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探析与实践

2020-07-22徐会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项目驱动程序设计项目管理

徐会军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JSP课程往往“填鸭式”教学、“以讲代练”和“以考代评”等方式,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实践少、动手能力弱等问题。文章阐述了基于项目驱动的JsP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过程,从强化实践实训出发,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理念,以战促学,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战项目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软件综合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项目驱动;项目管理;JSP教学;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2-0095-02

1引言

JSP网站建设课程是一门以融合JAVA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已完成JAVA编程技术和数据库等前序课程基础上,学习JSP页面编程技术,能够使用JsP+JavaBean+Servlet实现一个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学生具备开发B/S系统项目的核心技能。再者,课程主要为我院计算机系大三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面临求职就业选择和压力,对于课程的学习更多是从未来职业出发,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上更多地需要从实践出发,以提高学生综合开发能力为目的,为学生以后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探讨分析JsP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的问题,从实战出发,融入项目管理理念,构建数字化资源库和项目案例库,开展基于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2.1“填鸭式”的教学环境降低学习兴趣

由于JSP理论知识较为庞杂,且授课课时少,教师为了应付教学任务,往往以“独角戏”般的灌输式教学,基本忽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缺乏互动交流。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消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被动地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却不能掌握以至于逐步降低学习JSP的兴趣,于是出现了上课走神开小差而课后考试一头雾水的现象,课程效果非常差。

2.2“以讲代练”的纯理论模式缺乏实践锻炼

JSP是一门非常强调实践实验的课程,然而受课时的限制,传统的JSP课程往往采用“以讲代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理论为主,实践课时很少,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不求甚解,一旦要求动手实践就完全不知从而人手。笔者曾以传统方法教授一个班的JSP课程后,期末考试的成绩都挺高,却连登录界面都无法实现,更别说构建一个JSP系统。后来一了解,才发现他们课后基本不动手实践,考试全靠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违背了课程教学理念,无法真正掌握JSP技术。

2.3“信息孤岛”的授课模式缺乏项目整体理念

JSP是一门综合应用多种技术的课程,包括HTML、Java、数据库、软件工程等,特别是搭建一个JSP系统,从设计到实现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项目建设的理念。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孤立地讲授JSP的知识点,对于相关的背景尝试未有关联扩展,也较少介绍技术前言动态,造成学生视野狭窄,缺乏整体观。他们虽然能够使用JSP完成一些中间环节的代码实现,却无法从头开始实现JSP系统,因此基于整体项目的教学理念需要融入JSP课程教学里。

2.4“以考代测”无法真正考核学生能力

JSP课程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以期末笔试为主,平时作业评测为辅的方式进行。而JSP网站建设是一门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相关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以理论考试的方式无法考核出学生真正的能力,达不到考核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因此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教学目的。

3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教学(Project Based Teaching)是一種建立在构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项目任务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型。

笔者通过以信息安全专业的17级学生为载体,构建基于“互联网+”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建设丰富的、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探索与实施基于项目驱动理念的JSP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以课前自习(网络平台、数字化资源)、课中互动交流(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课后实践(项目为靶向,实战为手段)的教学改革思路(图1)。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事先构建的课程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课前自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实战训练,以整体项目为实例(由前期设计好的任务构成,把教学知识点融入其中),创建基于实例项目为基础教学资源体系,将知识点分拆、分化,并在教学中用少量的时间以“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而课中更多时间则让学生专注于项目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师生以问题为导向的分享交流及协作创新等,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完成知识吸收与内化。

4教学设计与实践

4.1“项目管理式”拓展课程知识

将项目管理的整个流程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点与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一般来说,一个项目开发大概分成项目科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开发实现、系统测试、安装部署、验收答辩等环节。

项目管理其实就是软件工程的一部分,由于信息安全专业未开设此课程,学生对于项目管理流程缺乏一个直观的认识,为此,笔者专门将项目管理内容安排在第一节课讲授。将这部分作为课程开篇内容,引入软件工程管理理念,拓展课程教学思维,让学生对于系统开发项目建设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实施流程,带着完整的项目建设流程思维完成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项目管理习惯。

4.2“切片式分解”构建功能一知识点节点

做教学设计时,预先整理分析实例案例,对案例进行功能分解与知识点融合讲授。以个人通讯录系统为教学范例系统,笔者采用“切片式”分解方法将项目功能模块分割,并与课程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构建(项目模块,知识点)的课程节点模式,并作为学生课程任务,由学生逐步深入项目建设,最终完成系统构建;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实践引领知识点的学习与贯通。

4.3“数字化资源库”贯通线上线下教学

笔者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学习延伸到课堂外,将教研团队自录视频、教学PPT、案例库等相关资料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学提供多元融合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同时贯通线上线下平台交流路径,及时通过网络平台答疑解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笔者整合了教学案例资源,如系档案管理系统、大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个人通讯录系统、个人物品管理系统、失恋交流系统、党员档案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项目,构建教学项目库,供学生选择实现。

4.4“实践出真知”教学融合实践

课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掌握案例知识点,预留更多的时间进行项目实践;学生以3-5人为一组,每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小组以及项目论文。

在教师完成知识点实例教学后,学生小组则开始根据知识点内容及课程任务完成所选题项目的对应功能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自身动手的实践,采用“先模仿后创新”的模式,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运用到选题项目中并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5“答辩式验收”创新考核机制

以答辩考核代替常规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把项目完成度及答辩成为作为课程考查成绩(图2),考核全程将模仿真实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学生的项目介绍、演示、专家质询环节,让学生提前感受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实训实战能力,真正实现“练战一体化”效果。

5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实践性较强的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可行且有效的。该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将“项目管理”理念融入JSP网站建设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创新实践教学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实战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在实战中进行知识提炼与总结、掌握。同时,课程最终以项目答辩的方式考核,既促进学生由被动灌输向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更是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课程教学的一项突破与进步。

猜你喜欢

项目驱动程序设计项目管理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