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灵歌声唱出诗意校园生活

2020-07-26谭志琴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吐字合唱团排练

谭志琴

【摘   要】  合唱是集音乐、语言、歌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中学生合唱团以其空灵、纯净、清脆、充满活力的声音打动听众,是声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开展学生合唱训练,锻炼视唱练耳、把握音准节奏,对艺术修养、表演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合唱发声;基本技巧

合唱的声乐训练是声乐艺术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合唱团要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要深入领会“合唱之美在于和声之美”的含义,中学生合唱训练的意义不仅在于声音的和谐与统一,更应该在声乐基本训练上下功夫。

中学生喜欢追求“个性成长”的声音,组建中学生合唱团,让学生懂得合唱不是简单地把独唱聚集在一起,而是把个性练成为共性的一份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合唱成为表演的艺术,让空灵歌声浸润学生的心灵。中学生合唱团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统一、严格的训练,以美声唱法的理论和训练方法,让个性声音和谐、统一、融合成共性声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声音的训练。

一、保持姿势、控制气息训练

声乐专家捷米采娃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源泉。”保持正确的姿势是良好歌唱训练的基础。合唱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保持合理而正确的姿势,确保良好的歌唱状态。

站立歌唱训练的姿势:训练学生保持精神饱满的直立姿势,身体放松而不僵硬,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或成丁字形站立,歌唱时保持重心稳定;挺胸、直立、胸部舒展;手臂自然下垂、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歌曲中叙事的内容、抒发的情感,在站立姿势中保持相对紧张但自然的状态,“诉说”歌曲给观众听,因此歌唱姿势会根据歌唱的情境而适当调整。有时也会坐着歌唱训练,坐着训练时要求凳子不能坐满,要坐在前三分之一,端坐、挺拔、气息通畅,保持积极的状态,不能松垮或者拘谨。

气息是合唱训练的重要内容,呼吸训练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与动力。每次合唱训练,教师都要开展呼吸练习。首先,让学生放松,用鼻子慢慢地深吸一口气,用“呜”的声音轻轻地唱,控制呼出的气量,稳定悠长,不要全部一下子被呼出,每次练习10分钟。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肺活量,也避免耸肩等错误习惯。呼吸训练第二点是控制音量,在唱“呜”时,让学生把气息从胸腔发出,声音沉下去,感受声音的变化;再次,通过不同音调变化,使发声均匀,声音更饱满。

二、校正音准、发音吐字训练

中學生喜欢学唱通俗歌曲,很多流行歌曲的发音吐字含糊不清,而对于合唱训练来说,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可以借鉴我国传统的戏曲唱法,开展发音吐字训练,把握好发音、吐字的方法。根据汉语发音的特点,把字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在发音、咬吐字过程中,这三部分都有各自的要求。声母的发音富有力度与弹性,韵母的发音浑圆明亮,字尾作为收音,要求轻巧准确。总结起来训练时注意歌唱的发音、吐字需要有干净利落的字头,流畅的字腹和清晰准确的字尾。

在字头咬字发音时,声母发音也各有不同,如b、p、m是两唇并起切断气流而成再发声;f是上唇与牙齿合作而成;d、t等是舌尖接触上牙根拦阻气流而成等等,而舌尖因接触的部位不同、接触量不同,发出声音又不同。针对每个发音,开展不同训练,如:字头发音有力度和弹性,要像“喷”出来那样敏捷、清晰、有弹性。在韵母发音时,训练调节音节的弹性、力度的分寸,当练习一首歌时,要进行默读、朗诵歌词,体会唇、齿、舌、牙、喉的着力位置,确保字正腔圆,然后再与曲调旋律结合起来练习,并根据歌曲情感表达的要求,注意音调变化。

三、科学发声、腔体共鸣训练

美声唱法是指喉头在保持吸气位置的状态下,呼出气流吹响声带,使共鸣腔体完全、均匀共鸣的歌唱方法,区别于平时说话,在美声歌唱发声训练时,喉咙是需要完全打开的。在合唱中,是否采用美声发声方法训练,直接影响合唱的声音效果。部分老师认为,学生自然发出的声音本身就好听。实际在合唱中,美声训练后的合唱声音更圆润、更立体。在训练中,教师一般采用“啊”音练声,教师应该亲自示范,及时了解、纠正学生们的发声。关注学生喉咙是否处于自然、放松、开放的状态,是否存在过“紧”、过“挤”的现象。

共鸣在歌唱训练时起到放大声音的效果。如果没有共鸣,歌声很小、很苍白,利用人体内的共鸣腔,能唱出响亮、高亢的声音。中学生的共鸣腔与成年人的共鸣腔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由胸腔、口腔和头部组成。在歌唱训练中,分别对不同音区进行共鸣训练。如:在低音段时,胸腔共鸣起着最大的作用;在中音段时,口腔共鸣被广泛使用;高音阶段时,主要靠头部空腔。如果教师能正确合理地利用这些共振腔,并能很好地相互配合,就能得到圆润、悦耳、饱满、优美的歌曲。

这时的训练也很简单,让学生打一个哈欠,然后认真总结、感受一下,打哈欠的时候有哪些变化。精神放松、嘴巴张大、口腔打开,还包括颈部的扩张、喉头的下降、气息的深度呼吸。再让学生寻找打哈欠的状态,打开鼻腔、口腔与胸腔的通道,高音训练时加上寻找高位置的头声。如:让学生把声音集中到太阳穴和眉心间的交点上,增加头腔的共鸣。

合唱训练还需要有很多注意事项,如排练过程中要有耐心、有计划、有针对性,注意由浅入深;注意聆听、学习优秀合唱团的演唱;注意不同声部开展分声部排练,从而提高排练效率;细化排练,注意提高排练质量;注意合唱团员乐理知识的积累;合唱指挥应注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的使用,动态教学加深对合唱指挥的理解;按照科学的方法逐步展开训练,在气息、发声训练中注意保护学生的声带,避免造成发声器官的损伤。

歌声是最美的语言之一,在素质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合唱艺术为广大师生接受喜爱。美妙的歌声时常飘荡在校园上空,对培养道德情操、训练形象思维、熏陶艺术修养有着很大的帮助。参加合唱活动,会随着一次次的演出,学生积累音乐知识、感受美妙和声、凝聚集体力量,在舞台上收获了自信与勇气。

【参考文献】

[1]郭红岩.歌唱的咬字、吐字技巧[J].黄河之声,2006(4).

[2]吕明.浅谈中学生合唱团的组建与训练[J].学子:理论版,2013(10S).

猜你喜欢

吐字合唱团排练
绕口令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青蛙合唱团
乐师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鸟雀排练忙
好戏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