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动画视听语言中的声画结合及作用

2020-07-24张雅洁

大众文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动画音乐

张雅洁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 475001)

一、前言

在20世纪的默片时代,就已经有了声画结合的雏形,但当时给影片配乐仅仅只是为了对画面的简单配合、掩盖放映机发出的嘈杂声,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作用。1927年《爵士歌王》的推出代表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开始,这使观众们大吃一惊,从此受到众多追捧。新奇的技术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同时也调动了动画从业者的积极性,因此1982年迪士尼公司出品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声画结合形式的动画《威廉号汽艇》,实现了从视觉到视听方式的转换。它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给角色赋予了新鲜的生命,使观众印象深刻。到如今,声音已经不再只是说故事的工具,而是成为现代影视艺术表现手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及表现

动画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分支,和众多影视作品相比,动画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更为抽象和夸张,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随着影像技术和制作技术的发展,动画视听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单靠画面的表述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动画越来越注重声画结合,处理好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成了动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动画的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和合理。在迪士尼公司的《幻想曲》中,用音乐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快慢引导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运动的状态。它的出世,为后来动画创作中对于声画关系的处理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参考价值。声画关系就是指声音和画面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来说,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声画同步、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

1.声画同步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声画同步是指画面中的图像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出现并且同时消失,两者的节奏和步调协调统一,是动画作品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声画结合形式。基本的同步关系能够很好地起到加强画面的真实感,交代动画作品的叙事内容及主题的作用。比如动画片《三个和尚》,全片没有对白,但却用富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和音效将画面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简单直接地配合着画面的运动。片中不同的乐器交织演奏,在三个和尚齐力救火的时候,音乐此起彼伏,抑扬顿挫,和当时忙碌的场景十分契合。音乐的节奏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和尚敲打木鱼的画面和音效的配合,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和尚走路的画面以及每个和尚出场的画面和音乐节奏的统一等,都达到了声音与画面的完全同步。生动活泼的画面形象加上声音的同步配合,在带来轻松愉快的观看体验的同时,使观众领悟到了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

2.声画并行

声画并行这一表现形式可以理解为声音和画面在内容的表达上看似并无联系,但实际上二者形散而神不散,通常在作品的意境上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使观众在试听上展现更多的联想,从而拓展了其内容。声画并行的结合方式,通常被用来表现视觉和听觉上平行关系。例如动画短片《彼得与狼》,片中加入了奇怪但很有节奏的音乐,通过用不同的乐器和音调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推动了对于影片的解说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音乐和画面的结合中,充分地体现出狼来了的时候人物内心的变化,使影片的情节发展和音乐节奏紧密联系。

图1 《彼得与狼》

3.声画对立

声画对立是指声音和画面在气氛、情感、内容或节奏等方面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关系,二者在相反、对立的关系中,通过互相的反衬作用,给人很强的艺术效果,深刻揭示主题思想。它有多种表现方式,可以用轻快欢乐的音乐从反面衬托出人物内心的难过。比如动画片《千与千寻》,在片子一开始汽车上的场景,运用的是轻松的音乐,这与小千当时的叛逆情绪形成了对立,呈现出音乐与画面内容之间的冲突。通过这样的音乐更能衬托出小千不想要搬家的悲伤情绪。也可以用音响营造出的效果与画面形成对比。比如在《冰河世纪》中,猛犸象在出现幻觉的时响起的音效,使它的心理活动和画面中剧情的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动画内容的神秘感,激发了观众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声画对立更多的是声音和画面内在联系的体现,也更多地把想象空间留给了观众。

图2 《千与千寻》

三、声画结合在动画中的作用

1.增强幽默感和新鲜感

动画对于视听语言的运用来源于电影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但又有其自身的艺术处理特点。画面是声音的具象化显示,声音是画面更富生命力的体现,声音与画面两者珠联璧合,形影不离。随着音乐在影视行业中越来越高的地位,在动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能够使动画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猫和老鼠》至今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它的内容幽默风趣、角色形象生动活泼,由于故事内容简单并且很少有对白,便是用音乐来表达故事角色的心理活动,音乐、音效和画面巧妙配合,加上角色滑稽的动作,给观众带来了十足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还有动画电影《龙猫》中的音乐,把观众带到了一个欢快有趣的童话世界。在这样享受着美好的同时,也将龙猫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图3 《龙猫》

2.表达人物情感,烘托场景氛围

在动画中,难以用言语或动作表达人物情感时,难以用场景烘托氛围时,就体现出了音乐的重要性。音乐能够加强人物感情的强度和深度,不同的音乐与之相匹配的画面相得益彰,使观众在音乐的渲染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动画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在《狮子王》中,特别邀请了音乐大师为之配乐,在以主题音乐为主的同时,根据故事情节以及画面的呈现情况,运用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演奏方式,呈现出了非洲地区的自然力量、万兽群奔的宏大气势以及影片中的思想情感。这种烘托氛围的方式夸张又不失真实,带来震撼的同时又得到了观众的强烈认同,带动着观众的情绪。动画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替父从军时,音乐的旋律婉转悠扬,再配合击鼓的声音,表现出了花木兰哀伤、彷徨和悲痛的心情。通过音乐展现了人物丰富的个性和情感,带动着观众充分感受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3.突出强调角色形象

声音和画面的结合还能塑造角色形象。动画中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这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给角色配音是表现角色性格特点的重要手段,通过角色之间的对白或者内心的独白能够使观众直接地了解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在动画中,独特的角色造型当然也要有着与众不同的声音,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师父太乙真人和反派角色申公豹,他们各自本身在形象上就有很大反差,又赋予了极易识别的配音,再加上优秀配乐的支持,加深了观众对影片内容以及角色的印象。而《蒸汽船威力号》中,则是利用音乐这一元素,很好配合了角色动作的夸张性和滑稽性,如果没有音乐,它的幽默感便很难表现,观众们也不会有惊讶和兴奋的感受。因此,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形象匹配合适的音乐。对于沉着稳重的人,运用低调沉稳的音乐;活泼开朗的人,运用轻快欢乐的音乐;大义凛然的人,运用气势磅礴的音乐。不同的音乐性质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丰富动画角色关系。

4.加强动画情节的连贯性

音乐也有着很强的叙事性,当动画中的人物没有对白的时候,就需要音乐表达内心的活动,并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当人物有语言交流的时候,音乐就可以用来衬托人物的情感和渲染人物对话间的深意。因此,音乐和对白都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例如,在动画作品《萤火虫之墓》中,哥哥面对妹妹关于妈妈在哪里的追问,既无法说出真相,又难忍悲伤情绪,只好以简短的两句话蒙混过去。就在此时,悲伤的旋律响起,带出了哥哥的悲痛的情绪,使观众感同身受。迪士尼的许多动画也能体现出音乐在动画中的连接情节的作用,如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一开场便用音乐作旁白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故事的背景,提前把观众带入剧情,为之后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四、总结

在动画创作中,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是最有力的表现因素。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中,好的创意和主题内涵不仅仅是通过画面传递,还必须要加之以声音的运用,声音的合理运用能够极大的提高作品的观赏性,能够对于不同的片子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增强故事情节的表现、观众的感染力以及很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声音与画面不可分离,动画创作者要做到精准的把握和应用声画关系,推动动画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动画音乐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奇妙的“自然音乐”
我的动画梦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动画总动员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