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2020-07-23李小丽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

李小丽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的福祉,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随着我们可利用资源的不断匮乏、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系统逐渐退化,我们更要树立起尊重、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保持 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 战略定力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加快体制建设,谱写中国发展新篇章,要建设以自然、人类、社会、和谐共存、良性循环、全面共同發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更是人类为保护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丰硕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完美总和。是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过程和全方面的系统建设工程,全面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繁荣状态。

十八大之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和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趋势继续稳中有升,为以后我国推行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结构框架为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结构保障。

一、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应该遵守的共识。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积极促进这一理念的实践。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伴随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我国对于保护生态文明的理念也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中首次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更进一步拓展了上述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新理念,使得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彻底从主观认识层面扭转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重视、对其战略地位不敏感的被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地提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要判断准确,战略上要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要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在此号召之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五位一体的建设方针也明确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拥有着和经济建设一样的地位[1]。保持和加强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在我国得到了制度和形式上的双重保障,无论今后面临如何严峻的考验,即使经济发展因此受到了掣肘,我国也会坚定不移地实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基本国策。这一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中,必须咬紧牙关,越过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这个难点。这是我国的政体所决定的,也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理念的实质化和具体化。

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思想根基

信念是一种来源于普遍共识所带来的积极态度,是坚持一件事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个努力过程中,信念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是尤为重要的。形成这样一种理念,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牢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基本决策的认识和共识,以此用来抵抗因一时不利而情绪化作出决策从而做出损害自然环境或者出现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基本国策的决定[2]。

当然,树立这样的一种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客观现实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从逻辑上看,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其提供有利的思想支撑,就要克服一些根深蒂固的老思想、老传统,用生态文明概念替代以往的非生态文明理念。这其中最应注意的就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传统思维模式,人们受这些观念的长期影响,即使自己心中已经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依然很难自觉地将自己的思维跳出思维定式,无法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文明,为破坏环境的行为留下可以操作的空间。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根深蒂固的理念还会和已经树立起来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冲突,而生态文明理念在实践中往往落在下风,即使两个概念处于互相持平的阶段,人们也会经不住经济利益的冲击而放弃眼前的环境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必须作为新时代我们党必要的领导思想,让其自然而然地融入党的思想,自然成为党建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为巩固生态文明理念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石。除此之外,还要把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群众成为生态环境的拥护者、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让其成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外在保障。

三、结合法治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这种内在动力转化为外在的定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这个过程仅仅靠党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人民树立起相应的长期的意识,使得生态文明理念大众化,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钻群众的空子,趁机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

进程。

在上述所说的过程中,除了在以温柔手段引导群众思想转变过程的基础上,还要用法治的手段震慑一些宵小之徒。法治作为治国之重器,其不同于法制,他注重德法兼备,既有法律的强制性,又有道德特有的说服性。以良法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推动环境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法制制度。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可靠的保障[3] 。

近些年来,以环境保护法为首的环保型法律不断出台,填补着我国有关法律区域的空白。从资源的产权分配,到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保护制度,完善的环境保护体制,完善的环境监督体制,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均有涉及,可见不久的将来我国以环境保护法为首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将形成强有力的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四、总结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越过这座高山,排除眼前一时的艰难险阻,持续保持战略定力,跟随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努力奋斗让祖国的天蓝、山绿、水清、环境优美,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红心.新时代中国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之路径[J].嘉应学院学报,2019,37(04):43-48.

[2]赵海月,赵晓丹.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J].人民论坛,2019,

(23):74-75.

[3]马桂英.保持战略定力走绿色发展之路[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9,(05):22-23.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