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产业视点(2020年6月)

2020-07-23

物联网技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智能网北斗

6月1日

首个国家级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互联网平台运行

由国药集团发起成立的“中资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体系互联网有限公司”6月1日在京揭牌。这是首个国家级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一体化运行互联网平台,旨在着力弥补医疗医药应急物资保障的短板。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决策部署,中央企业理所应当落实落地,担当“排头兵”重任,并形成合力。

6月3日

国家级区块链漏洞子库上线

6月3日,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正式上线区块链漏洞子库CNVD-BC(https://bc.cnvd.org.cn/)。CNVD区块链漏洞子库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营,当前已收录区块链相关漏洞247个,其中高危漏洞60个,中危漏洞173个,低危漏洞14个。

6月4日

阿里达摩院推出软硬件一体自动驾驶定位系统

达摩院自研高精定位系统完成最新一次迭代,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紧耦合算法,实现了不依赖GPS信号的厘米级定位。该系统已部署于达摩院无人物流车队,通过软硬件一体化设计,以10%的成本达到业界领先定位水准。主流的多源融合定位技术分为松耦合和紧耦合两类,前者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融合;后者先对传感器原始数据作融合,再进行集中计算,效果更好,难度也更高。达摩院正是采用紧耦合算法,实现GPS、惯导、轮速、相机、激光雷达等多模态传感器的融合,用低精度的传感器实现了厘米级定位,且在没有GPS信号的隧道、地库等场所定位系统也能正常运行,摆脱了对RTK的依赖。

6月5日

大唐高鸿与湘江新区签署车联网商业化应用战略合作协议

大唐高鸿与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立足华中,全面聚焦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产业生态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并最终实现大唐高鸿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产业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6月6日

安徽铜陵:首台自动驾驶插秧机投入运行

2020年6月6日,农技人员在安徽铜陵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公司稻田里运用北斗高精度自动驾驶插秧机插秧。

当日,安徽铜陵市首台北斗高精度自动驾驶插秧机正式投入农业生产。北斗高精度自动驾驶插秧机是利用北斗定位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对传统插秧机进行智能升级改造而成。农技人员在触摸屏上完成各项参数设置后,插秧机上只需一位操作员即可同时完成插秧、施肥、喷药等多项作业,省时省力,作业效率高。

6月9日

航天云网西南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落户铜梁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刘磊)6月9日,航天云网西南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重庆工业互联网学院(筹)揭牌及签约仪式在重庆铜梁举行,未来几年内,铜梁将与航天云网携手合作,成立“航天云网西南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建设“智慧园区”、打造“重庆工业互联网学院”。

6月10日

Lutron推出智能木百叶窗 可以自动倾斜跟踪太阳光线

路创推出了新的智能木质百叶窗,其不仅可以电动开合,还可以根据每天太阳的位置智能调整角度。新的百叶窗帘在设置过程中通过手机中的数字罗盘进行配置,这样它们就可以根据安装的位置找出阳光的来源。板条可以在一天之内将自己倾斜到合适的角度,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眩光。Lutron表示,該系统还考虑到充分利用自然光,以及窗外的景色。它甚至足够聪明,以找出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而变化。

6月10日

全球最深地下5G网络开通

据深圳商报报道,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助力阳煤集团新元公司在地下534 m处完成全国首个煤矿井下5G网络的开通和优化,这也是目前全球最深的地下5G网络。

据悉,5G煤矿专网的开通将助力矿井监测监控安全、高效、可靠,推进矿井无人化、矿井透明可视化、矿井万物互联、矿井设备远程协同运维,推进煤炭行业智能升级。

6月11日

赛轮轮胎发布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

赛轮轮胎官方公众号6月11日发布的消息,全球首个投入使用的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平台当日正式对外发布。赛轮“橡链云”平台的发布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融合,实现产业链核心业务的一体化、平台化、多元化运营,形成一个“开放、共生、共赢”的生态系统,推动橡胶产业提质增效。

