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史料对高中历史教材的补充作用

2020-07-23李杨生

神州·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理解史料

李杨生

摘要: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因篇幅所限,重要历史事件往往以大纲式的主干知识呈现,容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需要补充必要的史料,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而博物馆史料是重要的史料补充来源之一。

关键词:历史教材;理解;困难;博物馆;史料;补充;历史解释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因篇幅所限,重要历史事件往往以大纲式的主干知识呈现,容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文中,仅仅在最后一段正文(第11页)中提及:“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仅仅103个文字,很难把明清两朝瓷器外销的历史交代明白,老师学生也很难据此在脑海里还原成一个比较生动形象的片段。至于明清两朝丝跟茶等产品的对外贸易,课文更是没有具体提及。这一部分内容要补充一些史料才能更好讲明白。

本次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历史科举办的“广州十三行和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专题教研活动,参观十三行博物馆,有瓷器、图画、奏章、丝绸、工艺扇以及广式家具等,大大丰富了关于十三行时期的对外贸易史料。使得一线教师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完好的历史文物富含史料价值,可以非常有效地辅助高中历史教学,达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理想效果。

在日常课堂教学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补充史料,进行实证,帮助完善历史解释

一、关于广彩瓷器展览品

仔细参观,发现在十三行展览的瓷器当中,大致上有这三个特点,可以补充到教材:

1、早期(指16-18世纪,因为清朝以前中国瓷器绝对领先世界,参看教材文艺复兴《群神宴》)外销瓷器一般是充满中国特色的,不论器型还是图案风格,都是纯粹中国产品。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瓷器在国外居于卖方市场地位,属于供不应求的奢侈品,完全不用考虑销路问题。同时这一时期,西欧各国对中国文化持欣赏态度,以收藏中国工艺品为荣,上层社会以此为时髦。

下面这段记载可以佐证上述观点。“1602荷兰捕获葡萄牙商船“圣亚哥号”将大量瓷器带回荷兰,1604年荷兰又劫掠一艘葡萄牙商船“卡塔琳娜号”,将船上10万件瓷器在阿姆斯特丹公开拍卖,法王亨利四氏与英王詹姆斯一世都购买到了各自喜爱的瓷器。欧洲对中国瓷器需求与日俱增。”

——张晓宁著《天子南库——清前期广州治下的中西贸易》

2、第二阶段,出口瓷器在器型上还是以中国传统造型和风格为主,在绘画上开始有了西方风格,最典型的就是添加西式人物和风景、包括西式帆船乃至西方某个家族(比如洛克菲勒家族)徽章标记。这个情况的出现,说明西方已经开始仿制中国的瓷器(教材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11页最后一句:从17世纪起,欧洲国家陆续开始生产瓷器),只是在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工艺水准上还不能跟中国相媲美。所以,中国的瓷器才在图案风格上向西方靠拢,这是为了加强中国瓷器的终端竞争力,也体现了清代商业竞争思想的发展。

3、第三阶段,不仅体现在图案风格上,尤其是器型上和设计用途上都体现西式风格。可以说,整个瓷器都是为了西方人日常生活中使用来设计制造,反倒是中国图案和色彩成为了点缀,成为了体现这些瓷器来自中国的标志。跟第二阶段相比,恰好掉转过来。

二、各类奏章、表格数据、油画之类

限于教材的容量,尤其是古代史容量只有4课书,小容量里面挤进去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可谓字字珠玑,教师往往要添加很多图片和文字来完善历史解释。而我们一线教师由于工作忙碌,很难有时间去浩如烟海的史料当中查找有用的资料,这就使得日常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如今,十三行博物馆馆藏一手史料刚好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下面我举几个例子说明。

1、补充材料完善知识体系。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二当中,在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文中,仅仅在最后一段正文(第15页)中提及:“清朝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这一段在实际教学当中,估计也很少老师能精确说出哪一年海禁?哪一年广州对外通商?十三行又是怎样“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

博物馆《十三行从历史中走来》简介,可以快速清晰梳理出广州对外贸易发展简史,准确性比教师自己搜索资料更高。据此,我们可以清晰知道清朝粤海关设立的细节:

