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型商用车(LCV)融资租赁市场浅析

2020-07-24张鑫

时代汽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融资租赁

张鑫

摘 要:轻型商用车(LCV)在中国物流特别是城市配送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而LCV融资租赁在汽车金融四大参与者银行和厂家金融两大支柱暂时缺位的情况下,更是经历难得的发展机遇。千亿级别的市场,值得第三方的专业融资租赁公司深度挖掘。

关键词:轻型商用车;LCV;融资租赁

1 轻型商用车LCV(Light Commercial Vehicle)

1.1 分类与定义

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乘用车主要解决“人”的流动,商用车主要解决“物”的流动物流。

1.分类:

汽车=乘用车+商用车

商用车=客车+卡车

客车=大型客车+中型客车+轻型客车

卡车=重型卡车+中型卡车+轻型卡车+微型卡车

轻型商用车LCV(Light Commercial Vehicle)=轻卡+轻客+微卡+微客

2.定义:

轻客,主要以车长在7米以内为界定标准;

轻卡,主要以总质量在6吨以內为界定标准;

3.用途与销量

根据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干线物流、支线物流、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轻型商用车LCV(Light Commercial Vehicle)集中在支线物流、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其中以城市物流占比最大。轻型商用车包括轻卡、微卡、轻客、微客,在物流行业使用非常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2019年我国汽车销售2576.9万辆,其中乘用车2144.4万辆,商用车432.4万辆。 而LCV 销售286.9万辆,在商用车占比66.35%,在总的汽车销售中占比11.13%。 (汽车工业协会数据)

1.2 轻型商用车LCV(Light Commercial Vehicle)的主要厂家及典型代表

1.现有主要厂家有: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企业生产品类较全,涵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在轻型商用车LCV(Light Commercial Vehicle)中的细分领域轻卡、微卡、轻客、微客等则各有侧重。

其中,以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最为典型,其企业愿景就直接是“成为轻型商用车的行业领导者”(江铃汽车执行副总裁 金文辉)

2019年,江铃汽车销售了290,058辆整车,包括95,404辆JMC系列卡车、59,366 辆JMC系列皮卡、51,926辆SUV、40,902 辆福特全顺系列商用车、35,627辆JMC品牌轻型客车、6,833辆整车散件出口,总销量较上年同期上升1.75%。

2019年,江铃汽车营业收入291.7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48亿元人民币。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44.22%、164.84%和60.96%。

2.新加入者也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2017年,大众汽车集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当日签署谅解备忘录,探讨成立多用途汽车(包括皮卡、电动商用车等)研发、销售合资公司。

双方新的合资企业中,大众汽车轻型商用车(LCV)将代表大众汽车集团担任重要角色,双方将以LCV为基础打造新的车型,向商用车领域发起冲击。

LCV是大众汽车在海外的主要利润来源,此前,大众汽车LCV的一半销量由欧洲市场贡献,此次合作,大众汽车将借助江淮汽车在商用车领域的经验,在中国推广LCV,扩大LCV的市场份额,达到开辟新的市场的目的。

2 商用车销量与公路货运总量表现明显相关性

公路货运量总计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达到315亿吨、334亿吨、368亿吨、395亿吨,年增长幅度分别为6.07%、10.34%、7.32%。而同时期的商用车销量增幅分别为5.78%、13.97%、5.05%,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关性。

3 国家政策法规对轻型商用车的影响

3.1 国六与油耗标准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和相应油品实施标准。目前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已发布,将于2020年7月在全国实施;

另外,轻型商用车第三阶段油耗标准也已发布并开始实施,油耗限值下降15% 左右;未来还会有第四阶段油耗标准,传统内燃机降低油耗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未来很可能向高效内燃机、混动(含轻混)、纯电动等角度来降低油耗。

3.2 法规与道路许可

关于承载、安全的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带来用户安全性可靠性提升的同时,也给商用车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成本压力。

(1)取消对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每年一次的资格审验, 激活了轻型载货车市场;

(2)部分省份取消《道路运输许可证》,司机可以不用继续缴纳挂靠费用,降低物流成本。

(3)“大吨小标”事件对轻量化的要求更加严格,轻型商用车按两轴收费,有助于提高运载效率。

3.3 新冠疫情的影响

2020年1-3月,受疫情影响,汽车产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汽车销售367.2万辆,同比下降42.4%;

乘用车作为消费品,弹性较大,降幅尤为明显,销售287.7万辆,同比下降45.4%;

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具有一定刚性,降幅略小,销售完成79.4万辆,同比下降28.4%;

