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2020-07-23蔡雨濛

石油研究 2020年6期

蔡雨濛

摘要: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和运输的进行,后期油田能源减少现象逐渐发生,为了提高油田开发利用效率,采取挖掘防效率措施是必然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粗暴地打水压压裂、堵水、酸化等技术,提高油井的产量,降低综合含水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帮助油田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基于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挖潜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石油市场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国外石油市场。国内许多油田有单井日产量减少、水分增加、原油单井产量明显减少的趋势,但仍有水库内50%以上的可恢复储量,合理有效的剩余石油开采是各油田的工作重点。

1剩余油分布模式

根据对韩·达·马里先生(1995年)和刘·凯·泰先生(2000年)水库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研究,总结了总剩余油在水库内分布的情况。油田堵水期间剩下的油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留在水库里[2-3]:砂体边缘区域:水库砂体都是不规则的大砂体,如有边缘且未被屏蔽分割的采石区域形成的油区。浸水残留区域:由于水池的异质性,水库“用舌头”泛滥,形成残留区域,或有不这样的区域,这种区域一般是水性下降或表外膜。井网缺失区:水库砂体井网分布控制有限,因断层而难以控制井网的部分形成了停滞区。因为注射采矿系统的不完全或井之间的分流线部分也形成了停滞区域。结构死角带:储层结构由断层和微结构起伏形成的高部位和叠层储层的上部砂体形成停滞区。其他停滞地区:由于杨云律油层的上层物理特性大不相同,上层仍有原油。层内及层间低渗透分离子宁的存在导致注入水未传播区。

2剩余油分布的主要特征

剩余石油的分布以平面形式主要以窄带或孤岛形式分布,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断层角区、大断层区、岩性变化区等。另外,剩余油分布在低渗透层,低渗透层物理特性不好,给开发带来了困难。剩余油分布特征一般可分为连续片状剩余油和分散剩余油两类。其中,片状剩余油占空位较多,分散的剩余油占空位较少,这是最大的区别。

3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做法

(1)计算注水井各小层的吸水和吸水半径。注水井实施吸水剖面测试的井,根据吸水剖面测试结果,分割各小层的吸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不能进行吸收剖面测试的井根据辐射厚度和累计注水量划分为KH值,最终计算结果显示在各小层的沉积相地图上,绘制了初步沉降。(2)确定油井各小层的水分饱和度。第一步,根据历史地质测量实施情况,按其拍摄厚度划分为KH值,累计石油生产、水生产,同时,结合当前和过去的生产历史,显示出各砂岩组的大致堵水情况,根据水的方向,对应于各砂岩组的沉积相图。(3)绘制每个小楼层的浸水草图。以上三项业绩与历年的电解释资料、各砂岩的同厚度图相结合,绘制出出差61、张62、张63岁砂岩的泛滥地图。(4)修改每个小楼层的浸水草图。在绘制淹没草图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和监视数据,因此存在一些错误,需要修改前期上午的草圖。第一阶段再拆分吸水量:通过分析,各小层注水井组一线油井产生了相当高的水分或强的洪水,但该油井可能不受其他注水井的影响。通过历年吸水剖面等资料,这口井没有吸水,或吸收量少,因此,必须重新划分该注水井纵向的小层的吸水量。第二步是再划分油井小层间水分饱和度。油井位于输液井的主要有效方向或主要裂缝方向,输液井的注水量比较大,但要细分各小层油井水分饱和度过低的部门和纵向的水分饱和度。

4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油田剩馀物的分布不是单个因素,而是在油田开发、油层可回收储量开发、不同置换能量的使用和产量等领域各不相同。结合发展条件,剩馀石油的分配将产生最终结果。结合地质因素和油田开发因素,分析了剩馀燃料分布情况,了解了各石油地区剩馀石油储量的分布情况,采取了最有效的采伐措施,提高了油井的生产力,满足了油田的生产需求。出现故障的区域或油层边缘有更多剩馀油。对于注射成型和生产系统中不完整的油井区域,剩馀的油将注入到水的未展开区域。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具有不同的沉积层、不同的剩馀油分布、控制油罐轨迹以及在水不到的地区存在大量剩馀油。油层洗得不太浓,剩馀油含量丰富,油层洗涤强度高,油层阻力减小,油井进一步开采油类,剩馀油量相应减少。对于油田的所有开发因素,生产系统的完成直接影响剩馀油的开发。储油层离集水池的距离很小,油层富馀油,油的剩馀部分没有被替换,与水驱的发展相比仍留在油层上。只能采取技术措施来吸引潜在的生产增长,以增加油田的利润率。利用油田开发的各种数据分析油田的生产状况,确保遵守剩馀的石油交通规则。高含水量剩馀油的分布与油田注水直接相关。该层剩馀油的分布是根据储藏层微观结构的较高比例、楼层附近的石油分布、石油结构的边缘、水的固定面积以及剩馀油的较高比例计算的。

5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发展趋势

剩余油石油分布的研究是国内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艰巨任务。对当前研究方向的综合分析及以下趋势。准确计算剩余饱和度和剩余油的准确位置至关重要。单领域深入研究是对基础数据进行更精确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的基础,特别是在微观存储层面。采用大型仿真模型在多个领域结合新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研究的趋势。结合微观和宏观经济体系,通过宏观经济现象验证微观纪律,准确分析过剩分布格局,从而实现提高燃料效率的目标,从而在宏观层面促进微观纪律。

结束语

目前我国油田开采主要采用注水方式,高含水期开采,会发现剩余油明显低。高含水期剩余油平均有38%的采收率,开采潜力较大,但其分布复杂,不利于提高剩余油的采收率。因此,要加强在高含水期挖掘剩余油的潜在技术,有效提高油田的开发潜力。

参考文献:

[1]皮彦夫,刘丽,刘振宇,刘金鑫,戴志鹏,郭轩.运用分形理论确定水驱剩余油分布及运移规律的方法[P].CN108843311A,2018-11-20.

[2]刘丽,皮彦夫,刘金鑫,郭轩,戴志鹏.运用分形理论确定基质-高渗条带功能型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及运移规律的方法[P].CN108678738A,2018-10-19.

[3]邢晓霞,刘永河,姜玲玲,祁爱平,王芮,邢立平.羊二庄油田河流相储集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J].录井工程,2018,29(03):101-106+116.

[4]王俊.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砂体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