性世界构建。因此,通过挖掘小说的双性同体思想来解构伍尔夫的女性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一、双性同体思想之于伍尔夫

伍尔夫在她的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中首次提出了“双性同体”一词(Woolf,210)。她引用了双重灵魂的定义并解读了双重灵魂的功能,据此她主张一个人应该拥有双重个性,特别是那些追求卓越的艺术家。尽管一个人有两面,但他仍然可以感觉到占据上风的那一面。之后,她借用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观点来支持她。她说,柯勒律治曾宣称,英雄都是双性同体的。(Woolf,210)。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知道伍尔夫非常熟悉柯勒律治及其代表作《席间漫谈》。柯勒律治在此文中说:“我所熟悉的伟人一定是强大而果断的,就像威廉·考伯特一样。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伟人具有上述特征。实际上,伟人必须是双性同体的。他们永远不会犯错,但也不完美”(Coleridge,201)。柯勒律治的话表明,伟人一定是双性同体的。即使它们并不完美,但它们往往更接近真理。根据伍尔夫后来在日记中的描述,她在很大程度上赞同了他的看法。此外,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进一步解释了双性同体。双性同体并不意味着两性对立。再者,它也不是极端的女性主义。它强调性别差异,呼吁我们着眼于男女之间的差异并尊重他们,这就意味着男女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实现其价值。因此,男人和女人可以和谐发展。

伍尔夫在她的小说《到灯塔去》中,将莉莉视为她双性同体思想的象征。莉莉剛开始不能理解拉姆齐夫人,但是在小说的结尾,她突然明白了拉姆齐夫人身上所具备的那种温婉谦逊的女性主义特征。她意识到作为女性,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女性的特质,其次才是男性的特质,而且这两者并不冲突。

二、伍尔夫的女性世界构建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面临着身份焦虑。例如,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在那里的人因此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伍尔夫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由此写了许多小说。在伍尔夫刻画的众多人物中,莉莉体现了身份意识的转变。通过描绘莉莉,伍尔夫表现出对女性身份的关注。在小说的开头,莉莉被描绘成一个未婚的三十岁女子,母亲去世后,她和父亲住在一起。鉴于此,莉莉本应该留在家中照顾她的老父亲。然而她总是把时间花在画画,旅行和交朋友上。(Woolf,36)

但是在《窗》中,她深受班克斯先生的影响,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和画作的命运,甚至关心起别人对她画画的看法。因此,她一直无法完成拉姆齐夫人的画作。后来,在坚持自我之后,她勇敢地表达了她渴望去灯塔的愿望,而不管其他人的反对。在这一点上,她突破了父权制社会中的成规,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并从边缘转移到了中心。在某种程度上,莉莉可以被看作是伍尔夫本人的化身,他们的意识从困惑转变为战斗。伍尔夫实际上也是希望鼓励我们去追求梦想,创造并实现我们的个人价值。

小说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运用了多重叙事视角。伍尔夫的视角随着故事发展在不断变化。在《窗》中,主要的叙述声音来自拉姆齐夫人,她介绍了绝大部分人物。但在第三部分中,发声主体是莉莉,她也代表了叙述者的声音。在此过程中,伍尔夫将视角从外部世界转移到内部世界,重点放在小说人物上。在这种情况下,人物会为自己说话(申,12)。在小说的开头,当伍尔夫提到晚宴时,对话过程很少,但描写了很多心理活动。例如,莉莉在思考她的画。“‘你,‘我和‘她会如何死亡而消逝;所有东西都会发生改变,除了言语和画作。”(Woolf,133)从表面上看,作者的声音消失了。但是在不同的声音下,叙述者控制着一切。从这一点来看,作者的声音还是最高的,而且是无法超越的。

此外,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声音总是被压抑。并且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从男性的角度写的。而在这本小说中,伍尔夫将目光投向了女性,并且与男性世界对抗。当她描绘拉姆齐夫人时,她阐述了她对个性的追求。但是当拉姆齐夫人开始说话时,她意识到真实的自己并不会那样做。那么这个声音从何而来?它一定是叙述者,也就是伍尔夫自己的声音。她想借用拉姆齐夫人的声音来表达她自己的声音,从而成功地建构了女性话语。

三、伍尔夫独特的女性观

伍尔夫在这本小说中刻画了拉姆齐夫人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她是一位出色的家庭主妇,可以把家庭照顾得很好。而且当拉姆齐先生遇到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问题时,他也总是向拉姆齐夫人寻求安慰。(Woolf,28)但是,她总是牺牲自己去取悦别人,因此迷失了自己。与此相反的是,莉莉刻画得更像一个独立的女性。伍尔夫由此告诉我们,莉莉反对传统女性的生活方式,而且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生活中,她都始终坚持理性原则。但是,事实证明,这也还远远不够。实际上,伍尔夫是想告诉我们,她肯定了她们的优点,但也没有忽略她们的缺点。尽管她主要是想对她们进行评判,但她仍然保持公平。她想告诉我们,最完美的状态应该是双性同体。因此,在意识到拉姆齐夫人的优点之后,莉莉实现了自己的愿景并完成了自己的画作(Woolf,154)。

作为新女性的代表,莉莉在传统社会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她沉迷于自己的理性世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她非常注意形式和颜色,这样也促使其画作的单调。更糟的是,她过于在意别人对她画的看法。这样就使得她的画总是不尽如人意。而十年后,在真正认识到拉姆齐夫人之后,她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所缺少的感性。她明白在画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就拥有了价值。而且,也不必过于追求色彩颜色的搭配。因此,在故事的结尾,她才真正画完了这幅画。

四、结束语

尽管伍尔夫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她的著作和思想却与女性意识紧密相关。她关注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并宣称女性应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在小说《到灯塔去》中,她描绘了被困在父权制社会中的拉姆齐夫人。她指出,如果一个女人想要获得独立和自由,就必须打破束缚。因此,她创造了新女性莉莉去对抗腐败的封建制度。伍尔夫对传统女性持辩证态度,她不仅指出了他们的缺陷,也点明的她们的优点。而且她还认为,要想获得出色的成就,艺术家就必须具有双性同体的思想,特别是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莉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双性同体的观念是伍尔夫对女性主义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它为我们解决世界上的两性问题,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參考文献:

[1]Coleridge, Samuel Taylor. The Table Talk and Omniana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Oxford: Oxford UP, 1917.

[2]Holtby, Winifred. “Virginia Woolf: A Critical Memoir.” London: Continuum, 2007.

[3]Woolf, Virginia. To the Lighthouse.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1994.

[4]何玉蔚:“《到灯塔去》与弗吉尼亚·吾尔夫的人格理想”,《时代文学》7(2012):116-118。

[5]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北京大学学报》41(2004):136-146。

[6]伍尔夫:《伍尔夫日记选》,戴红珍 宋炳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7]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贾辉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吴群涛 向林:“社会转型期新女性的身份认同——读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名作欣赏》19(2015):99-103。

[9]袁素华:“试论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外国文学评论》1(2007):90-95。

猜你喜欢

到灯塔去艺术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艺路流变——关于于霄牧的艺术创作
湖南省艺术创作规划审稿会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到灯塔去》中的孤独主题
英语翻译作品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探析
《到灯塔去》来洞见回忆的再现
浅析伍尔芙小说中的两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