对比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销售趋势,乘用车近两年的需求放缓明显。而商用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明确的。作为占比66.35%的轻型商用车,更是城市配送的主力。 这就需要我们迎合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抓住经济增长的大趋势,用融资租赁促进轻型商用车的销售及使用,轻型商用车未来的发展,一定有更加灿烂的前景。

4 汽车金融发展历史

4.1 我国的汽车金融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

1.1998年,央行出台《汽車消费贷款管理办法》;

2.2000年,央行出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办法》,允许汽车财务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规模暴涨,从1999年的29亿涨至2003年的逾2000亿元;

3.2003年,银监会出台《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汽车金融公司的准入条件、业务范围和风险管理等;

4.2004年,保监会叫停汽车贷款保险业务,汽车金融行业进入低谷,渗透率骤降;

5.2004年,中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汽车金融公司(AFC)入场;

6.2008年,银监会出台新版《汽 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新增融资租赁业务(不含回租);

7.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兴起, 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等新兴参与者陆续入场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汽车金融出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4.2 万亿规模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显示,汽车金融从2016年起已达到万亿元的规模,在2017年达到1.2万亿元,增长率为20%,2018年我国汽车金融的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预计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2021 年将超过2万亿元。

根据罗兰贝格数据,截至2017年末,汽车金融渗透率约40% ,其中新车融资租赁渗透率为 4%,占新车金融渗透率不足10%,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预计在 2021年超过50%。

4.3 四类参与者

狭义汽车金融包含零售汽车金融和汽车经销商金融,我们暂不讨论汽车经销商金融。我们可以把零售汽车金融参与者分为四类: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和融资租赁公司。

5 轻型商用车LCV融资发展历史

5.1 四类参与者

1.商业银行:以工商银行为代表,认为不属于消费金融,不操作LCV,这是和乘用车比较不一样的地方。少了工行和建行,以光大银行、宁波通商银行为代表的体量相对少了很多。

2.厂家金融:东风财务、瑞福德、长城滨银、山东豪沃,相对乘用车25家已经少了很多。

3.互联网平台:易鑫、二三四五、夸克金融、美利金融等;

4.融资租赁公司

(1)商业银行系:以民生金租、平安租赁为代表;

(2)主机厂系:以潽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为代表,主要服务重庆小康,拓展到外品牌;

(3)经销商系:陆金申华、 汇通信诚(乘用车经销商);

(4)专业租赁系:以先锋太盟为代表,建元资本、沣邦、佰仟、浩天国际等;

5.融资租赁公司的其他分类方式

(1)以资金来源划分:

自有资金放款的有:平安、奇瑞、海通、中远等;

助贷资金放款的有:先锋、汇通、易鑫、佰仟等;

(2)以展业模式划分:

以直营模式展业的有:灿谷、狮桥、长安新生等;

以SP模式展业的有:先锋、汇通、中远、创格等;

以直营+SP模式展业的有:平安、易鑫等;

5.2 难得的发展机遇

由此可见,相对与乘用车的汽车金融,LCV融资方面,商业银行参与者较少,同时,厂家相关的汽车金融公司也很少,因此成为互联网平台和融资租赁的良好土壤。

而在融资租赁里面,民生金租和狮桥更侧重重卡、中卡;潽金专注重庆小康品牌等微卡;中车在福田体系内尚未行成垄断地位;陆金申华等专注58同城等专业物流配送。

因此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给专业租赁系(第三方租赁)留下了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

LCV也成为了融资租赁近几年的兵家必争之地,跑马圈地,分秒必争!

5.3 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厂家回购与第三方融资

在商用车领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一个业务模式,就是基于厂商回购担保项下的融资租赁模式,这个在乘用车领域可能比较少见,但是在商用车领域,这是一个绝对占主流的模式。特别是在重卡领域,在前期几乎是汽车金融公司的标配,后来随着第三方融资机构的出现,才逐步推出厂商不回购的模式,相对应的利率较高。

而汽车金融的主要参与者仍在乘用车新车、二手车上跑马圈地,互联网平台和融资租赁也尚未大规模介入。轻型商用车前期的金融渗透率非常低,客户可融资的渠道少。

2.高速增长阶段

LCV融资租赁在2015、2016经历了夸克金融、浩天国际等公司的前期探索铺垫后,在2017年迎来阶段性高速增长, 以骗贷少、逾期率低吸引了众多原先乘用车融资租赁的资方以及SP进入, 市场较好的有先锋、汇通、易鑫、瑞福德等。此时市场利率从19%开始下降,主流利率在16.88%-14.88%。

