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温磷化工艺在喷涂线上的应用分析

2020-07-25仲岩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磷化促进剂常温

仲岩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409)

1 引言

针对钢制零部件的磷化膜修复问题,以磷化膜局部修补为主的常温磷化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情况下,常温磷化工艺的实施温度普遍为15~30℃。与高温磷化工艺或者中温磷化工艺相比,常温磷化工艺产生的能量消耗更低,所以在喷涂线上的应用更为广泛。

2 常温磷化工艺概述

在常温磷化工艺的应用过程中,促进剂以及表面调整剂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常温磷化的成败。

2.1 促进剂的选择

在常温磷化工艺的应用中,促进剂的使用对于磷化膜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磷化膜的生长速度,还可以加强磷化温度的控制,确保形成的磷化膜具有薄而细致的特点。

2.1.1 氧化物

常用的氧化物型促进剂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过氧化氢和钼酸盐。

常用的硝酸盐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锌、硝酸镍、硝酸锰、硝酸钙。无论是哪一种硝酸盐,其稳定性都非常强,对于磷化膜的形成能够发挥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硝酸盐作为促进剂,那么一定要加强NO3-与PO43-的质量浓度比。如果二者之间的比值太高,虽然会快速地形成磷化膜,但是却会使磷化膜颜色发黄。

在常温锌系磷化中,亚硝酸盐的应用效果最为显著,所以其应用也最为广泛。但是NO2-的稳定性不强,所以使用量一般都为0.1~0.2g/L。另外,将NO2-和NO3-配合起来,对于常温系锌系磷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而NO3-的使用量也会控制在约10g/L。但是在实际的磷化过程中,如果选择硝酸盐或者亚硝酸盐作为促进剂,那么还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NOx,所以必须要对磷化过程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其通风良好[1]。

作为一种强氧化剂,氯酸盐经常被应用到常温锌系磷化中。而且在整个常温磷化工艺的应用过程中,ClO3-的稳定性比较高,所以只需要添加一次即可,无须后期补加,其添加量也只需要控制在0.5%~1.0%。需要注意的是,ClO3-的应用会产生一些废渣,同时Cl 还会对磷化膜进行腐蚀,所以主要应用于黑色金属拉丝。

与NO2-相比,选择过氧化氢作为促进剂,成膜速度更快,磷化膜孔隙率更低,但是过氧化氢的添加量比较多。另外,过氧化氢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主要应用于锌系喷淋的时候。

钼酸盐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促进剂,但是主要应用在轻铁系磷化中。它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既可以促进成膜,降低膜重,又可以发挥钝化和缓蚀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常温磷化工艺应用中,钼酸盐的应用可以保证磷化液的稳定性。

2.1.2 重金属盐类

能够用作促进剂的重金属盐类,主要有以下几种:铜盐、锰盐、钙盐。重金属盐类的应用可以促进晶核的形成,并对晶粒进行细化处理,保证磷化膜的顺利形成。首先,铜盐的应用,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加速磷化膜的形成,对结晶进行细化处理,使膜重降低,强化磷化膜的耐蚀性。但是如果选择铜盐作为催化剂,那么使用量非常大,成本较高。其次,锰盐的应用,其主要在锌系磷化液中使用,可以保证Zn-Mn 复合磷化膜的形成。与此同时,还可以与镍研配合使用,促使低锌的锌-镍-锰三元合金磷化液的形成。通常情况下,这种磷化液主要在电泳涂装前使用。最后,钙盐的应用,多见于中温磷化,很少在常温磷化工艺中应用[2]。

2.2 表面调整剂的选择

针对锌系的常温磷化,在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对工件表面进行调整,增加工件表面的晶核量和自由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形成的磷化膜均匀而细致,不会出现结晶粗大、孔隙多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对工件表面进行酸洗除锈处理或者强碱除油处理,那么工件表面的特性就会发生变化。常用的表面调整剂主要有2 种:一种是酸性表面调整剂,多用于中温磷化工艺;另一种是碱性表面调整剂,主要在常温磷化工艺中应用[3]。

3 常温磷化工艺在喷涂线上的具体应用

3.1 工件表面处理

在正式开始涂装之前,要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处理。其具体的处理流程为:第一步除油;第二步水洗;第三步除锈;第四步水洗;第五步表调;第六步磷化。经过系统的表面处理之后,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就会被清除干净,并形成一种磷化膜。而磷化膜的存在就可以使工件的防腐性能得到提升,为后续的涂层质量打好基础。

3.2 磷化处理

针对涂装的前置处理,磷化处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工件浸入磷化液之后,工件的表面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并形成磷化膜。而这一磷化膜的特点是:结合牢固、细密、多孔、对外层涂料的吸附力极强。可以与后续工序中喷涂在工件表面的涂装层进行紧密的结合。这样一来,工件的抗腐蚀性能也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另外,磷化膜自身就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再加上磷化处理,其抗腐蚀性能将更加强大,甚至比氧化发黑保护层的抗腐蚀性能还要强[4]。

常见的磷化处理方法主要有3 种:高温磷化处理、中低温磷化处理及常温磷化处理。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磷化处理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常温磷化液和氧化促进剂的生产质量也越来越高,市场销售价格也越来越低。而这些均为常温磷化工艺的推广与应用打好了基础。但不同温度的磷化工艺性能参数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温度的磷化工艺性能参数对比

4 结语

在喷涂线上,常温磷化工艺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常温10~45℃就可以实施磷化工艺,磷化液无须加热就可以直接使用,能源消耗偏低,能源成本可控;(2)形成的磷化层结晶细微,膜层较薄,磷化液消耗比较少,而且常温下不容易蒸发、溶液更加稳定,针对溶液的调整与维护更加轻松、便捷,可以使溶液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3)磷化液中不会出现较多的沉淀物,清槽周期较长,固废产生比较少,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在喷涂线上,常温磷化工艺的应用劣势主要体现磷化时间太长方面,所以如果涂装生产线的运行速度较快,那么就不适合使用常温磷化工艺。但是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通过调整促进剂配方的方法调整磷化时间。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常温磷化工艺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猜你喜欢

磷化促进剂常温
建筑结构钢锌钙系磷化膜的结构与耐蚀性研究
镁合金表面锌系磷化膜及硅酸盐封闭工艺与性能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连续电镀锌产线预磷化工艺及参数控制
2017年我国橡胶促进剂进出口概况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中高碳钢盘条磷化吊具的设计
阳谷华泰隆重发布橡胶促进剂M/NS清洁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