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明初瓦屑坝移民对安庆地方民俗文化的影响

2020-07-20吕浩浩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安庆民俗文化

吕浩浩

摘要:北有洪洞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这两场移民运动作為明朝初期“洪武赶散”的一部分,在中国的移民史上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作为中国移民八大圣地之一的江西瓦屑坝,是当年背井离乡,被迫迁往安庆府等地的移民的共同心理记忆。毫无疑问,这场移民运动给当时安庆府等移民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带去了巨大的改变,当地日常的生活风俗,都染上了浓浓的移民色彩,一些风俗,直至今天,仍能在当地普通人的生活中找到某些痕迹。

关键词:明初;瓦屑坝移民;安庆;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3.011

在中国古代,民俗的变化有两方面的推动力,一是官员的教化;二是民众的习染。这就是所谓“鼓舞于上者为风,习染于下者为俗”。官员的教化速度毕竟缓慢,而且不能周遍。因此风俗的变迁主要靠接触传播,即不同文化人群的杂处来实现。而移民是促成不同文化人群杂处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移民是影响民俗的一个重要因素。

1瓦屑坝移民时代背景

在中国古代,战乱往往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动因。大战过后,人民四散逃亡,旧朝刚刚灭亡,新朝尚未稳定之际,新政权为了恢复生产,巩固统治,往往推动了大规模的强制性的移民,这似乎成了历史发展中的某种定例。

在元末明初的十余年间,安庆及其邻近地区处于多方势力的争夺之下,易手多次,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康熙《九江府志》卷三《兵防》“漕船”条称“元末陈友谅据江州,明师攻伐日久,相持战斗,民无孑遗。”说的就是战争对邻近安庆府的九江地区人口的破坏。到大明定鼎之时,已是“千村万落生荆杞,唯有老妇把锄犁”,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荒凉景象了。而与此相反,宋元以后,随着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江西省经济发展、人口繁衍,到了元末明初,江西省人口之众已是首屈一指。与安庆府相距仅数百里的江西饶州路(约相当于今鄱阳、余干、万年、乐平、德兴、景德镇、浮梁等市县,元属江浙行省)较少受战祸波及,依然地少人多。明初政府鼓励向江淮和其他人烟稀少地区移民,外来移民登记的土地不仅能合法登记为私有财产,还能享受到一定期限内的赋税优惠。除了政府强制移民外,受政策吸引,饶州路的大量无地贫民也纷纷北迁,当到达安庆府属各县之后,大片宜垦荒地和与家乡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吸引移民纷纷插草为标,就地定居,大批瓦屑坝移民在这里重新收获了生活的希望。

2瓦屑坝移民路线

瓦屑坝,位于今江西上饶鄱阳县城西10公里的莲湖乡,是江西移民向湖北,安徽方向移民的最终集合地点。它本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是明朝初年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朝廷官兵将来自江西九江,饶州等府有待转移的老百姓集中到瓦屑坝,然后上船遣送到安庆,黄州等移民目的地。

瓦屑坝移民路线大致可以这样概括,来自饶州府等地的移民们集中在瓦屑坝渡口,然后乘船驶入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历经千难万险北出鄱阳湖口,驶入长江,渡江北上,沿着雄踞江北的大别山支流,进入安庆府,湖北黄州府等移民目的地。“来自饶州的移民出湖口后,见长江左岸,大湖与大江相连,水天一色。名为雷池的大湖实际位于湖口对岸,他们驾舟从长江入雷池,可轻易抵达沿湖的宿松与望江两县。再从陆路,或从怀宁,上溯马路河与潜水河,可分别抵达太湖与潜山。桐城距离长江与雷池皆远,但并没有影响鄱阳湖移民的迁入。他们经桐城而抵庐州府西境,展开移民史的另一篇章。”上述资料大致说明了瓦屑坝移民的迁移路线。

