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经济思想与企业共享发展

2020-07-23王晶

现代企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平理念企业

王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石,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企业强则国家强,要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发展理念,只有在企业层面推行共享发展,才能加大人民实现共享的程度。因此,深入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以人为本的共享发展理念,并探索如何将共享发展的新思想应用在企业中,对实现新时代共享国家发展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一、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后40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但与此同时,这种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暴露。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及居民自身等原因,致使一部分人未能同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据有关资料,中国最富的10%人口掌握了全国64%的财富。从2000 年起,我国的基尼系数就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贫富差异警戒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医疗、就业等各方面的不平等,这已成为中国和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也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抓手。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也在加速变化,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捍卫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百般阻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生产、国际贸易、投资和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享发展理念把中国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调动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要素,激活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总书记说,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发展,发展的宗旨就是让人民满意。这种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的深刻理论探索和生动实践。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伟大战略构想的提出,是更高层次、更广视野下的共享发展,让中国在积极承担世界发展大国责任的同时,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贡献了中国力量。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历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義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发展为什么人、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体现了发展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同时,表达出分配正义的目的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要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共享发展理念深刻阐明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基础,将之与中国实际、时代潮流、群众期盼紧密结合起来,主张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所有人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参与者、促进者和受益者,并倡导所有国家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共享发展理念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现在,要让剩下的人也富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高质量发展生产的同时,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不但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也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通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等多种措施政策,积极推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缩小收入差距,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科学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路径。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要以公平正义来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同时党中央采取一些列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要实现共享发展就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应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作出有效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企业如何走共享发展之路

1.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为企业员工参与共享指明了方向,把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到企业实践中。在企业中,“以人为本”就要求企业经营把员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目的。企业在实施共享时要把员工的需求放在首位,有些企业觉得,我只要给员工高工资就可以了,却忽视了员工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员工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对工作的要求就不仅仅是为了收入,他们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需求,例如个人的职业发展、领导同事的认可和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好的企业共享发展,应充分考虑到员工年龄、岗位、偏好等自身差异及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分享措施,从而增加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全面共享。全面共享的首要原则是全员共享。“共”指所有一起,就包含了全体员工,不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不论是核心员工还是一般员工,都能分享企业发展成果,而不是只有少数员工或部分员工。首先要更多更公平地照顾到一般员工的利益,从而避免企业发展成果分配向资本要素所有者和核心员工过度倾斜。其次是全过程共享。员工不仅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享,还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或决策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企业中的信息传递速度,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有效监督约束管理经营者,还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缓解劳动关系增加企业凝聚力,让员工成为企业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而不是一个“打工者”。

3.共享与发展并重。企业共享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共享的物质基础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价值创造,只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才能使共享发展更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样员工共享机制越完善,越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利于企业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必须注重员工利润分享与企业未来发展之间的平衡,既不能因为员工分享较多的收入,占用扩大投资和再生产的资源,导致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停滞、亏损;同样,也不能因为员工分享的利润过低,造成企业效率低下,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减少,共享基础被削弱。要形成一种共同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员工“高水平共享”的目标。

4.公平与效率平衡。企业共享并不是让员工可以不劳而获,也不是要消灭员工的收入差距,企业共享的目的是所有人能够共同享有企业的利润,并通过共享提高普通员工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这就要求企业在共享時要综合考虑公平和效率两者的平衡。应尽可能杜绝同岗不同酬现象,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员工获得的利润分享差异不宜过大。同时,要给予低收入员工适当倾斜及扶持,让优秀员工通过传帮带帮助表现不突出员工,或共同享有更多福利缩小差距,以体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员工分享本质。

5.分步实施。企业的共享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会经历从不均衡、不公平到相对均衡和公正状态的过程。因此,需要调节和控制实现共享的节奏和程度。在共享主体方面,可以先让部分员工参与分享,再逐渐扩大至全体员工,例如企业年金,可以先将入职满一年作为条件之一,逐步将所有员工纳入共享中;在共享内容方面,可以先让员工分享企业利润,再逐渐增加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分享;在共享比例方面,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分享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实施不同的措施。例如企业在初创或扩张阶段,一般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盈利很少甚至可能是亏损状态,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这时候的共享要以发展为前提,员工可以通过股权分配等方式分享企业未来的收益。

6.完善制度。企业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规范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使共享有章可循公平公正。分享要有统一的标准,所有参与的员工都一视同仁,不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要有公开的制度,让员工清楚地了解分享的规则制度,并知道按照标准自己应该得到的分享结果;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共享信息及结果要全面、及时地向所有员工公开,接受员工的监督,保证员工的合理权益不受损害。

(作者单位: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公平理念企业
公平对抗
企业
企业
企业
怎样才公平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笨柴兄弟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公平比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