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馈口位置及可调腔体壁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及其优化

2020-07-20张建宇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壁腔体加热器

黄 亮,姚 斌,和 伟,张建宇

(云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微波加热具有速度快、可控性强、加热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已经广泛运用在冶金、农产品干燥、化工以及特殊材料制备等诸多领域。微波反应腔是微波加热的关键设备,不同的微波反应腔会带来不同的加热效率和均匀性。设计合理的微波反应腔能够极大地提高微波加热的效率和均匀性。姚斌[1]用HFSS软件仿真研究了馈口位置、负载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优化,得出馈口相互垂直比馈口平行时馈口间的反射功率小,并对腔体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加热腔体的加热效率;孙鹏等[2]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了馈口位置、样品位置及大小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张瑾等[3]对微波加热的均匀性以及微波闪蒸多模腔体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圆柱谐振腔体内的电磁场分布对谐振腔的几何参数极其敏感,对腔体尺寸进行恰当的优化,提高微波加热的效率,改善微波加热的均匀性。但截至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腔体壁可调的微波反应腔的相关研究报道。文章在分析微波反应腔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十字形可调腔体壁微波反应腔,利用HFSS研究了可调腔体壁对加热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

1 模型

微波腔体中的电磁场可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求得。鉴于微波炉中的介质可近似看作线性、各向同性、有耗介质,其非均匀分布时,电场的控制方程可推导为:

2 加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微波加热器加热效率是由微波加热器输入功率和实际功率决定的。在HFSS仿真软件中,S参数是衡量器件好坏的一个重要参量,其本身的定义即为归一化电压的比,所以功率比其实是S参数的平方。为了便于计算四馈口的输入电磁波功率均归一化为1 W,其微波间的吸收效率η表示为:

式中,Power11,Power22,Power33,Power44表示馈口1、馈口2、馈口3和馈口4之间的反射功率,Power12,Power13,Power14,Power23,Power24,Power34分别表示馈口12、馈口13、馈口14、馈口23、馈口24、馈口34之间的透射功率。

3 仿真结果

3.1 馈口位置对加热效率及仿真优化

微波加热器四馈口互相垂直时,可调腔体壁内正方体棱长长度α=400 mm,腔体变化参数d1,d2,d3,d4都为100 mm,馈口的反射功率及加热效率随r0的变化如图1—2所示。可以看出,当馈口位置参数r0>40 mm时,加热效率开始呈减小的趋势,r0=130 mm时,出现最小值。最大值可达87%。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馈口间的间距不宜设计太大。

3.2 单壁可调时的加热效率及仿真优化

由于馈口位置参数r0=40 mm时反射功率最小,加热效率最高,故r0取此参数。取馈口长度h=60 mm,中心正方体棱长α=400 mm,其中,3个腔体变化参数d为定值100 mm,另一个厚度为d时,馈口的反射功率及加热效率随厚度d的变化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当d=20 mm时,反射功率最大,加热效率最小;当d=90 mm时,反射功率最小,加热效率最高,可达91%。

图1 加热效率随馈口位置r0的变化

图2 加热效率随腔体变化参数d的变化

图3 加热效率随腔体变化参数d的变化

3.3 双壁可调时的加热效率及仿真优化

当d1,d3为100 mm,d2,d4为d时,馈口的反射功率及加热效率随厚度d的变化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当d=10 mm,20 mm,95 mm时,反射功率小,加热效率高,最高可达93%。

(1)微波的加热效率η随着馈口位置参数r0的增大逐渐减小,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馈口的位置参数r0不应取过大,且当r0=40 mm时,微波反射功率较低,加热效率较高。(2)可调腔体变化参数d在20~90 mm,微波反射功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微波加热效率逐渐增大。在d=90 mm时,加热效率取得最大值91%。(3)可调腔体壁相对面腔体变化参数d=10 mm时,微波反射功率最小,微波加热效率最高93.1%;可调腔体壁相邻面腔体变化参数d=95 mm时,微波反射功率最小,微波加热效最高,最高为96.3%。(4)可调腔体变化参数d=85 mm,微波反射功率最小,微波加热效率最高为88.1%,且d在80~105 mm范围内取得较大的加热效率。

4 结语

合适的馈口位置以及对微波加热器可调腔体变化参数的大小、微波加热器的加热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优化仿真后,微波加热器在频率为2.45 GHz频段下,微波加热的加热效率最高可达96.3%。对可调腔体微波加热器的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体壁腔体加热器
6号低压加热器疏水不畅问题研究
高铁复杂腔体铸造数值仿真及控制技术研究
高铁制动系统复杂腔体铸造成形数值模拟
华龙一号稳压器电加热器套管冷装
双条杉天牛不同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变化规律分析
昆虫激素对家蚕血淋巴和体壁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超声诊断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合并下肢并拢僵直与足外翻1例
橡胶挤出装置
低压加热器管板的优化设计与探讨
立式加热器清罐机器人的开发应用