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设计

2020-07-26董李鹏

网络空间安全 2020年5期
关键词:青少年实验教学学生

摘   要:实验教学是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意义重大。文章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主要遇到的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为突破口,制定了一套理论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CIII教育体系”,在实验课程中设计了4个动手实验项目,以此来增强学生技术操作能力,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核心素养。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实验教学;研究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sis, innovation and hands-on operation. This paper takes some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s that students mainly encounter in their study and life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establishes a set of "CIII education system" which combines theory with experiment courses and designs four hands-on experiment projects in the experiment courses, so as to enhance students' techn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enhance the core quality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Key words: students; teenagers;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search design

1 引言

隨着全球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网络普遍成为国家机器运转的“神经系统”[1],其安全性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命门。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要想在各国网络空间安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及推进“自上而下”立体式、全方位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体系,其基础则在于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以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四有好少年”作为长期目标[2]。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其兴趣、知识、防范意识方面的培养,高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其技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常情况下,关于网络安全意识的通识教育主要趋向于理论课程,而对于实践性课程来说,一般是专业性很强的大学学院才能够开设,这样很不利于普通学生整体意识能力水平的提升,与国家提出的关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不相吻合。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课程并非要像专业性的本科院校那样,学习网络攻防、入侵检测等高深技术,而是可以结合实际,紧密联系青少年学生在生活中主要遇到的一些网络安全问题,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技能的教育。例如,打造安全可靠的个人电脑、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等[4]。

2 实验课程体系设计

2.1 CIII教育体系

通过对青少年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进行持续研究、探索,设计了以“核心、保障、推动、提升”为特点的教育培养体系,简称“CIII教育体系”,即以内容体系为核心(CORE)、以教育方式为保障(INDEMNIFICATION)、以多元评估为推动(IMPULSION),最终达到网络信息安全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IMPROVEMENT),如图1所示。其内容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如表1所示。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两大理论课程;其二是特色主题教育包括三大类31项基础知识,涵盖指导方针、安全概念、风险与提示。实验课程教育体系主要分为四个主题:保障计算机安全六步法、钓鱼网站识别及购物安全、无线网络设置及防范、设备安全防护及数据备份与恢复。

2.2 实验课程项目

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之后的重要补充,关键之处在于通过四个主题的重点讲解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安装,设置及防护方式;了解网购风险及网络钓鱼相关知识,掌握识别钓鱼网站及钓鱼邮件的方式方法;了解无线Wifi的相关知识,掌握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及Wifi安全防范措施;了解数据恢复原理,并掌握利用工具进行数据备份及恢复的简要方法。实验课程项目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2.3 简要实施策略

学校每年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对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一方面进行为期10学时的理论课程教学,另一方面进行为期6学时的实验课程教学。实验教学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教师讲解、视频演示、分组实验探究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做到少讲多练,树立实践第一的原则。每节课都提供详细的PPT课件、演示视频、实验报告单、自评表、测评工具供学生快速完成知识要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主要采取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两种方式[5]。过程考核利用实验报告单和自评表对认知、体验、操作、思考等进行详实记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由教师进行评分和点评;目标考核则利用Quizmaker所开发的测评工具进行测试,每一项10~20题左右,由工具自动生成所得分数。两者结合则为该小组的最终成绩,计入多元评估模型实验项目考核之中[6]。

3 结束语

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学生们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太强,对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只停留在杀毒软件层面,就连基本的系统安装及设置都做不到,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关注度不高,部分学生曾经遭受过网络诈骗,造成一定财物的损失。这些问题都指明了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亟待提高。本文设计了4个主题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基础性、实用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巩固其理论知识并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后续的实验教学中,会通过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方法、构建高效的实验平台、开发实用的教学软件,将更多的新技术、新理念传递给学生,引入纵深、建立知识更新机制,激发其对网络空间安全学习的兴趣,为国家将来培养高素质、优秀的专业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基金项目: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H-19531)。

参考文献

[1] 许畅.美国对公民国家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及其借鉴[J].保密工作.2019(06):14-17.

[2] 中国信息安全编辑部.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特别报道[J].中国信息安全.2016(10):82-86.

[3] 赵国生,王健,李世明.网络空间安全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7(08):178-182.

[4] 董李鹏.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探索与实践[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9(12):80-91.

[5] 郑小玲,邵丽,赵丹亚.网络安全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电子商务.2012(02):85-87.

[6] 董李鹏.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多元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1):35-37.

作者简介:

董李鹏(1988-),男,汉族,山西阳城人,西北大学,硕士,阳城县第二中学信息中心,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青少年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本文为“2020年429首都网络安全日”活动征文)

猜你喜欢

青少年实验教学学生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赶不走的学生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