3.全面竞争阶段

2018年迎来全面竞争阶段,原先深耕乘用车融资租赁的资方大力发展LCV业务,利率进一步下探,竞争进入白热化。此阶段发力的有灿谷、奇瑞、海通、中远、长安新生、创格、佰仟、华科等,此时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调,主流利率在14.88%-12.88%。

4.专业比拼阶段

2019年不仅是资方竞争激烈,SP竞争也更加白热化,同一资方同一省份不同SP之间以低利率高佣金的形式竞争,以期获取规模效应,扩大市场份额并提高进入门槛,此时市场主流利率在12.88%-10.88%,更激进的资方直接下探到9.88%-8.88%。

而资方此时也开始进行洗牌,原来不注重风险的相继退出,留下来的参与者也进入专业比拼阶段。有人退出,也有人加入。原先专注乘用车自有品牌的厂家金融,也开始以“多品牌”的名义发力LCV市场,如吉致金融2019年12月正式上线LCV业务。

5.4 客户分析

由于多数目标客户群体没有良好的房产、流水等资信证明,从商业银行和厂家金融申请车贷的难度较大,而一次性付款购车则会使其负担过重的短期资金压力。因此会存在一定的错配,有融资需求的却无法拿到低价的资金。

汽车融资租赁产品的准入门槛低、首付比例低,是较为适合LCV目标客户群特征的金融购车方案,预计未来将成为三四五线城市LCV重要汽车金融形式。

根据2018年的4815份LCV融资租赁成交客户的样本数据,男性占比高达89%,已婚占比81%,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34%,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86%,26-40岁占比62.4%,正是处于年富力强的时候,抗风险能力较强。同时,客户还款意愿良好,更关注月供金额,以及车辆能够带来的营运收入。

5.5 风险

汽车融资租赁的风险来源可分租前、租中和租后为三个阶段。

1.租前风险:骗贷

汽车融资租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租前,骗贷是对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而LCV的骗贷风险较乘用车低主要体现在:

(1)单价较低,骗贷收益低;

(2)体积大,不易藏匿、不易变现,骗贷成本高;

2.租中风险:营运收入波动

租中阶段,乘用车和商用车的车辆属性和使用场景不同:

(1)乘用车主要属性是个人消费品,主要依靠個人收入偿还租金,注重对个人财务能力的审核;

(2)商用车主要属性是生产资料,主要依靠车辆运营收入偿还租金,注重对车辆用途及运营收入的审核;

3.租后风险:车辆处置

租后阶段,商用车的折旧速度快于乘用车,而且商用二手车市场更加不成熟,因此商用车融资租赁会面临较大的二手车处置压力。

5.6 风险控制

风控手段,重卡可以基于厂商担保,最大的风险在于这个厂家的回购能力。但是专业租赁公司来讲,是没有回购条款的,因此必须对终端客户风险的把控更加精准;

另外一点是GPS等定位系统的安装。乘用车被盗的案例很多,商用车被盗的案例却非常少。因为LCV是个生产资料,只要能够联系到客户,基本上不存在找不到车的可能。因此催收找车不是问题。所以业内LCV融资租赁,约定低融资额以内都不装GPS。

但车辆处置却一定要处理好,因为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来说,那是他的身家性命。一旦没有处理好,容易引发客户过激行为。

6 结语

轻型商用车作为城市配送、支线配送的主力,销售与公路货运总量息息相关。相对于具有弹性的消费品乘用车,轻型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销售具有一定的刚性,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明确的。

生产资料的属性使得汽车金融最大的风险——骗贷风险大大降低,同时客户群体多集中在26-40岁的已婚男性,主动还款意愿良好,整体逾期率较低。

而此时汽车金融的四大参与者的两大主力军:银行和厂家金融,在LCV上却暂时缺位。专业的第三方融资租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正抢占这个千亿级别的市场。

这就需要我们迎合时代的潮流,细分目标客户群体的特征,抓住细分市场增长的趋势,精耕细作,用好融资租赁与轻型商用车天然匹配的特质,帮助客户创造财富的同时,分享时代、行业的红利。

参考文献:

[1]胡海全,《轻型商用车未来发展趋势浅析》,时代汽车,2018.

[2]李梦,《浅析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管理论坛2019.6.

[3]商用汽车杂志社,《商用汽车图文集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4.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9.

猜你喜欢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会计国际趋同化研究分析
出租人视角下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租赁发展研究综述
融资租赁创新业务模式
融资租赁的资金管理
融资租赁的资金管理
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税收问题探讨
发展中企业融资租赁的风险控制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政策研究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