6月12日

“北斗+智慧城市”让漳州开发区防汛更智慧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刘铭明 通讯员许小燕)6月12日,漳州开发区举行2020年防汛应急演练,模拟强台风登陆带来强降雨引发人员受困和内涝等险情,演习指挥部通过“北斗+智慧城市”系统有序组织抢险救灾,完成各项预定任务要求。

6月15日

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正式发布

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行业人才评价标准 《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人才中心组织的专家标准评审,6月15日正式全文发布。

该标准由国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牵头,航天云网公司(主笔)和中国信通院负责,十多家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编写。标准根据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和工业互联网体系及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8个方向(网络、标识、平台、工业大数据、安全、边缘、应用、运营)共设置41个岗位,标准按照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提出了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素。

6月17日

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智能网联汽车标委会成立大会在相城召开

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智能网联汽车标委会成立大会在苏州高铁新城举行。300多位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的嘉宾相聚阳澄湖畔,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共谋创新发展,共话美好未来。近年来,苏州相城把智能驾驶作为

“六大未来产业”之一重点培育,集聚了智能驾驶相关企业61家,建成总长

8.4 km的一期智能网联公共测试道路,颁发了苏州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路测牌照和14张示范应用牌照,成功获批“江苏省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逐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更具密度、基础投入更具力度、产业平台更具高度、应用场景更具广度的发展局面。

6月21日

我国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时速600 km

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时速600 km高速磁浮试验样车21日在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按照计划,时速600 km高速磁浮工程样车预计在2020年底下线,将形成高速磁浮全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6月22日

上海金山区食品智能化追溯体系纳入“智慧城市”建设

金山区聚焦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大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数字经济、网络安全六大重点建设领域,出台《金山区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实施方案》。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智能化追溯体系的建立实施作为重要一环被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企业利用平台对产品生成追溯二维码,实现“一物一码”,为每个食品建立一张“出生证”,用于采集食品仓储过程中的环境指标、进出档案、物流信息,保证食品原辅料来源可“查”、生产过程可“控”、销售去向可“追”。

6月23日

韩国研制出核酸检测采样机器人,医务人员和患者不直接接觸

【环球网报道】韩联社援引韩国机械研究院23日消息称,大邱融合技术研究中心和东国大学研究组成功研发一款机器人,能够实现医务人员远程从患者的上呼吸道采集核酸检测标本。

报道称,该机器人大体上由医疗团队操作的“主机”装置和与患者接触的“子机”装置组成。装有可从鼻子和嘴中提取样本的一次性棉棒的“子机”装置,会根据医务人员操控的“主机”指令,上下左右或者旋转移动。

6月23日

高德打车联合文远知行上线Robotaxi

高德打车和自动驾驶出行企业文远知行WeRide达成合作,正式上线Robotaxi服务。即日起,身处广州的乘客,通过高德打车可以一键呼叫使用,首月免费乘坐。

本次上线的文远知行Robotaxi运营范围覆盖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心区约144平方公里,已开放上下车点近200个,运营时间为早8点至晚22点。车辆对外开放运营,乘客无需提交申请或审核资格,单车建议同行乘客不超过3人。车辆内会配备安全员,双重保证运营安全。乘客打开高德地图,使用打车功能,如起终点在Robotaxi上下车点范围内,即可选择“文远知行”,呼叫乘坐。

6月27日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启动

中新网上海6月27日电(记者 缪璐)行驶、转弯平稳,遇红灯减速缓慢,还能提前避让行人……滴滴自动驾驶车辆已经表现得像一位“老司机”。上海首批智能网联汽车27日首先在滴滴APP上开放体验服务预约,滴滴自动驾驶率先落地嘉定,标志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启动。

6月30日

成功定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之星传来喜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30日讯(记者 姜天骄)6月30日下午,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在东经110.5°工作轨位,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的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专家介绍,定点成功相当于卫星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正式“开工”。目前,经过遥测数据判读,星载基准频率合成器、原子钟、导航任务处理单元、星间链路等载荷设备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号正常。接下来,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编入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大家族”中。

猜你喜欢

智能网北斗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交通运输部:扩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北斗时钟盘
展望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未来出行无限可能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北斗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