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20曾雪芬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众实验教学微课

曾雪芬

(江汉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现今智能手机普及迅猛,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而微信也逐步成为同学之间主流交流工具。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8月推出,截至2019年8月26日,已经汇聚超2 000万公众账号[1],其主要功能包括:多媒体信息定向推送、一对一互动、多样化开发和智能回复等。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包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等的工具。作为一名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面对高使用率的平台,首先想到的是能否将其引入实验教学当中、对工作有什么帮助。

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工科,实验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是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实验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学生和老师习惯了课堂理论的教学,自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教学评价内容、模式和方法,也自然而然地将其搬到实验教学中去。目前,绝大多数实验教学仍然采用课程的教学模式[2],如时间固定、内容雷同、操作重复、一组一组的流水作业、课程成绩总体评价等,其弊端也在不断地凸显出来。所以,如何将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体应用到教育工作中,改进现下的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问题是现在教学改革的必经的探索之路。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笔者以江汉大学为例,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具体如下:

(1)班级人数过多,一个班级大约有50人,而实验教学区别于理论教学的地方在于其需要操作演示,不能对着课件讲解,所以在做演示操作时往往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围一圈,造成部分同学看不见、听不见等问题。有的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学生分为两组,先组织一部分学生讲解演示一遍,讲完之后再组织另一部分学生重复讲解一遍,导致老师重复讲解,事倍功半,而且后面一组的学生也浪费了时间在等待上。

(2)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当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讲解的时候没看清、没听清,遇到不懂的操作;设备有故障或者调试不出来,实验不能继续或者实验结果错误;实验结果出来了,不知道结果是否正确等问题。如果一个班级有一半的同学因此提问,老师在2 min内解决问题,那也需要花50 min。工科做实验有的时候调试设备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做实验时学生相互讨论,环境嘈杂,老师上一堂实验课后,累得口干舌燥,头晕目眩,消耗的精力比上理论课多得多。

(3)工科一堂实验课程中做的实验往往分为几个小实验,而很多老师每个实验都会都检查实验结果,给学生打操作分。例如一堂课分两个小实验,50人的班级老师只检查实验结果,打操作分就得检查100次,所以往往一堂课下来,老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实验时间有限,如果实验太难或者内容过多,在有限的时间里就不能完成,教师只能简化实验或者选取比较容易的实验来做,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几大线上教学平台对比分析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问题,笔者对比分析了微课、慕课等在线教育平台的优缺点:

(1)微课以其教学时间短,主题突出,方便老师辅助教学以及学生自学等特点获得各界关注。近两年,我国涌现了各种微课大赛,有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成立了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研讨了微课程标准及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基金会的运作等,同时,还出现了很多微课设计和制作研修活动[3]。但也要注意到,微课平台上的课程多而杂,学生要想使用其中的学习资料,还得精准搜索,操作也复杂。

(2)2012年开始,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名校开启慕课教育,2013年中国的高校开始引用慕课教育模式,开发了中国的慕课课程,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得到了中国学习者的认可[4]。其优点在于共享名师课堂,但是这只是针对理论课程,对于实验课程每所高校所使用的实验设备不一定相同,比如江汉大学的两个不同实验室使用的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都不相同,那么其操作过程当然也不相同,所以这个平台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非常多的高校组织学生使用MOOC平台学习,但因访问量过大,经常出现排队等待的现象,消耗掉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代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各型各色的手机APP囊括了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致使手机内存永远处于短缺状态[5]。而微课和慕课都需要单独下载APP,这也是这两个软件共同的劣势。

3 微信公众平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使用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笔者所在的高校全校覆盖了校园网,只要用学号登录校园网,就可以不限流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平台是完全免费的,而且不需要单独下载APP,不占手机内存。

(2)登录简单。不像其他的软件平台必须要注册,用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因为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的基础上使用的,而每个学生的微信都是长期在线,不用再额外登陆,只需要第一次使用时扫公众号二维码或者是同学老师推荐的时候关注公众号,就可以永久在线,使用更方便。

(3)有针对性。可以建立班级群组,有针对性地发送消息,如图1所示。比如说2019级通信班有一节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当天的内容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可以专门针对这一个实验内容向该班级群定向发送该实验内容,包含实验指导、演示、重点难点的消息,既可以提醒学生提前预习,也可以帮助其在实验过程当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反复观看学习,大大节省了教学资源,减少了老师重复讲解的次数,节省了学生等待老师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图1 微信公众号平台用户分组

(4)帮助学生和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学生可以根据公众号上对应的实验内容,对比检查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将实验结果拍照或者拍成视频发送给老师,微信可以精准地记录发送消息的时间,老师就可以根据收到消息的时间和内容来给学生打操作分,大大降低了老师的工作量,改进了老师的工作方式。

(5)实验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有限时间内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某项实验内容是不合适的。因为实验是动手的实践环节,必须有仪器设备的辅助,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功能、操作和使用。学生只能在实验室做实验时才看到实验设备,而只靠老师短时间讲解操作步骤,学生对仪器设备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在微信公众号上,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线上教学资源,也可以下载到终端设备后实现移动学习,方便学生反复观摩各种实验设备的使用,使有限的课堂无限扩展,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上课时间长、课后遗忘率高等不足。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向公众号管理人员发问,如图2所示。公众号的管理平台可以同时有25名管理人员,可以做到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2 微信公众号平台用户提问

(6)展开差异化学习。在公众平台上,管理员不仅可以推送实验课上的内容,也可以推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计划外的拓展实验项目,如图3所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空闲时间的多少和学习能力的强弱来选择是否学习更多知识,展开差异化学习,更符合教学上因材施教的方法。

图3 微信公众号用户接受消息

(7)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缺点在于认证用户在24 h内可群发3条消息,非认证用户在24 h内只可群发一条消息,但申请认证则至少需要1 000人关注,所以其发送的频率很低。

4 结语

近两年,中国的在线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种新产品不断涌现,获得了许多用户认可。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免费、便捷、传播快及消息传递精准等特点,对于人际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大有裨益。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切实以学生为中心,探索真正适合实验教学的操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这一改革举措不仅能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和学生课上的等待时间,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展开差异化教学,更能切实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公众实验教学微课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