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公园景观生态保护的营建策略研究

2020-07-23田贞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策略

摘    要:本文针对自然湿地不断锐减、人工湿地也存在种种问题的现状,着重讨论了加强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的保护策略。文章以为,水体、植被和建筑设施是湿地公园的三要素,所以我们可以分别从此入手,针对性地进行治理保护,最终从整体上增强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策略

引言:

湿地是指天然存在或者人工建设的、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或者咸水的泥炭地、沼泽地和水域等。它与人类的关系紧密,因其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被誉为“地球之肾”。然而,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逐步加强,致使湿地逐步退化甚至消失。针对这一情况,人们提出湿地公园的概念,希望人工打造的湿地公园能够缓解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因此,在我国,湿地公园已经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经成為业界工作要点的一部分和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湿地公园景观生态保护的问题

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的湿地公园建设的起步是比较晚的,2005年,我国第一个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此后湿地公园在我国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3月底,我国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已经达到901处。这些湿地公园美化了自然景观,为人们放松游玩提供了一个良好去处。然而,由于我国的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湿地公园面积骤减

由于经济发展理念的落后,我国的生产建设活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侵占湿地面积、破坏湿地环境的行为,如在湿地中修路和采砂。此外,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的功能认识程度不够,只是将其视之为简单的荒地而加以围湖造田,造成湿地的面积越来越小。2014年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湿地总面积 5360.26万公顷,相比于十年前的第一次调查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为8.82%。

(二)湿地环境污染严重

一段时间以来,落后的经济发展理念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需求间产生了一定冲突。大量生产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湿地,造成湿地水质迅速恶化,严重污染了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农业的化肥残留也大量进入湿地,造成湿地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爆发,屡屡出现赤潮现象,进一步恶化水质,造成湿地生态物种的明显减少,最终导致湿地的自我净化能力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二、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要想对湿地公园景观加以保护,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湿地公园所包括的内容,这样做便于针对不同的主体特点制定出不同的保护战略,从而加强保护的效果。一般来讲,湿地公园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水体、植被和建筑设施。

其一是水体。水体是湿地公园的基础,包括水质和水体景观两个构成元素,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体景观效果,而水体景观分为水体形态,如水的流动速度,和水岸线的形状。

其二是植被。植被是湿地公园的“皮肤”,和水体共同构成湿地公园的主体。在湿地公园中,植物主要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种,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具有装饰景观和净化水体的作用;陆生植物包括湿生、中生和旱生植物,可以配合水生植物增强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

其三是建筑设施。除了自然景观外,湿地公园是人工建设的产生,所以必然存在着一些人工设施,最典型的就是建筑、道路和其他设施。为了满足游人休息的需要,湿地公园经常会在一些风景角度较好的地方建造一些廊亭,并且尽量地与周围环境风格保持一致,将其做成类木样式。

三、湿地公园景观生态保护的方法

湿地公园虽然以自然景观为主,但在建设时,其布局和构成等很多方面都加入了大量的人为考虑。所以,在建设阶段完成后,人为地干预保护公园是比较可行的,其难度低于自然湿地。为了保护湿地公园的景观,可以从上文所提到的水体、植被和建筑设施三方面入手。

(一)优化水体

相比于自然湿地,湿地公园的人类活动比较多,很多也靠近经济发达的城市。所以,容易接触到污染源。为此,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建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后续对水体的保护,尽量保持该区域水的自然状态。另一方面,要定期地检查水质,并疏浚淤塞的河道湖泊,清楚垃圾和保证水的流动性。此外,还要规定附近地区尽量避免出现工厂,并禁止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通过种种措施,为植物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优化植被

首先应该以水生植物为主,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大量种植挺水植物,来增强湿地水中的观赏性。其次,也要重视湿地岸边的陆生植物栽培,通过陆生植物构建植被防护带,一方面优化景观,让水中与岸上交相辉映,富有层次;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植被生态系统,让水生植物得到类似自然的环境,减少人类的干预。

(三)优化建筑设施

除了加强自然景观的建设外,人文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予以注意。笔者以为,对于湿地公园而言,为了实现生态保护,应该秉持尽量少建人工建筑物的原则,只在一些适合观测风景的地段建设一些功能性的建筑和设施,如休息的亭子和必不可少的垃圾桶。此外,在建筑的风格和材质上,也应该尽可能地贴近自然,选择比较自然的、污染较少的材质,同时建筑风格注意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结语

对于目前湿地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从水体、植被和建筑设施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实施相应地保护措施。总的来说,湿地的生态保护是湿地景观资源赖以长久存在的基础,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治理举措。

参考文献:

[1]王锦旗,郑有飞,王国祥.城市小型湖泊生态修复方式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04)

[2] 吴后建,但新球,舒勇,邓侃.湿地公园几个关系的探讨[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1(02)

[3] 焦丽,严军,高永根,田树萍.自然式人工湿地的营造与作用[J].中国城市林业. 2011(02)

[4] 邓侃,但新球,王隆富,吴后建.我国湿地公园的主导功能与建设要求[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1(01)

[5] 杨利民.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应用——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 2011(03)

[6] 翁白莎,严登华,赵志轩,张诚,王刚.人工湿地系统在湖泊生态修复中的作用[J].生态学杂志. 2010(12)

[7] 刘晓嫣,李轶伦.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研究——以上海青西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为例[J].中国园林. 2009(08)

[8] 徐晞,刘滨谊.城市过水区复原·湿地修复·湿地公园建设的三位一体——美国拉斯维加斯城市过水区湿地建设的启示[J].中国园林. 2008(05)

作者简介:田贞(1985.9—),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人,辽宁传媒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策略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