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结尾巧设探索

2020-07-22张秀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画龙点睛含蓄孔乙己

张秀芹

文章要写好往往离不开“以情动人”,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还要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来抒情,尤其注重文章结尾部分,文章的结尾往往是点题之笔,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巧设非常必要。

文章结尾的技巧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抒情的新巧别致是我们应该去追求探索的。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文章结尾的几种抒情方法。

一、清音有余,繞梁不去

古人说得好,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如陶渊明的《饮酒》中的结尾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将眼前景与心中意融为一体,超感性而又不离感性。使得诗人和读者一起陶醉,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泰戈尔的小诗《告别》的结尾也是如此:“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虫熠熠地暗中飞去了。”文章并没有直接写出对母亲的依恋,而是移情于物,朴素地展现了孩子们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的感情。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诗意渲染,含蓄优美

借助具体的物象,诗意地表达真挚的感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拒绝诗意的生活,我们的文章也要尝试着“以美感人”。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明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明月”,作者用诗意的渲染,描绘了一个梦幻的境界,含蓄优美地传达出作者对新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三、歌曲介入,震撼人心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流露,音乐是人类智慧的表达,音乐是人类情绪的交流。”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介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来抒情,可以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例如在写如何看待“成功”这个话题时,就可以引用“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铿锵的旋律,精当的语言,震撼人心。既可以巧妙的收束全文,又能抓住读者的眼球,震撼读者的心灵。

四、含蓄收束法,引人深思

含蓄式收束的结尾,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感情的抒发自然也会更有韵味。文章《台阶》的结尾就是很好的例子:“好久之后,父亲又好像问自己又好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结尾采用问句,引人唏嘘感慨,让读者品味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再如《孔乙己》中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给读者很多揣摩的空间,含蓄的点明主旨。 当然,也可以采用设问或反问的形式提一个问题,引发人去思考,从而使文章更深刻。

好的文章不管采用什么方法,结尾都要精心设计,力争富有文采,富有意味,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想让你的作文飞扬,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那独特的结尾方式是必不可缺的。

猜你喜欢

画龙点睛含蓄孔乙己
含蓄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填色我最棒
黑金变奏
创意涂鸦
含蓄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含蓄
靓诺 含蓄中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