3瓦屑坝移民对安庆地方民俗文化的影响

大量江西移民涌入了战乱过后人烟荒芜的安庆府,影响最明显的莫过于当地氏族构成的变化了。如安庆府桐城市至今还有“九李十三汪”之说。安庆宿松县《宿松县志》载:该县256个氏族,其中182个族氏是明中期以前迁入的,这182族中,迁自江西饶州的有82族,明确记载来自瓦屑坝的有38族。瓦屑坝移民对当地氏族结构的冲击由此可见一斑。

更令人瞩目的是瓦屑坝移民后人中产生了大量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对本地良好乡规民约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初宿松人朱书说:“吾安庆,……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之一二耳。”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打油诗在中华历史上传为美谈。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清朝历史上与其子张廷玉并称为父子宰相的安徽桐城人张英。清朝康熙年间官居大学士的张英,他说:“吾桐(城)与潜(山)同郡而接壤,相距百里许。余之先自鄱阳瓦屑坝徙于桐,始祖为贵四公。潜亦同时同地并来鄱阳,徙居于潜之青山焉。”

正是张英等桐城乡贤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乡里百姓遂耳濡目染,形成了乡民彼此礼让,“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良好社会风气,据《桐城县志》记载:“子弟无贫富,悉教之读,通衢曲巷,夜半书声不绝。”这不得不说是瓦屑坝移民后代对当地民风的一次深远影响。就如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在《中国移民史》第一卷中就高度评价了江西等地的外来移民对安庆文化发展的贡献:“明初进入安庆地区的,是来自文化水平较高的徽州和江西籍移民。移民本身虽然没有产生突出的文化人物,却在二三百年后的明末清初造就了安庆地区的杰出人才,如方维仪(1585-1668),方以智(1611-1671)等。到清代更是人才辈出,如方苞、方东树、姚范、姚鼐、姚莹、张廷玉、戴名世、吴汝纶等都是全国知名的。尽管其中的方氏、姚氏出于明代以前的土著,但这些学者赖以产生的环境却主要是外来移民造成的。”

从今天安庆一带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仍然可以看见当年瓦屑坝移民的某些风俗遗迹对于今天人们的影响。比如今天在桐城地区,仍然有不少的子女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大大”,这样的奇怪称呼也是来源于当年江西移民在家乡“一起动手杀鞑子”的英勇事迹。元朝末年,长江中游一带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就派驻士兵进驻百姓家里,一名士兵管理五户人家。士兵白天在五家轮流吃住,晚上夜宿兵营。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凡是可以用作武器的诸如锄头,排刀(菜刀),锅铲,钳子等都被士兵收集起来集中管理,饭前各户依次领取,饭后立即收回。更为当地百姓所耻言者,凡是新妇新婚之夜,必须由鞑子陪寝,凡是新妇以后所生之子,必须称呼这些士兵为“鞑鞑”,这些瓦屑坝移民迁移到新的地方,岁月流转,“鞑鞑”渐渐演化成了“大大”,这一称呼直到今天仍能在安庆地区时时听到。面对这些士兵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当地百姓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在某年八月十五日中秋夜,百姓通过互递月饼来传递信息,月饼里面藏有小纸条,“杀完鞑子好过年”,于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地百姓一起动手杀鞑子。

杀完鞑子之后,在次日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各户百姓互相串门,交流头天晚上杀鞑子的具体情节和紧张心理。可惜好景不长,大明定鼎之后,朱元璋强迁饶州等地百姓至安庆府等地,虽然如此,这样的习惯却保存了下来。桐城有句民谣,“ 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人,有丧拜新灵。”这在《桐城拜俗歌》中有生动叙述,“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死者亲属在死者死后第一个春节为死者所设的灵位),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初五初六随便拜,拜到十五日当中,拜风拜俗乡乡同,只有西乡(明朝以前桐城设东、南、西、北四乡)初二拜丈人。”但是这只是桐城境内挂车河以北地区的风俗,是皖北习俗的延伸,包括桐城西乡部分地区在内的以南地区的习惯则是:“初一串邻居,有丧拜新灵,初二拜丈人,初三拜母舅。”这一习俗在桐城南部各乡镇以及安庆市辖其他数县都是这样。

