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化乳饲喂犊牛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0-07-23

中国奶牛 2020年6期
关键词:酸化犊牛瘤胃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畜牧兽医站,泰州 225500)

当下奶牛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犊牛健康培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犊牛培育是奶牛养殖业的关键[1]。犊牛因瘤胃系统发育不健全,角质化低,故鲜奶是主要日粮,犊牛几乎可从牛乳中获得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目前,牛场一般多采用人工定时、定温、定量饲喂鲜奶的方式饲养犊牛,该饲养方式费事、费工,养殖成本过高,且牛群日增重不平衡,不利于牛群质量提高及品种结构调整,故部分牛场已采用分群饲喂酸化乳的饲养方式。酸化乳易保存,犊牛可自由采食,节省人工,操作方便,有研究表明饲喂酸化乳能提高日粮转化率,改善犊牛健康,且成年后的乳产量和乳品质均有一定的提高[2]。本试验目的在探索采取酸化乳饲喂方式对犊牛采食量、日增重及腹泻率方面的影响,以探索更适宜的饲养方式,为犊牛健康培育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取初生体重相近的犊牛40头,按照出生顺序,以相同日龄平均分配的原则,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

1.2 酸化奶的制作

甲酸溶液配制:选用85%的甲酸按体积比进行1:9稀释,稀释时应将甲酸缓慢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甲酸中,以免甲酸挥发对口鼻 膜造成刺激。

酸化乳制作:酸化前将牛奶冷却至10℃以下,每升牛奶添加30mL甲酸溶液,边加酸边搅拌,充分搅拌后静置1h再进行第二次搅拌,酸化时间10~14h,让其充分杀菌,酸化过程中要进行搅拌以防牛奶分层,每天至少搅拌3次。酸化后测定pH值应在4~4.5之间,pH值偏低酸化奶的适口性差,pH值偏高杀菌效果不好,根据经验,理想pH值控制在4.2左右为好[3]。

保存:制作好的酸化乳可保存1~3d,饲喂前需适当加热。

1.3 饲喂方式

对照组、试验组1~3日龄的初生犊牛均饲喂初乳6kg/d以上。3日龄后,对照组采用 “定时饲喂常规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的方式进行饲喂,常规乳一天饲喂3次,奶温控制在38~39℃;试验组采用“自由采食酸化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的方式进行饲喂。分群采食,每圈10头犊牛。对照组、试验组饲喂设施均设奶嘴,犊牛自由饮水,60日龄断奶。

1.4 测定指标

1.4.1 采食量

每天记录对照组常规乳三次定时饲喂量与颗粒料的剩余饲料量,试验组的酸化乳与颗粒料的饲喂量和剩余饲料量,计算出每组的采食量。

1.4.2 日增重

试验开始前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犊牛进行第一次称重,然后在30日龄和60日龄各称重一次,根据测定的数据计算犊牛日增重。

1.4.3 腹泻率

试验开始后每天分别记录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犊牛健康情况,统计腹泻犊牛头数,计算腹泻率。

腹泻发病率=腹泻头数/总头数×100%

腹泻频率=∑腹泻头次数/(总头数×总试验天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喂酸化乳对犊牛采食量的影响

两组犊牛的牛乳和颗粒料平均采食量见表1(表中的液态奶分别表示对照组、试验组对应饲喂的常规乳和酸化乳)。如表1所示,在4~30日龄,试验组酸化乳采食量比对照组常规乳高出0.54kg/d(6.8%),差异不显著;在31~60日龄期间,试验组酸化乳采食量比对照组常规乳高出2.1kg/d(23.8%),差异显著。颗粒饲料采食量,4~30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1kg/d,差异不显著;31~60日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35kg/d,差异显著。说明酸化乳适口性较好,其气味及酸度可刺激犊牛食欲,不会引起厌食,但酸化乳的摄入过多会影响颗粒料的采食量[4]。

