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水县:五大创新举措全力决胜脱贫攻坚

2020-07-24彭旭辉

老区建设 2020年9期
关键词:贫困村深度贫困户

修水是一个“老、大、边、穷”的山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定特困片区县,“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327户88752人,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133个。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该县实施五大创新举措,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13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1571户84609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1.9%下降至2019年底的0.55%,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一、创新工作机制,压实责任“齐攻坚”。大力实施五大扶贫机制,压实县乡村三级干部责任,实现每户贫困户有人帮、每个贫困村有人包、每个乡镇有人挂。一是实施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制。实施以县处级领导挂乡镇、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乡镇班子成员包村为主的包乡挂村帮扶机制,建立对脱贫攻坚负总责的责任体系、总调度的指挥体系、总落实的推进体系,保障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推进和完成。二是实施“五员上户”大走访、大排查机制。组织乡镇驻村班子成员、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等“五员”开展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排查,摸清问题,补齐短板。三是实施“大督导”联动机制。坚持分管县领导分片督导、“1+9+2”督导组专职督导、行业部门一线指导的“大督导”联动模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四是实施逐级调度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一调度,分管领导不定期调度,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各乡镇每周调度各村书记、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确保全县上下步调一致,扶贫工作高质高效推进。五是实施量化考核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分值提高到综合考核的60%,将考核结果作为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等次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激励各乡镇、各部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争先进位。

二、创新发展模式,壮大产业“摘穷帽”。围绕“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工作目标,实施“3443”发展模式,壮大扶贫产业,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一是坚持“三个结合”定产业。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自主发展与联动参与相结合、短平快与中长期产业发展相结合,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逐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制定“四项政策”强引领。在出台七个方面21小类产业直补政策的基础上,再制定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政策、扶贫小额贷款政策以及“财政惠农信贷通”政策三项政策,一方面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以及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另一方面强化了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引领以及贫困户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四种保障”降风险。强化土地保障,推行“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土地流转模式,将全村耕地承包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承包给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发展规模产业;强化风险保障,鼓励群众积极购买水稻、蚕桑、茶叶等农作物的政策性保险;强化技术保障,注重提升群众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经营水平,让贫困群众逐步掌握农业种养技术;强化销售保障,通过订单农业、互联网农业、消费扶贫、品牌农业等途径,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做活市场销售文章。四是鼓励“三类干法”增活力。鼓励有劳动能力和生产技能的贫困户主动干,在产业扶贫政策扶持下自主生产经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干,通过“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鼓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变法干,走“三变”(资源变产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路子,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实现财产性收入增长。

三、创新搬迁方法,多措并举“挪穷窝”。按照“安居与乐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的原则,采取“两轮驱动”的办法,同时推进安居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目前全县搬迁4265户,其中建档搬迁户2953户。一是堅守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解决“对象怎么定”的问题。坚持“先定范围再定人”的原则,确定搬迁区域、搬迁对象,尽量做到整体搬迁。二是坚守住房面积标准的“标线”,解决“新房怎么建”的问题。对建档立卡户建房,严格执行“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要求。同步搬迁户建房,每户占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同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求,按照“五通”“五化”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满足搬迁户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需求。三是坚守控制建房负债的“底线”,解决“资金怎么用”的问题。先按面积算好建房成本账,再算好政策补贴账,最后确定农户自筹账。四是坚守项目资金管理的“红线”,解决“项目怎么管”的问题。建立专户专账、专款专用,并落实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的监督责任,对已完成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项目全面开展了资金结算审计。五是坚守稳定增收脱贫的“主线”,解决“搬后怎么富”的问题。在落实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产移结合,以产促迁,重点实施“五个一”(一点一个理事会、一点一个公益f生墓地、一户一个生活小菜园、一户一项脱贫主导产业、一户一人稳定就业)工程,让搬迁农户实现“有家业、有就业、有产业”的目标,确保山区群众能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四、创新帮扶方式,深度攻坚“改穷貌”。聚焦全县21个深度贫困村,创新帮扶方式,加大帮扶力度,在人力物力、资金项目、帮扶政策给予倾斜,深度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条件,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实施三个“1”强化人力帮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认领,每个深度贫困村明确1名县委政府班子成员挂点指导,1个实力较强单位挂点帮扶,1名优秀的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二是实施三个“优先”强化资金项目帮扶。严格对照贫困村退出标准,大力支持深度贫困村扶贫“十大工程”,新农村建设指标优先用于深度贫困村。对地处边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古市镇苏区村等7个深度贫困村,以自然村为单位优先实施整体搬迁。对实行易地搬迁的深度贫困村,优先安排资金1000万元以上,着力达到贫困户脱贫基本要求和深度贫困村出列基础条件。三是实施三个“全覆盖”强化政策帮扶。在每个深度贫困村建设1个1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实现每个深度贫困村有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健全产业收益扶持,在享受原有产业补助的基础上,对“一领办三参与”的股金受益做到深度贫困人口全覆盖,确保每户贫困户有稳定收入;加强兜底保障扶贫,提高贫困人口低保标准,对深度贫困人口实现低保全覆盖。同时,在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等政策上向深度贫困户倾斜。

五、创新精神扶贫,志智双扶“强动力”。为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该县用看得见的变化、看得出的氛围、看得到的目标感染、鼓舞、引领贫困户,不断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一是用看得见的变化感染人,激发“我要干”“干得好”斗志。全面开展算好“扶贫账”行动,引导贫困户感恩政策、感恩时代。广泛开展“干群谈心说事”活动,帮扶干部利用晚上等群众闲暇时间,到农户中夜谈拉家常,共同探讨家庭发展计划。二是用看得出的氛围鼓舞人,营造“比着干”“抢着干”态势。县委县政府每年表彰100名左右脱贫光荣户,并制作出反映他们自强不息精神的专题片《奋斗有我,不惧贫穷》。通过光荣户的评选,摒弃了“争当贫苦户”的落后思想,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2019年8月21日,中央电视台用连续两集近6分钟的篇幅,滚动播出报道该县贫困户樊南星与妻子的脱贫事迹,“只要精神不垮,贫穷就并不可怕”成为那段时间的“网络红语”,深得大家赞许。三是用看得到的目标引领人,弘扬“帮着想”“帮着干”精神。成立文明新风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做好“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各项内容的宣传、引导、调解、督促工作。红白理事会主要负责村红白喜事工作,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现象,同时引导贫困群众自己选择项目、管理项目、验收项目,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作者简介:彭旭辉,修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志敏

猜你喜欢

贫困村深度贫困户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