前些年安庆地区几个老人为了能够土葬,躲避限期火葬,选择在限期之前提前结束生命的新闻引起了巨大争议。可以说“土葬”观念在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仍然是根深蒂固的,这与当年的江西移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自小生长在安庆地区,对安庆地区殡葬改革前的传统葬俗也有些了解。和其他地区人死之后直接入土下葬不同的是,安庆地区的葬俗分为了独特的两步法,人死之后,先停柩于地面,在棺材周边用稻草或者砖块瓦片搭成小棚子,围柩其中,当地人称为“厝基”或者“蚕基”,如此或三年,或五年,或七年之后,再起棺,入土下葬,当地人把这一过程称为“葬坟”。这中间还有“开棺”“捡骨”“下字”“暖井”等过程。对于这些充满了神秘感的仪式,笔者从小也感到疑惑,其实这种风俗的形成,与当年瓦屑坝移民对江西故土的依念是分不开的。怀宁《吴氏宗谱》载:吴氏堂号“崇让堂”,“始迁祖吴寿一,原籍江西鄱阳瓦屑坝。元季兵乱,渡江来居怀宁大丰乡。”《陈氏家谱》云:“我族世居豫章,因元末兵乱,贵一公偕贵二公,由鄱阳迁皖之怀邑。”可见当年的江西移民多数都是迫于生计才背井离乡的,仍然十分思念家乡。因此当移民在新迁地死去之后,并不立即下葬,而是停柩地面,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回葬江西故乡。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朝廷严禁回迁的政策没有丝毫变化,棺材不得不下葬,可是移民返乡之心未死,仍是浅埋委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安庆地区独特的丧葬两步法。

还有一个全国人民都非常熟悉的称呼也与当年的江西移民有关系,那就是“江西老表”。这一说法在今天安庆等地区百姓对江西人的称呼之中,仍然能够时时听到。这样的称呼,更多的包含了包括安庆在内的很多地方人民对江西人的一份亲昵之意。有关“江西老表”称呼的由来,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元末明初的连年战乱造成了许多地方十室九空,人口剧烈减少,邻近江西的安徽,湖南等省受战争创害尤大。于是或朝廷强制,或民间自发,大量江西人迁往当时地广人稀的安徽,湖南等地。而这些迁往他乡的江西人后代回到江西祭扫祖墓时,喜欢以老表称呼当地的江西族人,意为若干年前都是表兄堂亲。现在仅以“老表”二字解之,“表”是指父亲姐妹生的孩子或者母亲兄弟姐妹生的孩子,“老”字含有祖宗之意,“老表”二字指的就是祖宗的表亲。时迁世异,今天包括安庆地区在内的很多地区百姓就以“老表”泛称江西人了,以示对江西人的亲昵。

4结语

近些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的经济差异也有扩大的趋势。地域歧视现象时有发生。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下过去的移民史,今天两个不同地区的人群可能是来自于当年同一地区的移民。中国人向来有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同乡情结,多了解一点移民历史,对于加强各地区人们彼此之间的认同,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汪志娟.明清安庆府的民俗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

[3]冯曾,李汛.康熙《九江府志》[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

[4]曹树基.“瓦屑坝”移民:传说还是史实[J].學术界(月刊),2011,(9).

[5]安徽省宿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松县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6]朱书.杜溪文集[Z].本溪师专,1987.

[7]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潜山县志》,安徽省地方志丛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8]桐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桐城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9]葛剑雄,吴忪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0]徐庶,叶濒.桐城民俗风情[M].合肥:黄山书社,2002.

猜你喜欢

安庆民俗文化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鱼殇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