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天牛在湄潭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20-07-21李攀恩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李攀恩

摘 要:星天牛是杨树、柳树、榆树、法国梧桐、枣树、板栗、紫薇、悬铃木、柑橘、槭科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近几年在湄潭地区普遍性爆发。本文阐述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分析星天牛的发生规律,提出生物、化防、物理、人工、营林技术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星天牛;生活史;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mae)、星天牛属(Anoplophora),是我国林业重要蛀干害虫,其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破坏性大、防治难度高,已报道危害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杨树Populusspp、柳树Salixspp、榆树Ulmuspumila、枣树Zizyphusjujuba、板栗Castaneamollissima、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等多种树木。星天牛成虫取食的部位常为枝条和树皮,较少取食叶片。幼虫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星天牛在湄潭主要危害北美红枫等槭科植物,2018年以来呈爆发趋势。

一、形态特征

(一)成虫

雌成虫体长36~45mm,宽11~14mm,触角超出身体1、2节;雄成虫体长28~37mm,宽8~12mm,触角超身体4、5节。体黑色,具金属光泽。头部和身体腹面被银白色和部分蓝灰色细毛,但不形成斑纹。触角第1~2节黑色,其余各节基部1/3处有淡蓝色毛环,其余部分黑色。前胸背板中溜明显,两侧具尖锐粗大的侧刺突。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每鞘翅具大小白斑15~20个,排成横行,变异很大。

(二)卵

长椭圆形,一端稍大,长4.5~6mm,宽2.1~2.5mm。初产时为白色,以后渐变为乳白色。

(三)幼虫

老熟幼虫呈长圆筒形,略扁,体长40~70mm,前胸宽11.5~12.5mm,乳白色至淡黄色。前胸背板前缘部分色淡,其后为对形似飞鸟的黄褐色斑纹,前缘密生粗短刚毛,前胸背板的后区有1个明显的较深色的“凸”字纹;前胸腹板中前腹片分界明显。腹部背步泡突微隆,具2横沟及4列念珠状瘤突。

(四)蛹

纺锤形,长30~38mm,初化之蛹淡黄色,羽化前各部分逐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色。翅芽超过腹部第3节后缘,预蛹期5~7d,蛹期15~25d。长约30mm,乳白色,老熟时呈褐色。

二、生活史及习性

在湄潭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寄主木质部内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3月下旬凿成长2.8~4.1cm,宽1.6~2.8cm的蛹室,和直通表皮的圆形羽化孔,虫体逐渐缩小,不取食,伏于蛹室内,4月中旬气温稳定到连续4d16℃以上时开始化蛹,5月下旬化蛹基本结束。蛹期最长达34d。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底6月上旬为成虫出孔高峰,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3~8d,待身体变硬后才从圆形羽化孔外出,啃食寄主幼嫩枝梢树皮作补充营养,8~14d性成熟后交尾,呈背伏式,持续时间1~3h,雌雄成虫均有多次交尾现象,成虫交尾多在黄昏前2~3h,交尾后取食3~4d,再行产卵,成虫产卵选择树干中下部或主侧枝下部,产卵前先在树皮咬宽约4~5mm,长约6~8mm,深1~2mm的“人”字形刻槽,用上颚稍掀开皮层,再将产卵器插入刻槽一边的皮与木质部之间产卵,每处1粒,少有空槽,极少有2粒。产卵后从黏液腺分泌淡黄色黏液,并用臀部来回移动挤压,把掀开的树皮压覆于卵粒上,每雌产卵20~40粒,最多可达70粒。阴、晴天中午停息在寄主树干中上段和枝端4。成虫寿命为40~55d,飞翔距离达50~100m。

三、防治措施

(一)营林措施

1.营造混交林,多树种配置,合理密度,通风透光。

2.设置诱饵树,诱饵树种即天牛嗜食树种,诱集天牛而后集中灭杀和处理,降低天牛对目标树种的危害。星天牛的诱饵树种多为其嗜食树种-苦楝,苦楝的有效诱集距离在100m左右。

3.加强抚育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砍伐严重受害株,清除病枝枯叶,保持林内卫生。

4.选育抗虫品种。

(二)人工物理措施

1.人工捕杀成虫,在天牛活动较弱的清晨,捕捉成虫放入可以密闭的容器里,用开水或农药处理致死。

2.人工击卵,用钢丝鱼鳞刷拍打天牛产卵部位及刻槽。

3.安装杀虫灯,利用星天牛趋光性诱杀。

4.设置诱捕器,利用性信息素醚向干扰交尾。

5.树干涂白涂胶,防止成虫刻槽产卵。

6.幼虫尚未蛀入木质部或仅在木质表层为害,或蛀道不深时,可用钢丝钩杀幼虫。

(三)生物措施

1.利用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防治星天牛,每亩喷洒白僵菌粉剂平均活孢子80~100亿/g或油悬浮剂100亿/mL。用量15~22.5kg/hm2。

2.释放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对天牛幼虫有很好地防治效果。在气温200C以上,放在虫孔比较集中附近的地方,位置放的低矮,蜂虫比5:1,可按树木的大小每株树(胸径在20cm以下的林木)投放10~20头蜂。

(四)化学防治措施

1.用噻虫啉(Thiacloprid)2%微囊悬浮液1000~2000倍液喷雾,用量6~7.5kg/hm2。绿色威雷(cypermethrin)(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400~500倍喷雾,防治成虫,用量1.5~2kg/hm2。喷洒时间在阴、晴天早上1点前和下午4点后。

2.用10%吡虫啉稀释500倍液虫道注药,杀灭幼虫,由于星天牛虫道相对狭窄,进入木质部1~3mm。树皮易刺穿,用50mL半自动连续注射器或打孔注药机注药即可,每条虫道注药稀释液5~10mL,注药后用石硫合剂或涂伤膏涂抹。时间在阴、晴天皆可进行。

四、结束语

通过对星天牛在湄潭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的调查了解,摸清该害虫发生发展规律,本文阐述的防治措施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是通过单一的某一项措施,而是多项措施综合治理,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湄潭星天牛的防治采取主要、简便的几种防治措施,危害得到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1]揭育泽,徐金柱,秦长生,杨华,赵丹阳.星天牛在紅树植物无瓣海桑上的发生规律.中国森林病虫,2012,31(3):11-13.

[2]陈丽,星天牛对杨树的危害.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185-185.

[3]星天牛最新获取,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8-07-17].

[4]星天牛,中国农业有害生物信息系统[引用日期2019年04月21日01:31:04的网页快照].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