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基质和年份栽培对金线莲药用成分的影响

2020-07-20应震杨燕萍周庄付双彬徐婉姚丽娟曾爱平黄绍涌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金线黄酮类黄酮

应震,杨燕萍,周庄*,付双彬,徐婉,姚丽娟,曾爱平,黄绍涌

(1.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0; 2.温州金溪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 平阳 325400)

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又称花叶开唇兰,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叶脉呈金红色,带有绢丝光泽,因此得名[1]。其全草药用,味甘微苦,性平微寒,具有清凉解毒、滋阴降火、抗炎止痛之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急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在我国福建、台湾等省和东南亚地区被视为珍稀名贵药材,被称为“药中之王”[2]。

通过对金线莲药用成分进行分析发现,金线莲体内含有大量的多糖、黄酮和氨基酸等重要的营养成分[3-5],其经济价值日益增加,导致野生金线莲资源被过度采挖,使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资源短缺又导致价被抬高,形成产业的恶性循环。因此,人工种植金线莲逐渐兴起[6-7]。本研究通过对组培苗在林下不同土壤基质栽培,研究不同年份生长的金线莲主要药用成分变化,以期了解金线莲最适宜的生长栽培条件,为今后金线莲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金线莲组培苗为本研究组生产,所有种苗均于当年4月种植于平阳县怀溪乡试验基地毛竹林下不同土壤基质中,分别为椰壳、原土、木屑、珍珠岩、泥炭土和水草,第二年开始,每年于6~7月进行采摘。每个区块取3个以上的重复样品进行测定。

1.2 试验方法

多糖含量测定参考SN/T 4260—2015《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苯酚-硫酸法;总氨基酸含量测定参考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总黄酮含量测定参考DB43/T 476—2009《植物源性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

1.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16 进行数据编辑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在竹林下对金线莲各项药用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竹林下仿生栽培研究结果说明,春季种植秋季收割可得最大量的金线莲营养体,种植时间过长会影响其产量,而最适宜栽培的基质为竹林下土壤。

2.1 多糖含量变化

多糖是金线莲最主要的药用成分,多糖与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医学药理价值有密切相关。从图1可知,原土中种植的金线莲多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泥炭土和椰壳;就年度变化分析认为,不同基质当年及年份间均有显著差异。金线莲当年种植后,其体内的多糖成分含量最高,随后年份多糖含量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金线莲经过多年生长后,可溶性多糖成分逐渐转化为纤维素等非可溶性多糖。由此可见,原土、泥炭土和椰壳种植金线莲可获得较高的多糖成分。

图1 不同种植环境下金线莲多糖的变化

2.2 总氨基酸含量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椰壳和原土中金线莲体内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珍珠岩、泥炭土和水草。从年度变化趋势看,第一年种植的金线莲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不同基质当年和不同年份间均差异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金线莲在第一年生长速度较快,同时也要适应环境,因此,需要分泌大量的蛋白质,导致总氨基酸含量也明显偏高。

图2 不同种植环境下金线莲总氨基酸的变化

2.3 黄酮含量变化

黄酮类化合物是金线莲重要的药用成分之一。据报道,黄酮类化合物对治疗心血管病和癌症有重要的作用[8-12]。从图3可以看出,金线莲在生长过程中,总黄酮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年度间差异并不显著。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与植物抗逆生理有密切关系。金线莲种植后,第一年在炼苗后需要适应野外生存,增强其抗逆性,因此,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可能会偏高;而随着野外环境的适应,其体内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逐渐下降。而椰壳和木屑中种植的金线莲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但与其他条件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不同基质条件下种植的金线莲,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并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图3 不同种植环境下金线莲总黄酮的变化

3 小结

综上可知,在不同土质中和不同年份之间,金线莲中多糖和黄酮成分变化较大。其中,原土和椰壳是最佳栽培基质,且在栽培第一年的药用价值最高,这对栽培和采收金线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金线黄酮类黄酮
埋下一根神奇的金线
基于ITS2和psbA-trnH序列鉴别金线兰及其近缘种
不同品系及生长期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变化研究△
枇杷糖中总黄酮检测前处理条件的研究
板栗壳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的高效分离及其抑制SARS-CoV-2 3CLpro的潜在活性研究
不同桑品种黄酮含量测定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藤三七茎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