1)“清順治十三年(1656)朝廷颁布禁海令,但广东海上贸易禁而不绝。康熙二十三年(1684)取消海禁,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期中粤海关(今海珠广场西侧),拉开十三行辉煌历史的序幕。乾隆二十二年(1757),朝廷只保留粤海关独家管理对欧美贸易事务,广州成为海上贸易大港。”

2)粤海关税收是清政府重要财政收入。出口商品量固然有限,但是所创经济利益却是丰厚的。博物馆油画《粤海关》下面还有一句介绍:粤海关具有征收关税和为皇帝采办贡品双重职能。这一点,可以补充对清朝广州海关的职能认识。

必修二教材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14页)只简单叙述了唐朝宋朝的海上贸易,用一段历史纵横来叙述元朝市舶司管理法则,缺明清海关记载。博物馆这些史料细节,可以实证清朝海关设立和发展过程,补充完善课本知识体系的不尽之处,增强历史解释,方便学生构建粗浅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

2、补充图片、原始文档或者实物,眼见为实。(其实瓷器部分也属于眼见为实)

如果补充《1757乾隆下令通商上谕》复制品图片上课展示,可以很清晰很震撼地让学生了解乾隆皇帝为什么只留粤海关对外通商?见到历史文稿史料那种震撼性,绝对比我们看印刷在纸上的冷冰冰文字强烈得多!一瞬间就神往了,感觉进入历史当中,身临其境。仔细阅读上谕中几句话“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押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如此办理,则来浙番船永远禁绝。不特浙省海防得以萧清,且与粤民生计并赣韶等关均有裨益。”很快,可以发现乾隆帝所谋不过是“浙省海防得以萧清”罢了!这一点可以补充教材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18页)倒数第二段,原文讲述清初海禁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及“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现在我们可以增加“害怕西方殖民者滋扰侵略”这一点。清初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显而易见。有力佐证了清朝统治者采取消极海上政策的虚弱之处。(见图)

就在乾隆下令只许广州通商的1757年,有外国商人来广州定制了私人纪念性的大碗,我们姑且命名为《1757洋人远航图大碗》,如今已成为最好的历史见证。

我们采用香港艺术馆所藏19世纪初绘制的油画《粤海关》为证,可以在教材瞬间可以眼见为实,形象了解粤海关当年的雄姿,胜过文字描述百倍。学生很快就穿越时空回到了清朝时期,能大大提高课堂气氛。

比如采用《1816年美国“Canton”号双桅船的船身尺寸及缴纳税费文件》《外洋船牌》复印件图片,可以直观了解当年来广州的外贸商船是怎样管理和收税的。

补充博物馆展示的图表,从商行列表到进出口关税收支。可以再现当年十三行的繁荣景象,有细节有血肉,不再是一句话凭空想象。

三、补充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

这一部分,在人教版教材里面没有涉及,一线老师上课时候也不太可能涉及太多。一则时间不够,二则操作起来太困难,要补充东西太多。博物馆有着大量实物展示,我们可以拍照当史料做个补充。

1、工艺技术方面日、用品装饰品风格上中西合璧,互相交流。

2、东西方文化交流,互相影响。

如中国古典经籍西传,汉学西传,儒家思想对德国哲学的影响,中国重农主義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中国医学、绘画、建筑等西传欧洲。西方英语传入,西医传入,绘画建筑工艺传入。

3、矛盾与冲突

中西方文化观念不同导致欧美国家与清政府在贸易体制、司法外交、宗教传播等方面冲突和矛盾日益激化。其实在早一些时候马戈尔尼事件就足以表明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了,乾隆帝只留广州一地通商只不过延缓了这种冲突。一旦中国势弱,这些冲突就成为西方侵略中国的接口或者引子。近代中国的屈辱史表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客观存在的,国家强大才能保持独立和尊严,我们应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

根据教学所需补充适当史料是一项长期的探索,博物馆史料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让我们大家一起不断努力,发掘更多宝贵的史料完善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理解教材。

参考文献:

[1]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内展示的图片、实物资料及历史文档的复制品。

[2]张晓宁著《天子南库——清前期广州治下的中西贸易》

[3]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理解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从未知到已知: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