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抚州农业优势产业方兴未艾

2020-07-24杨洋韩卫东

江西农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绿色

文|杨洋 韩卫东(本刊记者)

70年来,我省农业发展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粮食生产稳步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农业正逐步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增效导向转变。

抚州围绕“建园区、育龙头、创品牌、惠三农”目标,构建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理念,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品牌农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脱贫攻坚,70年来成绩显然。

临川虎奶菇、南城麻姑米粉、崇仁麻鸡、乐安高标良田……一大批优势产业方兴未艾,该市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依托抚州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实施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平台、产业龙头、产业品牌建设,农业产业更优更强。

临川虎奶菇

崇仁麻鸡

临川区:抓品牌,促调整,走绿色发展之路

临川区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临川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在品牌建设方面,临川区以绿色农业发展为方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导,以省委、省政府的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为抓手,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绿色生态产业,积极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全力打造“田露黄瓤西瓜”、“飞天凤鸡”、“状元花”金银花茶、“田园梦”系列食品、“新农人洁蛋”等一批绿色农业品牌,走绿色农业之路、向绿色农业迈进。截至目前,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123个,其中有机食品认证17个,绿色食品认证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4个。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临川区着力打造优质粮食、中草药、畜禽、花卉、水产、瓜果等6大特色产业基地,坚持龙头带动,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程度和农产品加工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崇仁县:围绕麻鸡产业,做大品牌农业

近几年,崇仁县把麻鸡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和打好农业产业化升级战的头号产业来抓,在政策环境、品牌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综合施策。

南城麻姑米

乐安高标准农田

从种鸡繁育到商品鸡养殖再到产品深加工以及综合营销的产销体系逐步得以完善,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崇仁麻鸡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乡村振兴的一个主导产业,是崇仁县最大的农业特色品牌和县域经济名片。

南城县:积极培育“麻姑米”区域公用品牌

南城县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麻姑集团有限公司,打造麻姑绿色大米产业园。麻姑集团、水龙米业两核心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协议面积共计28万亩,抚州麻姑大米产业化联合体成员发展到103家。麻姑米的品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生产订单化、产品优质化、全程标准化、营销品牌化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得到全面推进。

乐安县:扎实推进高标良田建设

乐安高标准农田建设亮点突出:土地平整率高。乐安县因地制宜,采取梯田式格田化平整,极大地提升了项目区田块机械化水平;新增耕地率高。乐安尽可能地将可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稀疏灌木、低效残次林缓坡地,废弃地、废旧宅基地等地类图斑、荒草地、滩涂等地块进行整治建设;生态护坡。乐安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到“少硬化、不填塘、慎砍树、禁挖山”,加强湿地保护及水系保护,不轻易对现有河道裁弯取直,切实防范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大力引进树脂闸门、生态六角空心植草砖及蜂窝状混凝土预制板植草护坡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引入社会投资和加大财政投资。在扶持力度上,乐安县大力推行财政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发展“五区一园”,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等紧密结合,实现“一建带六化”。

目前,乐安县现已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而且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项目区耕地质量及粮食产能得到明显提高,项目区田块效益普遍提升。

猜你喜欢

高标准农田绿色
绿色低碳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农田土壤黑碳应用研究进展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