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之境的生存智慧

2020-07-24

小资CHIC!ELEGANCE 2020年21期
关键词:纽特阿拉斯加现代文明

“荒野孕育着另一种文明。”

家园

殖民时期,荒野是文明的障碍物,荒凉之地成为了需要被征服的对象,直到19世纪,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意识到荒野不仅仅只是一片虚无,它有着美学和精神上的价值。特别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弊端也随之而来。此时的荒野变成了现代文明的解药,被赋予了更多形而上的意义,即使包含着原始、危险,也象征着自由与解放,越来越多的人幻想能通过走进荒野获得心灵上的升华,找到人生的出路。

可以说,荒野正在成为人类越来越重要的缓冲区。

但是部分现代人对荒野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荒野一望无际,拥有所有的动植物,却是人类尚未踏足之地。实际上,荒野并不是荒无人烟,相反,荒野是“另一种文明的产物”,我们不可能通过抹去现代文明在荒野中的痕迹从而回到所谓的“过去”,因为在现代文明踏上荒野之前,这里就世世代代生活着原住民。

对他们来说,荒野就是家园,他们出生在这里,他们的成长习惯、气质都来自于这片土地。

阿拉斯加北极圈

1867年,美国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的价格,从俄罗斯帝国买下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1912年,阿拉斯加纳入建制领地。1959年,美国阿拉斯加州正式设立,成为美国第49个州。

这是一块横跨北极圈的神奇土地,有着美丽的海湾山川、冰原和奇幻的极光,而在阿拉斯加以西的白拎海、属于国家级海洋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金岛,曾是因纽特人最熟悉的一望无际的家园。

因纽特人是黄种人,大约在一万年前,因纽特先人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来到美洲,定居于此,自称为“Aseuluk”,意思是“生活在海上的人”。夏天,他们居住在海岸边由木材和海象皮搭成的高脚屋里,会在岛上及附近地区打猎,寻找食物;冬天,他们居住在雪砖垒成的圆顶屋,也会在冰上钓鱼。

因为阿拉斯加金岛的气候与环境偏向北极,冬天的日照时间不长,所以对于因纽特人来说,春夏是聚会的好时机,又因为终年冰天雪地,他们的猎捕目标主要集中在海鱼、海象等海洋动物,或者是白熊、驯鹿等极地动物。他们会将捕获的海象分类分割,作为食物储存起来,而且因纽特人雕刻海象牙的技艺非常高超,因此他们也会将海象牙作为与他人进行交易的一种货品。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金岛闭塞的地理位置让因纽特,人的生活没有受到外界的打扰,发展极为缓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社会状态,他们没有文字、货币,更多的是以物易物,直到十六世纪,方的狩猎者发现了他们。

自此之后,因纽特人的的民族文化开始与西方融合,步频了现代文明社会,甚至基督教取代原本的萨满教,开始在北极生根发芽,但由于政府的人口政策,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金岛,导致劳动力严重匮乏。

1970年,民全部离搬至内陆。

南非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位于南非,大而如盆地,东起东经26左右,西迄大西洋沿岸附近,总面积达到了63万平方千米。相较于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的降雨量较多,在短暂的雨季中,地面会覆盖着丰富的草場,植物繁盛,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缺水状态,河床干涸,气候干燥。

在这块资源匮乏的土地上,主要生活着桑人,多居住在就地取材建成的茅草屋中,因此也叫布须曼人,意为“灌木丛中的人”,被认为是人类早期的祖先之一,拥有最早的基因图谱,他们虽然没有文字,但是拥有自己的语言体系,独特的发声方法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独树一帜。

布须曼人很晚才进入文明社会,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荒漠中的草场,保持着原始人的习惯,信仰万物有灵,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发展极为缓慢。他们并不像印象中的非洲人一般皮肤黝黑,而是黄里透红,普遍身材矮小,“最高的女人只有1.38米左右,男人最高也不超过1.60米”,但他们深谙追踪这门古老的技艺。

在很长的历史中,布须曼人都是与狮子、大象等猛兽在这片土地上共存,从小在荒野中长大的经历上他们能够很快地接收到环境传递的讯息,他们理解动物发出的声音,只要发现动物的足迹,就会锲而不舍地跟踪下去,这种纠缠着危险的生存技巧需要时刻保持警惕,而当他们在追踪时,也是与这片荒野关系最紧密的时候。

因为卡拉哈利沙漠对于布须曼人来说,虽然遍布威胁,却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危险中藏着活下去的机会,他们不仅学会了用毒攻击大型猛兽,也会捕杀龟、蛇,甚至是捡拾鸟蛋、蚂蚁等动物充饥,会用鸵鸟蛋壳存贮饮水;布须曼人也非常擅长岩壁画,通过各种矿物颜料、石灰、动物油和水调成涂料,岩壁画历经千年而不褪,在非洲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但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布须曼人都放弃了原始的生活方式,开始走进现代社会,人口已经不足十万。

属于布须曼人的文化正在消失。

荒野

帕特里克在《人树》中写道:“我在回到澳大利亚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作家,不,与其说是逐渐意识到,还不如说是一种需要,我周围是一片真空,而我的天性正需要这样一个天地,以期可以满怀激情地生活。”在他的笔下,荒野不再是充斥着茹毛饮血的原始人与荒无人烟,而是一片可以生存的土地。

对于原住民来说,荒野的实用价值与情感价值远比我们想象得多,他们生于此、长于此,在现代人看来是可以获得灵性升华的自然之境,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数以万年的求生家园。

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脚步,科技开采、气候变化,原住民与荒野的联系也远不如以前紧密,

原本比肩共存的关系开始变得对立,原本承载着故事与记忆的地方开始消失,他们找不到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他们的荒野智慧何去何从,是所在之地的城市与人类值得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纽特阿拉斯加现代文明
2023年4月3日。在阿拉斯加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举行的阿拉斯加23-02演习期间,美军士兵正扮演敌方调查周围地区
美味就可以多吃?
2021年6月18日,一架F-16战隼在联合太平洋阿拉斯加靶场上空
因纽特人为什么也要用冰箱
因纽特人的大冰箱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uit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冰川的蓝,极光的灿——阿拉斯加梦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