表1 对照组、试验组犊牛液态奶、颗粒饲料平均采食量

2.2 饲喂酸化乳对犊牛日增重的影响

对照组、试验组犊牛体重及平均日增重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1日龄的犊牛体重对照组和试验组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是在相同基础之上开展的,试验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30日龄的犊牛,试验组体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说明喂食酸化乳对体重增长有帮助;60日龄的犊牛,试验组体重稍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说明30日龄后饲喂酸化乳对体重增长效果不明显。在平均日增重方面,1~30日龄的犊牛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说明在早期发育阶段,酸化乳能有效改善犊牛生长发育,促进体重增加;31~60日龄的犊牛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说明颗粒饲料摄入不足会对犊牛后期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表2 对照组、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及体重对比表 单位:%

2.3 饲喂酸化乳对犊牛腹泻发生情况的影响

饲喂酸化乳对犊牛腹泻发生情况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饲喂酸化乳的犊牛腹泻发病率和腹泻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说明饲喂酸化乳能有效改善犊牛腹泻情况,提升免疫力。

表3 对照组、试验组犊牛腹泻发病率及频率 单位:%

3 讨论

3.1 饲喂酸化乳对犊牛采食量的影响

本试验是以小群饲养方式进行的,无法记录每头犊牛的采食量,所以采用记录每群累计采食量的方法,以计算平均每头犊牛的采食量。试验结果表明,4~30日龄的犊牛试验组酸化乳采食量高于对照组常规乳采食量,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颗粒料的采食量略低于对照组,且差异不显著,说明酸化乳适口性较好,不会引起犊牛厌食[5]。31~60日龄的犊牛,试验组酸化乳采食量高于对照组常规乳采食量,且差异显著;试验组颗粒料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对照组饲喂常规乳采用人工定时方式,而试验组酸化乳喂养采用保温桶自由采食方式,采食方式较灵活,且酸化乳适口性较好,气味及酸度会刺激食欲,增加采食量,造成犊牛过度依赖采食酸化乳,从而影响了颗粒料的采食量;而对照组常规乳的采食不能满足犊牛生长需求,需要补充采食大量颗粒料,所以对照组的颗粒料采食量远高于试验组。

但是由于犊牛的瘤胃发育跟饲喂方式与摄入的饲料有关,很多研究表明颗粒料会刺激瘤胃 膜的发育,如果缺少颗粒料的摄入,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瘤胃 膜和乳头的发育[6,7],所以,如何在饲喂酸化乳的同时不减少颗粒料的摄入需要进一步研究。

3.2 饲喂酸化乳对犊牛日增重的影响

牛奶酸化后气味能改善犊牛食欲,提高采食量;同时pH值的降低可以增加肠道有益菌活性,促进胃 膜发育,改善肠道环境,提高消化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犊牛日增重。本试验结果显示1~30日龄犊牛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以液态奶为主要能量来源的生长阶段,酸化乳能有效改善犊牛生长发育,促进体重增加[8]。对照组31~60日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组,说明31日龄后饲喂酸化乳的效果不明显,且后期颗粒料摄入不足会影响瘤胃 膜和乳头的发育,对犊牛后期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低pH值能有效防止酸化乳酸败变质,制作一次能保存3d左右,省时省力,但30日龄后的犊牛酸化乳摄入过量会降低颗粒料的采食,限制犊牛生长发育,影响日增重,这一点还需进一步研究。

3.3 饲喂酸化乳对犊牛腹泻发生情况的影响

腹泻是犊牛常见病之一。犊牛因为瘤胃功能不健全,胃酸匮乏,酶活性较低,牛奶温度低或不卫生等因素均会引发腹泻。犊牛腹泻容易导致脱水、酸中毒,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能导致死亡[9]。腹泻率代表腹泻发生率,腹泻频率代表腹泻严重程度,饲喂酸化乳的试验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酸化乳的pH值较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食用酸化乳后,犊牛肠道内形成酸性环境,能有效限制致病微生物增长,促进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10],且乳酸菌能产生H2O2,可以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所以饲喂酸化乳能有效改善腹泻率,提升免疫力,提高日粮消化率,保障犊牛幼年期的生长发育[11]。

猜你喜欢

酸化犊牛瘤胃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不同酸化剂对畜禽养殖粪水无机氮形态转化的影响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犊牛肺炎巧防治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