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SAIDs围手术期用药研究与合理性评价

2020-07-24嘉兴市第一医院药学部浙江嘉兴314000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0年3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注射用

(嘉兴市第一医院药学部,浙江 嘉兴 314000)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减少局部组织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合成,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1],成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重要药物之一。围手术期患者病情复杂多变,NSAIDs存在胃肠道、心血管、肾脏、肝脏等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风险[2-3],合理用药十分重要。我国尚缺乏NSAIDs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对其在围手术期应用研究及合理性评价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三种常用NSAIDs围手术期应用情况、ADR及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为规范临床用药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HIS系统,抽取2019年1月1日 - 6月30日我院肝胆外科、骨科、胃肠外科及心胸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患者信息。纳入标准:肝段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排除标准:术后呼吸机支持或重症监护;慢性疼痛病人;严重肝肾功能、心肺功能障碍。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以下资料:(1)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2)疾病情况,包括诊断、手术名称、既往病史;(3)术后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4)术后24、48、72 h 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将疼痛程度用0 ~ 10数字表示,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5)ADR发生情况;(6)NSAIDs具体用法用量及合并用药情况等。

1.2 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依据药品说明书、围术期疼痛管理相关专家共识[4-6]、围术期镇痛药物合理使用高质量文献[3]及《新编药物学》(17版)确定评价标准。(1)适应证:术后轻、中度镇痛,或中、重度疼痛的多模式镇痛;(2)用法用量:按说明书要求;(3)疗程: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注射液≤7 d,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5 d;(4)联用禁忌:不得与除对乙酰氨基酚、丙帕他莫以外的其他NSAIDs联用,阿司匹林< 300 mg及吲哚美辛塞肛解热除外;其他说明书要求的合用禁忌;(5)用药适宜性:出现消化道出血,尿素氮或肌酐升高1倍,高血压恶化,应停用NSAIDs;说明书要求的禁忌症禁用。

1.3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计纳入173例患者,其中注射用帕瑞昔布钠33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63例,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77例。患者年龄(60.45±11.41)岁,男女比例91∶82,具体情况见表1。

2.2 术后联合PCIA情况

PCIA泵操作方便,是目前术后中、重度疼痛最常用的镇痛方式。调查结果表明,采用NSAIDs联合PCIA的多模式镇痛比例高达64.74%,PCIA以阿片类药物为基础,其中芬太尼注射液最常用,具体结果见表2。

表1 患者一般资料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2.3 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通过统计术后24、48、72 h的NRS评分结果对术后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SAIDs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效果优于单一NSAIDs镇痛(P < 0.05)。由于疼痛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在疼痛评估时主要结合患者主诉,以疼痛干扰睡眠质量的程度评定疼痛等级,最终以NRS评分进行量化评估,详见表3。

2.4 NSAIDs相关ADR情况

NSAIDs的ADR发生率为16.18%,其中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ADR最多,15例(8.67%)。最常见的ADR为血压升高;其次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另外有5例肝酶升高,1例皮疹,1例消化道出血,具体情况见表4。因药物联用所致ADR的病例均已排除,ADR相关性判定根据诺氏评估量表[7],评分≥5分,药物使用与ADR因果关系为“很可能”或者“肯定”。

2.5 用药合理性评价

根据评价标准对围手术期NSAIDs的使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用药不合理率达26.59%,其中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不合理率最高,占12.71%。不合理问题有超疗程、两种NSAIDs联用、超剂量、用药不适宜、药物禁忌,具体情况见表5。

表2 术后联合PCIA用药情况Tab 2 Postoperative medication of PCIA

表3 术后疼痛NRS评分比较Tab 3 NRS score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表4 NSAIDs相关ADR情况Tab 4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NSAIDs

表5 NSAIDs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Tab 5 Evaluations results of rational drug application of NSAIDs

3 讨论

3.1 NSAIDs临床应用现状

NSAIDs注射剂起效快,适用于禁食或饮食不耐受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广泛[8]。然而,对于术后中、重度疼痛,由于致病机理复杂,尚无有效且副作用小的单一镇痛方法[9]。多模式镇痛,即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技术,多个环节共同阻断疼痛,联合发挥药效,减少ADR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加速康复[10]。本调查结果发现,64.74%的患者术后采用NSAIDs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镇痛效果优于单一NSAIDs。

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是首个选择性NSAIDs注射剂,半衰期长,快速透过血脑屏障,有效抑制外周和中枢痛觉敏化,既有良好的预防性镇痛作用,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术前、术后均适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具有靶向、缓释、转运3个特性,可快速减轻手术创伤的炎症和组织水肿,降低药物对胃黏膜损害及全身反应,适用于术后镇痛[11]。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起效迅速,用于需阿片水平镇痛的急性中、重度疼痛的短期治疗。临床可根据患者生理状况、术后疼痛评估、药物特性等合理选择用药。

3.2 NSAIDs相关ADR

COX是NSAIDs的主要作用靶点[12],分为COX-1和COX-2两种亚型,前者在胃肠道、血小板、肾脏等均有生理表达,后者在肾脏、脑内有生理表达。非选择性NSAIDs通过作用于COX-1,影响胃肠道黏膜完整性和血小板凝血功能,存在胃肠道溃疡、出血风险。选择性COX-2抑制剂胃肠道风险明显低于非选择性NSAIDs,对血小板功能无影响。长期使用非选择性NSAIDs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均具有心血管风险,但术后常规剂量短期使用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1,13]。其他ADR包括:肾毒性,出现水钠潴留、肾功能不全;肝毒性,表现为肝酶增高;皮肤毒性,如皮疹、皮炎等。本研究结果显示,ADR临床症状以血压升高最常见(7.52%),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有高血压基础疾病,使用NSAIDs后血压进行性升高,停药、降压处理后血压控制稳定。

NSAIDs相关ADR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高剂量使用;既往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同时使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具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肝硬化、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14-16]。故在上述高危人群中应谨慎使用NSAIDs,当出现可疑ADR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3 NSAIDs使用合理性评价

3.3.1 超疗程用药 结合临床研究及说明书要求,不推荐围手术期长期使用NSAIDs注射剂,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使用≤7 d,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5 d。本研究发现,超疗程用药最常见,占12.15%,其中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最多,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其次,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最少。

3.3.2 两种NSAIDs联用 NSAIDs血浆蛋白结合率高,镇痛作用具有“天花板效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镇痛疗效,但会使ADR发生率上升[3,10],因此,除对乙酰氨基酚或丙帕他莫外,避免两种NSAIDs联用。本研究发现此情况占比10.98%,其中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用情况最多。

3.3.3 其他 超剂量占4.05%,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说明书规定年龄≥65岁且体重< 50 kg的患者需减量。临床在用药过程中未重视此细节,没有调整剂量。用药不适宜占3.47%,NSAIDs会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均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使用NSAIDs后血压进行性升高,应停药改用其他药物。用药禁忌占2.32%,消化性溃疡出血史或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选用NSAIDs,存在禁忌。

综上,NSAIDs围手术期应用广泛,是多模式镇痛的重要药物之一,但是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主要问题为超疗程、两种NSAIDs联用,部分存在超剂量、用药不适宜及用药禁忌。因此,我院组织医务科、药学部及临床专家组成处方点评小组,对围手术期NSAIDs开展专项点评,对开具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医生进行绩效考核,旨为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多模式超前镇痛作用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